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 小学数学;公开课;评析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02(B)―0058―02
  
   这学期,我们听了三节公开课,分别为:“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和“三角形的认识”。我欣喜地看到,这三节课的设计都很有创意,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理念。这说明我们组的课程改革上了一个新台阶,当然,其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亮 点
   一、设计了活动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设计活动环节至关重要。比如,教学“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量黑板的长度”、“捏橡皮泥”、“从苹果中看分数”、“折纸游戏”、“猜数游戏”等等。在 “折纸游戏”中,教师先给学生发一张长方形形状的纸(每一张纸的面积都不相同),之后再让学生将自己手中的纸对折,再让同桌之间比一比,折完后的纸的大小是否一样,为什么?这个活动,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单位‘1’不同,所对应的数的大小也不同”这个知识点,还使学生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以后解决分数问题打下了基础。
  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时,教师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渗透数学思想方法。1.故事引入――在激趣中提出问题。这一环节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又使学生提出了所要探究的问题。2.观察思考――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引导学生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学生来说是富有挑战性的,但就是在这样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等各种能力均得到了提高。3.质疑反思――在质疑中完善规律。引导学生质疑反思,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还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4.解决问题――在应用中理解规律。引导学生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5.回顾整合――在总结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这一环节中,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回顾整合的同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本节课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故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在质疑中完善规律;在应用中理解规律。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实践?邛认识?邛再实践?邛再认识”这一认识论的具体体现,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比如,“三角形的认识”一课集中体现了两个特点:1.在动手操作中认识图形。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让这一教学理念落到实处,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时,专门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这一环节。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让学生先拿出事先让他们自已用小木棒制作的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引导学生分别拉动这两个图形。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三角形的一个特点:稳定。这个结论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己探索出来的,理解深刻,记忆牢固。2.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数学概念。对“什么是三角形”这一问题,教师不是单纯地满足于让学生观察和感知,而是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中准确理解“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这句话中“围成”一词的含义。教师通过让学生画三角形、观察三角形和辨析图形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到三角形并不是三条线段随意构成的,而是三条线段首、尾相连而“围成”的,这也为学生以后探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思 考
  本次组内公开课教学中有很多亮点,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数学情境的创设应体现数学化
  教学“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时,教师创设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情境,但有一个情境值得探讨。教师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单位“1”,创设了如下情境:
   师:同学们知道1+1等于几吗?
  生:知道,1+1=2。
  师:你们听说过1+1=1吗?
  生:没听说过。
  这时,教师拿出一块橡皮泥,又拿出另一块相同的橡皮泥,把两块橡皮泥捏在一起,捏成一块大的橡皮泥。
  师:一块橡皮泥加一块橡皮泥是不是等于一块橡皮泥了?
  生:是。
   用这种情境教学单位“1”,貌似独特而新颖,但是仔细一想,有很多不妥之处。一块橡皮泥和一块橡皮泥合成一块大的橡皮泥,就能说明“1+1=1”吗?其实,等号左面的“1”和等号右边的“1”是两个不同的“1”,右边的“1”表示的一块橡皮泥(大的)是左边的“1”表示的两块橡皮泥(小的)合成的。如果把大的一它的2倍。由此可见,教师提到的“1+1=1”实际上是偷换了概念,把不同的单位“1”说成了相同的单位“1”。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数学情境的创设要体现数学化。
  二、多媒体演示不能代替教师的示范
  教学“三角形的高”时,教师没有在黑板上示范如何画三角形的高,而是用提前做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导致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画高,在练习画高时频频出错。课堂小结时,教师让学生说自己的收获,学生把本课的其他内容都说到了,就是没有说到三角形的高的性质及如何画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思考后发现,都是课件惹的祸。多媒体课件给教学确实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对某些内容来说,课件演示并没有教师示范的效果好。就画三角形的高来说,如果教师示范,可以边讲边画,既让学生了解了细节,又让学生理解了高的性质。课件演示就不一样了,要把一个画高的全过程用课件演示出来,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因此很多教师只是画好了演示给学生看,进而出现了上述的现象。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多媒体的使用要合理,多媒体演示不能代替教师的示范。
  三、教师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也出现了一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甚至有些学习差的学生还没有明白问题的含义,教师就点名让学习好的学生回答。当没有人回答时,教师还不断鼓励 “你们要大胆发言。”“是不是有别的老师听课,你们不敢说了。”其实,并不是学生不想说,也不是不敢说,而是没有想出来。该教师这种快节奏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在一个班级中,学习好、反应快的学生只是少数,对大部分中、下等学生来说,听课如同听“天书”。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教师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回答问题,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四、数学语言的表达应严谨准确
  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了一句话:“把8缩小到原数的4倍。”这样的表述在本课教学中出现的不止一次,由于教师的影响,学生也跟着教师这样表述。事实上,这样的表达一点也不严谨。“缩小”是变小的意思,说明变化之后的数比原数小,而“4倍”又说明比原数大,是4个原数的和,这就出现了矛盾。因这一案例告诉我们:教师的语言表述应严谨准确,因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53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