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认真发掘其内涵的美的因素,营造积极的审美氛围,有机地渗透美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美的享受与思想的升华,从而提高诗词鉴赏能力与写作能力。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美;渗透
   中国是诗的王国。古诗词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古诗词鉴赏是中高考试题中的难点之一。因此,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认真发掘其内涵的美的因素,营造积极的审美氛围,有机地渗透美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美的享受与思想的升华,从而提高诗词鉴赏能力与写作能力。
   一、引导学生感受绘画美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历来被人作为摩羯诗中有画的佐证,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时间地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选取了“月、松、泉、石、竹、莲、浣女、渔舟”等八个意向,描绘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秋月争光,洒遍了苍翠的竹林,山间涨译,径路石阶,淌过了清澈的泉,响起了一宗宗悦耳的声响。竹林深处,传来了欢声笑语,那是浣女结伴归来;远处的莲叶在不停的颤抖着,那是渔人荡舟水上。诗像一首恬静幽美的小夜曲,清新秀丽的山水画,惹人心驰神往。高洁的诗人在那貌似“空山”中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的在尾联中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在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话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含蓄地表达了  归隐之意。
   二、引导学生感受氣势美
   气势:指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
   大体上来说,气在内则为人格结构的组成部分,在外则表现为作品的气势,也即在言语形式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状貌和精神能量的强弱与运行中的高下起伏。如韩愈的作品就可以用气势来评价,他的散文气势磅礴雄奇奔放,跌宕起伏又明快流畅。如长江大河,冲飚激浪,浑浩流转,瀚流不滞。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虽以学习隔代的韩愈相标榜,但风格实不相同。从气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因为气的性质和运气的方式不同。韩愈偏刚,欧阳修偏柔,韩文滔滔雄辩,欧文娓娓而谈;韩文沉着痛快,欧文委婉含蓄。故韩文如长江大河,欧文似涓涓细流。实为气势不同,却各有各的审美价值。
   现代毛泽东的诗词大多气势磅礴,气魄宏伟。如《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首联(第1~2句)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颔联(第3~4句)承接“千山”。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颈联(第5~6句)承接“万水”。作者以一“暖”一“寒”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尾联(第7~8句)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的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综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这首诗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通过对这些诗句意思的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和高昂气质。
   三、引导学生感受真情美
   背景知识,对鉴赏古诗词不可或缺。其获取途径有二。一是历史课程的学习;二是语文课上背景介绍。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掘写作背景,学生只有了解了作家的性格,生平经历,所处时代和社会环境,才能更准确的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志,感受到诗歌的真情美。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不了解创作背景的人只会看到一幅三峡风景画。船在江中流驶如飞,在岸边山上不断的猿声中,我的轻舟以飞驰过万重山。舟行迅疾,两岸风物,如人所见。
   其实,本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此前到安史之乱期间,永王李璘在江南起兵,准备北上抗击叛军。李白被招至其幕府。不久永王被唐肃宗所杀,李白受牵联于唐肃宗乾元(758)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李白去夜郎是逆流长江而上,759年途经三峡到达万州,今(四川奉节),遇赦得回。这首诗写于归途中描写了江陵情景,全是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情景交融,以轻松的笔调,表达了诗人获赦有抑制不住的愉快心情。诗句如江流奔泻,不可遏制,极尽浪漫飘渺之美。明人李绅在《升庵诗话》中凭此诗中说:“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因此,鉴赏古诗要“知人论事”知人就是了解背景。背景大至诗人所处时代,小至诗人的的人生经历,诗歌的创作过程,只有深入了解“人”,才能了解这首诗中有没有感情,才能更深的体会诗人所言之志。
   四、引导学生感受氛围美
   氛围:弥漫于作品中的特定气氛,往往与景物、场面、环境相结合,构成特定的意境和情境,常见于抒情作品和叙事作品。如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文的。此首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寫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入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眺,天野相连,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十分迷人。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韵和谐,雄壮典丽,语言明白如话,概括力极强,千百年来,一直受到文论家的一致好评与人们的喜爱。
   氛围的作用不仅在于渲染,而且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取向。氛围虽依托背景或景物建立起来,但它不是对环境的客观描写,而是对环境的情感渲染,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所具有的、能使读者产生某种期待和态度的情感气氛。
   氛围的营造不仅要服从作品主题和情节的需要,更体现着作者的个性和审美意向,调节这作品或喜或悲,或高或低,或热或冷,或浓或淡,或明或暗的情调。所以,氛围成了作品中的积极力量,成了无处不在的拟人化角色,有时甚至成了超自然的力量,冥冥中支配着事件和人物。
   五、引导学生感受韵味美
   韵味:指作品言语营造的一种结构与思想性丰富的艺术特征。韵味是诗人的艺术智慧生成的。诗歌作品有了韵味,就令人回味悠长。
   请看现代诗人顾城的《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是新诗中语句极为简约而很有魅力的一首诗歌佳作,短短两行诗,概括了一代人的命运与性格。诗的中心意象是“黑色的眼睛”,它一头联着“黑夜”,一头联着“光明”,这正好是事物的两极,巧妙的联想对比,形成了对“黑夜”的嘲弄和对一代人的赞美。“黑色”不仅是一种写实的描写,更是一种对“一代人”命运的揭示。
   总之,诗歌之美就是诗人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既是诗人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体现,既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言语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
   【参考文献】
   [1]贾文昭.中国古代文论类编(下)[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566
   [2]刘东方,周钱.文学风格探析[J].江海纵横,2010(2):53-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04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