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错误开出美丽的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错误中孕育着真理,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示错”“试错”“挖错”等策略将错误灵活转化为教学资源,进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示错;试错;挖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2B-0083-03
  错误,一个往往令人避之不及的词汇。殊不知错误中孕育着真理,错误中蕴含着价值,错误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多样地善用错误这个资源,让它开出美丽的花。
  一、示错
  示错是教师基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有意“犯错”的教学策略。示错并非教师故意找茬,而是在必要处埋下种子,期待有心人发现错误,唤醒新知。当教师有意将错误展示在学生面前时,就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枚石子,必然会引发学生的关注,从而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示错法,总会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例如,在执教《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由导语过渡到课文后,在黑板上板书标题——《纪念刘和珍》。学生立马发现了错误,一片哗然,指出教师将“记念”错写成“纪念”,更将“君”字弄丢了。教师面不改色,振振有词:“我们现在不是常用纪念吗?刘和珍和刘和珍君是同一个人呀!”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急了,七嘴八舌地指正着,有学生干脆站起来了:“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但是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有些用字不是特别规范,但我们还是要尊重鲁迅的原标题。另外‘君’表达了鲁迅对刘和珍的尊敬之情,是不可以省去的。”面对着学生头头是道的分析,教师顺势纠正了“错误”。
  在范读《兰亭集序》一文时,笔者将“天朗气清”读成“天气晴朗”,将“或取诸怀抱”读成“或取之于怀抱”。仔细听读的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这些小错误,并指出原文中“天朗气清”运用了互文对举,更富有古汉语表达的对称美、韵律美,而“之于”在古文中常用兼词“诸”来表示。
  李吉林老师提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强化学生的“差别感受性”。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增强学生的语言敏感度,缩小差别感受阈限,最终提高语言感受力。教师可以通过有意写错、读错乃至于理解错等示错方式,利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若隐若现、含而不露地展示错误。细微错误更能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高度敏感,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错误、探究错误。而教师的示错更易引发学生对错误的关注,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挑战欲。学生从错误出发,逆向思维,在对教师错误的修正思考中,在对语言文字的斟酌研读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深切感受,使思维更趋向于严谨和深刻。
  二、试错
  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学习是一种尝试错误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伴随着行为的持续修正。可以说,不试错就难以纠错改错,实现超越,不试错就无法找到通往真理之门的路径。
  错误中所包含的真理性成分为真理提供了生长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错误视为生成性资源,不仅不能对错误围剿封堵,而且要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学生的错误,甚至鼓励学生大胆试错,并勇于暴露自己在学习中犯的错,使错误变得“可视化”。走弯路是为了找到更好的路。在不断的包容与鼓励下,学生逐渐明白试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关注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片面理解、错误理解,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体验感知、寻根究底,发掘错误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大多数学生未意识到的错误,教师可以将错就错,缓一缓、放一放,不急于纠错,让学生继续说下去,在矛盾冲突点上再相机引导学生发现之前的错误。这种处理方式对学生更具有冲击力,更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引发内省,主动纠错。而这时候学生以矛盾点勾连之前的错误点,辨析内在的观念冲突,梳理新旧知识点,思考建构新知,反思探究错因。经历了批判反思、推翻错误、获得新知的认知体验过程的学生,才会真正学有所得。
  例如在《渔父》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从渔父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入手,分析渔父的人物形象。有学生提出:“从渔父的语言‘世人皆浊……’可以看出渔父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他的观点看似有理有据,于是很快得到许多学生的认可。教师不动声色,只是让其他學生接着补充对渔父形象的理解。又有学生说道:“‘沧浪之水清兮……’这段话是比喻如果政治清明就出仕,如果社会黑暗就归隐,体现了渔父随遇而安、超然潇洒的人生态度。”察觉到时机成熟了,教师便将之前学生认为渔父随波逐流的观点适时抛出。学生一点就通,意识到“随波逐流”与“随遇而安”两者表述看似相近,而表达或反映的却是迥然不同的人生态度。那么究竟孰是孰非呢?于是学生带着错误重新回归文本,深入比较渔父两段说辞的区别,仔细辨析背后的观念冲突,联系渔父的神态、动作描写考究渔父形象,思考渔父第一段说辞的目的,探讨渔父这一形象的文化内涵。
  文言教学中,面对学生不会的生字词,笔者常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勇于试错。“猜测是致力于发展真理的严肃尝试。”[1]如果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就去问、去教、去查,那就失去了自己去猜、去品、去悟的过程。也许学生的尝试、猜想有错,但是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让他们在连蒙带猜的试错中获得更深入的体验,从而培养语感,提升思维能力,最终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实现自我批判与反思纠错。
  波普尔强调:“不成功的尝试对于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可能像成功的尝试一样重要。”[2]试错不是诱导学生重蹈覆辙,试错也不是鼓励学生凭空瞎猜,而是为了让学生化客为主,不惧犯错,以错为鉴,主动改错,深入纠错,进而在错误上有所拔节,对有可能出现的其他错误(特别是很少或没有价值的错误)增强免疫力。
  三、挖错
  信息膨胀的时代带来了形形色色的信息,但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如果学生人云亦云、毫无主见,那无疑是教育的失败。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唯师、不唯书、不唯众,只唯真、只唯实、只唯理,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挖掘错误、大胆质疑中养成批判性思维,拥有自主的思维能力,形成独立的个性品质。   在《鸿门宴》备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其中有些被忽视的细节,比如“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利用如厕的时间回到了军中,这么长的时间项羽没有怀疑是不现实的。这说明司马迁有些记述并没有实际证据,靠的是人们的口口相传,有一定的失真。在教学中,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学生在启发下开始到文中挖错,之后他们的答案令人震撼。比如有学生质疑樊哙吃生肉,有学生疑惑“因招樊哙出”,后文沛公让张良留谢,张良之前一直在营帐中,何时出来的呢?还有学生说:“这本是一场鸿门宴,沛公一方全都出了营帐,为何项羽还能安之若素?”……学生的挖错行为建立在对文本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而且随着思维的渐进,他们已经关注到作者的创作层面。一个个精彩的发言彰显了学生更深层的思考,表现了他们思维的批判性。
  在教学《逍遥游》时,笔者让学生通过小组相互提问的方法理解文言知识点。一位学生提出了他的疑问:苏教版课本对“而征一国者”的注释是“而取得一国之人的信任的人”,也就是把“而”作为连词解释,而参考书上写着“而”通“能”,译为能力,《古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而”通“能”一项中的例句正是《逍遥游》中的这句话。 “而”究竟作何解?笔者提醒他可以结合上下文去理解这个字。随后在他们组的提问环节,他果然提出了这个字,并不出意料地考倒了一批人。他指出这句话的前三句都是主谓結构,从句式的对文辞例来看,“而”作为“能”讲更合适。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丰富的信息,筛选整合信息,挖掘错误信息。在《逍遥游》翻译中,学生通过对教材注释的推敲和比较,从句式中找到突破口,指出了教材中值得商榷之处,他们的质疑与批判既考倒了那些唯书本论的学生,也增强了他们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3]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转化错误,通过示错、试错、挖错等策略“变错为宝”,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进而让错误开出美丽的花。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傅季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162.
  [2]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87.
  [3]泰戈尔.飞鸟集[M].郑振铎,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7:163.
  责任编辑:石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05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