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校本科生创业实践现状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笔者通过对在校本科生的创业认识、创业精神和能力、学校创业教育、创业政策和创业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展开调查,了解和分析在校本科生的创业实践现状,就本科生创业教育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在校本科生;创业实践;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4-0011-02
  近年来,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当前比较认同的一种就业形式。北京农学院也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在校生创业,在校本科生创业蔚然成风。笔者以北京农学院在校本科生、正在创业或有过创业经历的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展开调查,了解和分析本科生的创业认识、创业精神和能力、学校创业教育、创业政策和创业环境等方面的情况,结合学校的本科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就本科生创业教育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一、在校本科生創业现状
  目前,我校在校生创业的积极性较高,且是在学校出台了“创业六条”优惠政策的背景下,通过申报创业项目,以学以致用、实现自身价值和积累经验为目的开展的创业实践。学生认为学校对于创业的扶持力度大,学校的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自主创业。但对于创业的认识相对片面,选择创业比较草率和随机,对创业缺乏信心,认为自身缺乏创业能力和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大部分创业的学生对政策了解不够,在团队建设、缺乏资金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存在困难。
  1.对创业的意愿和认识。61.82%的学生有过创业的想法,但在创业实践上却恰恰相反,仅12.73%的学生有创业经历。大家对自己的创业前景预测不够乐观,仅20.91%的学生认为自己创业能够成功。大部分学生创业的出发点是“挑战自我”和“积累经验”,普遍认为创业能否成功的核心条件是“团队”,最应该具备的创业能力是“领导和合作能力”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2.关于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多数学生清楚学校提供了创业基地,有专门的创业服务部门,但不了解学校有休学创业的政策。准备创业或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最希望得到专业的技术指导与支持,其次是希望学校能提供创业场地和资金帮扶、政策咨询方面的指导。78.18%的学生认为学校创业教育主要以参加创业大赛、课堂授课等传统方式为主,到企业参观、访问等实践性较强的方式很少。
  3.对于创业政策的了解。学生对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了解较少,仅有16.82%的学生了解政府、学校关于自主创业申请流程和其他创业优惠政策。89.1%的学生支持政府出台企业与大学生创业项目之间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政策,认为最应该强化政策咨询服务,设立绿色通道,实施创业政策免费咨询等措施,希望通过政策带动企业的社会责任,帮助大学生更顺利的创业。
  4.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主要受他们的朋友、同学或亲戚创业的影响,其次是传媒的影响,家庭、学校教育和政府政策的影响。还有小部分学生认为创业想法来自于自身理想、在校期间的兼职经历、想挑战自我以及就业工资低等方面的因素。
  二、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
  1.创业行动力不强。受传统的择业观影响,人们不看好风险大、不稳定的创业,工作稳定、保障优越的“铁饭碗”更容易被接受。家庭对大学生的创业选择影响较大,在此背景下,即使那些有过创业想法的学生在面临创业和“铁饭碗”的抉择时,大部分还是选择放弃创业或是先就业再创业。
  2.创业能力欠缺,实践经验不足。学生认为“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是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他们并不缺乏好想法、好项目,而是缺乏实践经验,直接导致了对市场和项目分析不足,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不够准确等问题,学生普遍对创业缺乏信心。82.72%的学生认为自己现有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创业的需要。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欠缺是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
  3.创业资金渠道单一,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目前大学生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存款、家庭资助、合伙融资和学校的资金扶持。绝大多数人创业资金投入的承受能力较小,风险承担能力较弱。有一半的学生创业资金投入的承受能力在1万元以下,仅2.27%的学生能承受10万元以上。由于金融机构和银行贷款条件高、步骤繁琐,仅21.82%的学生选择“银行贷款”,而政府的专项基金数目少、数量有限,风险投资的可行性不高,只有少数人考虑“政府基金”和“风险投资”。
  4.学校的创业教育有待改进。我校有专门的创业服务部门,也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多教师缺乏创业的实践经验,对学生的创业指导缺乏专业性和技术性。大部分学生更喜欢创业实践与培训、创业沙龙、到创业基地实习的教育方式,他们认为这样能学到更多的创业知识和经验,体会更真实的创业实践活动。因此,学校的创业教育应结合学生需求加以改进。
  5.创业基地建设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我校为在校生提供创业场地,但仍存在管理不够规范,场地利用率不高,资源整合欠佳,创业项目的指导和服务力度不够,入驻的项目孵化率较低等问题。学生大多数的创业项目浅尝辄止,不能持续发展。创业的学生希望得到学校创业资金的扶持、技术支持与指导、政策的咨询服务等一对一的帮扶。这从侧面反映出我校现有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三、促进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对策与建议
  1.强化创新创业宣传,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鼓励大学生创业,需要从环境上营造氛围。就学校教育而言,需从政策宣传、舆论导向、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鼓励和引导,可通过各种媒介渠道宣传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将创业政策以培训、讲座、宣传专栏等形式引入学校的创业教育中,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勇气和信心。利用课堂、实训、宣传专栏、新媒体等形式,培养在校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敢于创业的精神,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   2.拓宽创业实训的渠道与平台,提升创业实践能力。大学生既是创业活动的主体,也是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主体。大学生创业结果如何与其自身的能力素质分不开。而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离不开实践。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的方式除了创业大赛外,还有参与校外企业实践活动、就创业实训等形式。学校应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作为教育重点。就此而言,我校的创业教育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拓宽学生创业实训的平台方面需加强建设,如建立实验室模拟公司运营平台、虚拟仿真创业平台等,让学生在虚拟创业与校外实践过程中学到创业知识与经验,提高其创业能力。
  3.进行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应整合资源,加强对创业课程的开发和完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创业教育新模式。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在已开设的传统课程外,适当增加《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市场开发和市场营销》等课程。另外,强化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建立专业化的创业导师团队。鼓励创业导师到创业科技园、示范基地等企业挂职锻炼,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师资水平。同时,引进企业创办人、创业专家等作为兼职教师,通过其创业经历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实用、有效的创业教育和专业化的实践指导。
  4.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孵化功能。学校需要加大对创业基地的建设投入,扩大创业基地面积,完善创业基地的“硬件”条件,更好地为创业学生提供服务。从创业基地自身来讲,需加强项目申请、入驻、运作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与管理。创业基地要强化特色项目的建设,尤其是要结合学校专业特色,研发创新项目,避免创业项目过于传统,形式单一。还应该制定相关的项目考评制度,对已经入驻基地的创业项目进行季度或者年度的考评,“优胜略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引进新的、优秀的创业项目入驻基地,完善创业基地的“软件”建设。
  参考文献:
  [1]唐利华,方热军.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就业与创业现状分析与思考——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1,(2).
  [2]苏文蘋,倪峰,顾泽鑫.农科院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与思考——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5,(12).
  [3]郑淑真,戴蓥,王华.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厦门市大学生创业为案例调查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6).
  [4]葛红岩,陈炳亮.上海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上海市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27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