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章的核心是通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由组建工作室,并且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基础组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学生工作室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2017 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工作室为平台”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SZJGXM11。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14-02
  近几年,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及手段的普及、电子商务的日益红火,社会各界对于各种平面拍摄、视频拍摄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开设相关影视平面工作室的成本较为低廉,该行业成为学生自主创业的热门行业,而本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具有非常大的创业技术优势,我们教师应该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创业热情。
  国家已把创新创业教育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我们必须要把握机会,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本专业组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一方式更符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也更具有前瞻性:
  1.工作室的组建门槛相对较低,而且会有专业教师的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创业积极性,给予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机会。而学生在创业实践型工作室的实习实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将创新创业的理念深深植入学生的潜意识中。
  2.互联网、多媒体等已经成为21世纪商业发展的一个异常活跃的因素,诸多商品都将被定制,都将被个性化,各种视觉设计的作品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个市场空间非常广阔,缺口很大。广东省尤其是顺德区的电子商务产业非常成熟,顺德是全省首个电子商务创新区,综合竞争力处在全省前列,省百强电商企业25家,数量全省第二。因此,具有非常多的创业机会,学生的小型工作室比较容易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小微项目进行起步。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地缘优势,首先立足于顺德本地,以服务顺德网络传媒、电子商务为宗旨,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抓手,依托校企合作、跨界融合、资源共享,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营造顺德及周边地区计算机应用专业创新创业育人环境,走特色化学生工作室的发展道路,为学生搭建高品质的创新创业平台,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与能力,为创建创新型国家储备人才。
  一、实施方案
  首先,在明确学生的创新创业目标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组建工作室也就是创业团队。不能本末倒置,盲目强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必须将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标准灌输到每个创业团队成员心中,以实现学生工作室带动良好学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具有正直经商理念的创业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项目的承接、制作与完成的过程当中,教师全程跟踪、指导与记录,并且为团队成员进行评分,并建立学生档案,关注学生的工作表现与成长,帮助学生尽快成长。继而,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市场需求与变化,能更贴合行业现状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创业团队,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二、具体实施计划
  (一)组建学生创业团队
  在学院范围内,鼓励有创新创业积极性的学生自行组队创建工作室。学生工作室对组织成员没有年级与班级的限制,只要学生有兴趣就可以加入。学生组队后,提交创新创业计划书,明确工作室未来的发展计划、目标客户、运营模式等相关内容。根据创业计划书,学生工作室与教师进行双向选择,选择最适合工作室未来发展的指导教师。
  (二)选择企业进行项目合作
  根据本校办学特色、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学生特点,学校积极寻求那些需要外部合作尤其是高校学生创新合作的企业,加强校企合作,承接商业项目,为学生接触市场创造机遇。在与企业商谈合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学生团队成员参与,学生创业团队可以通过考察思考企业的需求,完善团队的知识结构,适当调整团队的创业计划。
  (三)学生工作室管理制度
  为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和工作规范,工作室必须按照真实企业的标准来管理,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运作。例如,制定工作职责、财务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员工考勤管理制度等。每个项目完成后,还应对工作室的学生成员进行考核,分为成员自评、互评与指导老师评价三方面,根据评价结果决定学分转换的具体指标。
  三、可行性分析
  (一)设备器材方面
  本专业目前成功立项的实训室有4个,囊括了本专业的大部分研究方向。实训室共计200多套台式计算机,八台数码相机与摄影机,部分摄影摄像辅助器材,以及VR虚拟现实配套设备,设备总值约350万元。实训室的各类设备种类齐全,配备完善,基本能够满足本专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设备需求。
  (二)学分转换方面
   2016年5月,本校印发《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分认定与替换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这表明本校为全面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为我们推行学生工作室这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为我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项目成果
   目前项目已经获得较好的成果,在项目实施期间已经相继组建多个学生工作室,并且完成学生工作室的成员更迭换代,实现学生工作室的可持续性发展。例如校内的艾杨创业工作室,已经实行了内部淘汰机制,一些工作室成员离开工作室后,又有十几位18级成员加入其中,作为新鲜血液,接受师兄师姐的一对一辅导,以及教师的针对性指导,目前该工作室的多个项目在有序推进当中,并没有因为人员更替导致项目停摆,并且因为新鲜血液的加入,项目的完成速度反而有加速的趋势。
   此外,VR技术工作室,通过每学期初的技术PK,以及教师的技术指导,每位团队成员都表现优异,通过层层筛选,选拔了三位成员组成一个队伍参加了VR虚拟现实全国技能大赛,这三位同学斩获广东省一等奖,弥补了我校在该赛项中的空白。
   这些成果都是在本专业推行了学生工作室模式后获得的,总结发现,通过该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由组建工作室,并且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基础组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孵化基地,专业教师作为负责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目标进行指导,为学生工作室提供针对性的技术与资源支持,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成为未来创业的雏形。在校大学生有思想、有朝气,敢于开拓进取,但缺乏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具体规划,比较难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因此,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与支持下,更能达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能获得实质性的提升,这种教育方式更符合高职的教育理念,而这也是我们作为一名高职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淘.高职动漫设计专业工作室模式初探[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2017(06)
  [2]夏璞.高职高专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5)
  作者简介:
  余方(1990.6-),女,汉族,湖北黄冈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