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最新的普通高中《生物學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生物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线生物教师十分关注的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相应问题做了一些探讨,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一课为例谈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
  一、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在《病毒》课例中的落实
  1.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表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四要素并非孤立的,彼此存在一定的关联,其中生命观念是构成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特质,是生物学育人价值最为显著的表现,居于突出的位置(见图1)。笔者认为,培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应以培育学生的生命观念为中心,以重要概念教学为载体,开展探究教学和科学思维训练,让学生在习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立体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2.《病毒》生命观念和重要概念的梳理
  “生命观念”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谭永平认为,生命观念主要包括三大观念群:系统观、进化观、生态观。系统观是理解生命本质的基础,是从回答生命是什么、生命怎么运转等问题。进化观是从历史的维度进一步理解生命所建立起来的思想与观念,它来自回答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它为什么是这样等。生态观则是从空间的维度进一步理解生命,它拷问的是生命在哪里,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的问题。从此三大观念群出发,笔者梳理出《病毒》包括的生命观念如下:系统观——病毒是一种结构简单的靠寄生生活的生物;进化观——没有遇到合适的寄主前病毒以结晶体的形式存在;生态观——病毒寄生在寄主体内,会让寄主患病。由此看来,三大观念群之间实际上并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融合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查看2011版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关于病毒的内容并没有单独做出说明,涉及到“病毒”内容的共有两处,一是第九单元“生物技术”的第一个重要概念(1)二是第十单元“健康地生活”中的“传染病和免疫”有涉及(2)具体如下:
  (1)重要概念: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类群。
  (2)传染病和免疫。
  可见,学生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对病毒要形成以下认识:病毒是一种微生物(病毒的特征),病毒能够致病(病毒与寄主的关系),其中二者的内在联系是:学生在了解病毒的生活方式后,才能理解病毒为什么会对其他生物构成伤害。由此,梳理本章重要概念可以概述为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的生活,病毒与寄主的关系。
  3.确立主线开展教学
  在梳理本节的生命观念和重要概念后发现,两者高度融合,或许这就是生命课堂本该有的特征吧,“关注建立生命观念的课堂,一定是注意概念整合、观念交融的课堂”。生命观念的形成,依赖于从众多概念之间找关联,做提炼。那么,该如何以生命观念为中心以重要概念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还需要确立一条主线。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看,《病毒》在第五单元最后独立成章,放在学生已经学过生物圈中的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之后,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作为被人类最后认识的生物,病毒非常微小,学生看不见摸不着,要认识这样一种特殊的生物是难度较大,于是,可以确立以“人们是怎么发现和认识病毒”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开展探究教学。认真研读教材,围绕主线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二、关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
  1.构建“生命课堂”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上述《病毒》课例中,笔者构建的是以“培育学生的生命观念为中心,以重要概念为教学载体”的课堂模式,笔者把这样整合生命观念与重要概念开展教学的课堂称为“生命课堂”。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生命课堂的构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内核是养成核心素养,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也须经由生命课堂的构建来实现。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尝试构建生命课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2.开展探究教学和科学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
  以培育学生的生命观念为中心,以重要概念为教学载体是生命课堂最突出的特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教师除了关注生命观念和重要概念的融合外,还应关注课堂教学的方式。生命课堂应该是彰显生命力的课堂,课堂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笔者主要通过情境创设予以实现。如课例中对病毒科学发现史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以“科学家”的身份代入情境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会科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从而在学会理性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历程,分享探究成功的喜悦,并且通过学习,领悟实事求是和质疑创新的科学精神,从而涵养自身的科学情怀,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5
  [2]谭永平.生物学学科素养:内涵、外延与整体性[J].课程·教材·教法,2018(8):86-91
  [3]谭永平.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为何及如何建立生命观念[J].生物学教学,2017(10):7-10
  [4]赵虹元.论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J].课程与教学,2017(1):72-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480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