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音乐教学 不妨慢一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是情感的艺术、审美的艺术。中小学音乐教学既要遵循课堂教学规律,又要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音乐公开教学更要把一般教学规律与艺术感知规律完美结合。“大而全”的快节奏教学、“流程化”的师生互动,充其量是“教师表演”,绝不是真正课堂教学。本文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当前音乐教学借助现代教育手段一味追求快节奏的实际,客观分析原因,倡导让音乐教学“慢下来”、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教学,让学生在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动心中提升音乐审美感受力、理解力、鉴赏力和思维力。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慢艺术
  近来,笔者有幸参加了几次小学音乐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的听课活动,感觉到当前的音乐课堂,特别是音乐公开教学,“中看”“中听”的课是越来越多了,“中用”的课还真不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过程热热闹闹,效果却不敢恭维。笔者以为,音乐教学,不妨慢一点。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是情感的艺术、审美的艺术。音乐教学既要遵循课堂教学规律,又要遵循听觉艺术感知规律,音乐公开教学更应当把一般教学规律与艺术感知规律完美结合,不断追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再来看看现在的音乐教学,尤其是公开课教学,一味地追求所谓“大而全”的完美。在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下,声光画一应俱全,唱念做悉数登场,短短40分钟,一个“流程”下来,学生对一首歌曲从陌生到熟悉、从不会唱到会唱、从认知到情感、从接触到融入,瞬间实现“质的升华”,教学效果堪称“完美”,赢得皆大欢喜,一节“优质课”便诞生了。
  果真如此吗?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此“速成”根本不可能。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可以极大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教学过程、认知过程、知识掌握过程、艺术感知过程,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一个由量变催生质变的过程。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既然如此,为啥这么“急”呢?慢一点又未尝不可呢?一节课40分钟怎能承载“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诸多重任?为什么明知不可为而又为之呢?细细琢磨一下,不外乎这几个方面原因。
  日常授课课时紧缺性。按照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安排计划,小学音乐课1~6年级每周安排2课时。据不完全统计,不少学校未能按照要求开足艺术课程,音乐课有的学校每周只安排1课时。即使如此,音乐课作为“副科”也时常被语文、数学等“主科”侵占。音乐课的教学任务就被自然挤压到为数不多的课时当中,一节课要完成几节课的任务,音乐老师也就倍加珍惜每一节课,课上“快节奏”“赶进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公开教学示范引领性。新课程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少教师认为每节课都应当完全体现这些目标,尤其是公开课、示范课。也有不少专家、评委以“三维”目标是否达成作为优质课的评价标准。这种认知偏差、评价导向也影响到音乐课教学,尤其是公开课教学,音乐教师往往通过紧缩、集成让课堂节奏更快,每个环节均一带而过,每个方面都如蜻蜓点水,该有的确保都会有,该到位的却不能到位。
  教学过程形式审美性。教学形式美包括教学方法与途径、课堂气氛、学风等方面的美。一堂优质课必然要求审美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过程与效果的完美统一。不少教师片面理解形式完美的内涵,甚至把“完美”与“完整”划上等号。在安排课时时,往往首先考虑形式上的完美,致力追求声光画配合的流畅、师生互动的和谐、教学进程的完整,如此通过彩排预演等方式超常规“完成”几节课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这种几乎完美的课堂教学其实就是严重“失真”。
  音乐作为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是一种独特文化形式和社会行为。音乐教学其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自身的规律和要求。《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搞花架子的“表演”不是音乐课教学目标,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情趣、音乐审美认知与体验、音乐审美创造必然要求音乐教学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课堂。让音乐教学慢下来,是音乐教学回归的必然选项。
  慢一点,可以让音乐回归自然。音乐发源于自然,高山流水、百鸟歌唱、蟋蟀弹琴无不具有音乐性,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的祖先在大自然中感受音乐,接受音乐的熏陶,从而引吭高歌。我们不妨把学生带到自然中,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感受最原始、最纯粹的音乐。现代教育手段虽然能让音乐课丰富多彩,但是如此却更加来去匆匆。音乐给人的感染应当是春风化雨,是润物无声,绝不能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回归自然本身,回归自然节奏,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慢一点,可以让教学回归生活。音乐绝不是一种远离现实的艺术,它无处不在,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我们的音乐教学也应当回归生活,回归生活本来的节奏。慢下来才是生活的本来节奏。音乐教学应少些功利性、多些愉悦性。慢生活能让我们更好地品味生活,慢节奏同样能让我们更好地品味音乐。
  慢一点,可以让学生回归课堂。课堂教学不是汇报演出,为了所谓“完美”的一堂课,通过夸张的“彩排”,教师担任编剧加导演,让学生充当演员,让课堂戏味十足,这是得不偿失的。如此来回折腾“走秀”,多年以后还会成为我们学生的“笑柄”。笔者以为,凡事不能“过”,适度比什么都好。学生应该回归课堂,适度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课堂氛围,加之良好和谐的师生互动,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综上,让音乐课堂教学慢下来,应该成为当下音乐课堂教学的首选项。这就需要教学的组织部门学校树立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观,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打足音乐课程教学课时,防止“短斤少两”;这就需要教育教学研究部门,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科学界定优质课的评价标准,引导教师科学适用现代媒体,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效;这就需要我们的音乐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课堂教学规律和听觉艺术感知规律,让学生学得轻松、唱得歡快、悟得明白,才能不断提升音乐素能。
  作者简介:
   张燕,江苏省东台市,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城东分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6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