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例谈综合实践活动中“访谈法”的有效指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访谈法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为提高访谈活动指导的有效性,教师的指导应落在需要处、关键处、精细处和应变处,这样才能指导得法,并落在实处。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访谈法;有效指导
  访谈法是指调查人通过与被调查人面对面的交谈来了解情况、收集资料,这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常用的调查方法。由于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社会经验不足,往往难以有效把握、运用访谈法。笔者试以“爱在身边”为主题的访谈指导课为例,对初次设计与改进设计的方案进行对比,以探索有效提高教师访谈指导课的实施策略,使教师的指导得法,并落在实处。
  一、访谈任务——指导在需要处
  访谈法有助于调查者对研究内容进行深入了解,获取的内容可信度较高,但同时存在样本较小(一般只适合于个案调查)、费时费力的不足,并不适合所有的调查活动。因此,访谈指导课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访谈活动不能“为访谈而访谈”,而应“有需要才访谈”。
  【案例1】教师以记者身份进入课堂,通过提问梳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方法,就此引出访谈法,再以诗歌《游子吟》引入“妇女节”“母亲节”等节日,出示“爱在身边”的主题。接着,教师询问学生课前采访自己的母亲遇到的困难,学生都认为采访活动开展得比较顺利。
  这样的访谈指导,看似十分顺利,实则处处显示“为访谈而访谈”。虽然教师以记者身份展开教学时,就已经在向学生暗示:这节课要像记者一样进行采访活动,并且在课前,布置学生采访自己的母亲的任务。因为采访的是自己最熟悉的人,不需要用技巧,也未遇到困难就能完成任务,所以学生并不了解何时需要使用访谈法,如何抓住访谈的契机。这样的访谈指导,并非是学生真正需要的。
  【案例2】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身边给予自己关爱的人,由此引出“爱在身边”的活动主题。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学校里给予自己关爱的人和事。学生各抒己见,从中发现班主任李老师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人。这时,教师提问:“你想更清楚地知道李老师为什么这么关爱学生吗?她是怎么想的?可以用什么方法了解呢?”于是,很多学生提出通过采访的形式去了解,从而引出访谈法。
  案例2中,教师以“爱在身边”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唤起“爱”的回忆,从而激发情感,引出访谈的需要。这样的访谈指导是基于学生的“需要”,因为的确只有通过访谈,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李老师的所思所想。这样的指导,不仅帮助学生确定了访谈对象、访谈方向,而且让学生明确了访谈法的适用范围。
  二、访谈预约——指导在关键处
  访谈预约是开展访谈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冒昧造访不但不礼貌,而且极有可能使访谈不成功。如果采访者与被访者之前并不认识,访谈预约则属于“初次结识”,采访者的一言一行,在被采访者心中会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访谈预约的指导,能对采访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案例3】教师先请学生两两配合进行模拟预约活动,分别扮演采访者和被访者,角色可以相互交换。接着,教师随机请学生上台,现场预约教师,请其他学生发现其优点及不足,进行评价。最后,请学生说说除了现场预约外的其他预约形式。
  【案例4】教师提问:“是不是想要采访李老师,就可以直接去了呢?”学生指出,李老师很忙,最好先进行预约。教师随即请一名学生进行现场模拟预约演示,其他同学发现他的优点和不足,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访谈预约的要点:告知采访目的,尊重被预约者,确定时间和地点,全程注意礼仪,等等。教师让刚刚进行模拟预约的学生根据要点重新演示后,其他学生两两配合进行预约模拟活动。最后,教师再从现场预约拓展到其他预约形式。学生发现,无论哪种形式的预约,要点都是相同的。
  案例3的教学活动,看似都是围绕访谈预约的指导展开的,但实际上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在没有指导预约要领的前提下,讓学生两两配合进行模拟预约活动,不仅耗时,而且无效。学生与教师的模拟预约示范,虽然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找到了很多优点和不足,但事后仅口述要点,并没有安排学生进行模拟练习,学生依旧没有掌握预约技巧,也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要提高教师访谈预约指导的实效,就要舍弃那些流于形式的“花架子”,找准预约要点,设计有利于学生实践的操练环节,在关键处加以引导,提高实效。
  案例4中,教师引导学生聚焦范例,从发现、归纳预约要点进行指导。示范的学生明确了要点,表达明显清晰了,也注意了预约时的礼仪。虽未面面俱到,但更具实效。最后,教师通过全班学生两两配合的模拟练习进一步巩固预约要点,跟第一次教学相比,具有用时短、成效大的教学特点。
  三、访谈提纲——指导在精细处
  拟订访谈计划是访谈准备中最重要的一环。访谈计划主要包括访谈的对象、时间、地点,访谈的目的、问题、设备,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及应对办法等内容,尤其是访谈的问题设计大有学问,教师应作为重点进行指导。
  【案例5】教师以一份“了解村长带领大家致富”的访谈提纲为范例,先让学生读一读,观察访谈提纲一般有多少个问题,设计问题有什么注意点,然后学着范例来拟定“爱在身边”活动的访谈提纲。
  这样的设计虽然发挥了范例领路的作用,但所选择的范例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也与此次访谈主题无关,学生很难产生共鸣。而教师的指导又比较粗糙,需要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从访谈提纲中受到启发、发现注意点后再进行独立设计,难度很大。因此,教师要将“粗线条”指导转化为“精细化”指导,精选范例,细致指导,让学生学会抽丝剥茧般的优化问题,掌握访谈提纲的拟定方法。
  【案例6】教师以一份采访校医“了解学生近视情况及其预防”访谈提纲为范例,请学生讨论这些问题是否适切,其中是否存在问题。
  (1)您是哪一年到我们学校工作的?
  (2)与去年相比,今年我校的近视率有什么变化?   (3)今年我校的近视率是多少?
  (4)您觉得学生得近视的原因是什么?
  (5)近视率是低年级高还是高年级高?
  (6)如何预防近视?
  学生很快发现:问题(1)与本次访谈目的无关,可以删除;问题(2)与问题(3)顺序颠倒,而且属于同类问题,可以合并,变成一个追加问题;问题(4)比问题(5)思考更深,需要互换顺序;问题(5)在问法上有点奇怪,只需要回答“多”或“少”,是一个选择性问题,无法从问题中了解更多信息,需要修改。最终,访谈提纲被优化如下。
  (1)我校今年的近视率是多少?与去年相比有什么变化?
  (2)各个年级之间的近视率差不多吗?(如果不同,则追加:具体是怎样的情况?)
  (3)您觉得学生得近视的原因是什么?
  (4)如何预防近视?
  案例6中,教师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内容作为范例,能够快速地引导学生把问题迁移到自己所要访谈的内容上来。范例中有意出现一些不适切的问题,这正是学生在设计访谈提纲时容易产生的错误。学生在对范例进行剖析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设计访谈问题的基本要点,对于认知模糊的地方,教师及时追问,使学生正确归因,如问题(5)。同时,教师适时小结,归纳拟定访谈提纲的要点:不提无关问题;同类问题合并,适当追加问题;提问有开放性,避免封闭性问题;由浅入深排序。教师的精细化指导使学生逐步明晰访谈提纲的要点,这时再为学生提供空白的访谈计划表,自然水到渠成。
  四、访谈技巧——指导在应变处
  小学生灵活调控能力较弱。在访谈前,学生可以模拟采访者与被采访者进行问答训练,也可以模拟采访记录与拍摄。这样,既能够练胆量,又能够练技巧,一举多得。
  模拟采访前,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用以熟悉访谈提纲。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学生的积极性会相应提高,注意力也会集中在预设的问题上,如有没有背熟,语言表达是否流畅,访谈是否有礼貌等。初次教学时,整个采访活动都是按照事先规划的流程展开的,但学生很少关注到受访者有可能做出不同的回答,需要临时更改采访的问题,更加不会关注负责记录的同学记录了什么。因此,改进教学方案后的模拟访谈阶段,教师的指导重点从熟悉流程转移到对突发问题的应变处理和岗位分工上,以提高学生的采访技巧及合作能力。
  例如,教师作为受访者,有意提早回答了学生接下来要问的问题,以考验学生的臨场应变能力。在评价环节,请学生说一说模拟采访与预想的有什么不一样,遇到类似的突发情况,应该如何调整等。同时,教师适时小结应变要点:已回答的问题不再问;回答不到位的应及时追问;回答中不懂之处应虚心请教。
  此外,教师可以提出根据学生的个人特长来安排不同的岗位的建议。模拟活动完成后,教师按岗位了解采访情况,并适时小结要点,如记录要点时,先记关键词;问题可分工,每人记一个;拍摄的视频(音频)资料可以在小组里进行播放,组员共同观察画面或声音质量,发现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这样的访谈技巧指导,突出了采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访谈方法,使访谈活动顺利完成。
  访谈法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教师在指导综合实践访谈活动时,应从需要处、关键处、精细处和应变处入手,唯有得法,方能显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欧益生,张建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实践与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振东小学3145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824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