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走”科学课堂的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走”科学课堂,突破学习的空间、突破学习的关系、突破学习的角色,广泛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推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载体,让孩子在广袤的大自然和社会中进行科学学习。“行走”科学课堂的落地存在诸多问题,如参考案例缺乏、落地实践不足等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以具体课例来分析如何进行“行走”科学课堂的教学。
  当然,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也就不可能相同。按照目标的要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如何把握行走中的学生学习活动?如何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笔者将结合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常见岩石》一课的教学,对“行走”科学课堂模式进行反思。
  一、行走前,做好准备
  【片段一】
  师:这一单元我们要研究“岩石”,孩子们,你知道下面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
  (出示教材中几种石头的图片)
  生:这个水泥块不是岩石。
  师:你对岩石还有哪些了解?
  生:岩石是天然形成的,不是人工制作的。
  师:你对岩石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岩石和石头有什么区别?
  生:岩石是怎么形成的?
  生:岩石和矿石有什么区别?
  【反思】
  (一)带着问题再行走
  导入环节,我们从“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的问题入手,初步了解研究对象——岩石。随后孩子们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在河边、山上、工地等地方见到的岩石,再结合书本和网络的资料调查,丰富了对岩石的感知。为了避免孩子们的科学探究被我牵着走,这时设问:“你对岩石有什么疑问?”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也是行走课堂走出去的第一步。带着问题的行走,才是真实的行走,才能免于热闹一番没有收获。
  (二)明确任务再行动
  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对于开放性空间内的学习容易注意力分散,容易有些盲目,为此我们要有目的地设计任务,引导学生行走探究。比如《认识常见的岩石》这一课,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在出行前明确本次出行的任务:
  1.搜集岩石标本,标记采集地点、时间、采集人等信息;
  2.描述岩石的特征,对比岩石的异同,按照一定依据进行简单分类;
  3.查阅资料,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同时,低年段孩子的任务执行,需要提出具体可操作的任务要求,避免让孩子们难以理解,不便实施。
  二、行走中,做好指导
  【片段二】
  师:请各组同学注意保护公园景点设施,采集岩石标本,请注意登记清楚。孩子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请问我们怎么分辨它是不是岩石呢?
  师:问得好,看得出你们在真的思考。谁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生:岩石都是天然形成的,可以通过有没有人工加工的痕迹判断。
  生:石头城公园里主要是石灰岩岩石。
  师:老师还想提醒大家,采集回家后,需要先用软毛刷清理,并用流水清洗,最后摆干。
  【反思】
  (一)提供过程记录表格,对比分析
  “行走”科学课堂是开放而又严谨的。说开放则是活动的形式灵活、面向着全体的孩子,需要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去亲身的動手实验、观察,最后来验证结果,正是因为这种开放性吸引着每个孩子的参与,也给了每个孩子亲自动手的机会。说是严谨则是需要老师对一些科学现象的正确的阐述,而活动中需要孩子根据实验来记录的表格更是应该严谨,既要考虑到孩子的认知水平,又要考虑到活动内容的特点。
  比如《认识常见的岩石》这一课,探究过程持续多日,从石头城公园、猿人洞采集的标本繁多,记录表格设计需要使人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科学又方便地记录探索的足迹,提供交流的依据。
  (二)设计细节性的问题,深入探索
  通过第一阶段的采集工作,我们要开始细化地描述岩石的特征,对比岩石的异同,按照一定依据进行简单分类。这时我们设计的问题要细化,问题形式可以多样。例如:鬼脸的形态近几年有变化吗?为什么有这些变化?猿人洞的钟乳石和石笋有什么异同?洞中到处滴落的液体是什么等。所设计的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空间的层次性。比如:第一个问题,在第一个采集地点可以找到答案,第二、三个问题可以在下一个采集地点找到答案。回答一个问题,激发一些兴趣,类似闯关游戏一样,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探索,一步步前进。
  2.要有难度的层次性。能体现由浅及深,由易到难的学习法则,注意分层设计问题,让所有的孩子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也就是说,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当然,我们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可能对一些太有深度的问题难以理解,所以我们要适当给学生解释问题。
  (三)指导管理小组合作,集思广益
  最常见按照座位分组的合作学习形式,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孩子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们觉得科学小组的合作学习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且室外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于是按照孩子的科学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班级孩子两两一组,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在合作过程中也需要家长、教师一起适时指导,让孩子们展现集体的智慧。
  三、行走后,做好“两会”
  (一)开展“交流成果会”
  结合翔实的科学记录,各个小组整理过程性资料,最后有条理地叙述研究成果。这样信息整理的过程,可以促使孩子们更细致地回顾思考,使他们将零散的知识经验系统化,从而在一次次的记录与实验的对比中调整自己的认识,为最终形成科学的概念奠定基础。
  (二)开展“问题讨论会”
  在经历行走课堂的学习后,我们可以设置“问题讨论会”,解决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比如:《认识常见的岩石》这一课中,结合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这一知识点,我们设置实际问题“下列哪种岩石适合做建筑材料,为什么?”科学学习源于生活,最后孩子们讨论实际问题,归于生活。
  “行走”中悟,实践中学,学以致用,科学的种子撒在了行走的路上,更撒在了孩子们的心田!
  【作者单位:南京市陶行知小学江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13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