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活化:魅力科学课堂的“推进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淡出了课堂,很多新颖的教学方式进入了我们的小学科学课堂,而生活化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运用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唤醒他们获取新知的欲望,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搭建生活的桥梁,灵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彰顯小学科学课堂的魅力和精彩。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生;生活化
  小学科学教学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不仅要传授必备的理论知识,还需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与探究精神,使其能够运用课堂所学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解决部分生活问题。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坚持生活化教学的原则,善于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现象展开教学,让生活化素材成为构建魅力科学课堂的“推进器”。
  一、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在新课改背景下,营造情境成为不少学科教学中的一种惯用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使他们在感同身受的情境中高效学习,深受师生双方的喜爱与青睐。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由于不少教学内容都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可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既能够充分发出情境教学法的优势,还可以把生活现象融入情境中,提升科学知识的形象性与生动性。以此激发小学生研究科学知识的求知渴望,使其充分体会到科学课堂的趣味性。
  在《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中,教师谈话导入: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这些因素有关吗?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和什么因素有关?要求学生将萝卜、泡沫块、小石块、蜡烛、橡皮、带盖的空瓶、回形针这7种材料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思考:轻重对物体沉浮有影响吗?然后是比较体积。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小瓶子沉浮的实验:往小瓶子内一滴一滴加红色的水,观察小瓶子的沉浮;记下小瓶子开始沉下去时红色水的液面;再把红色水加到满瓶,观察下沉的情况。借此营造生活中的物体在水中沉浮情境,组织学生交流:小瓶子实验情况,分析小瓶子加红色水的多少和它的沉浮状态有关系吗?小瓶子沉下去可以证明什么?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将生活中的沉浮现象融入科学情境中,引领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和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使他们学会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探索
  小学阶段,开展科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与认识生活,使其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科学现象。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让生活化教学成为魅力科学课堂的“推进器”,教师应当选择一些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的教育资源,借此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索活动中。同时,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各种各样的生活材料,让生活化资源贯穿整个教学流程,推动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以《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为例,教师出示充满气的气球,谈话导入:气球小朋友虽然很漂亮,但是没有头发,大家该怎么帮助它呢?演示:用气球与学生的头发相摩擦,然后吸引小纸条。设问:大家知道原因吗?让他们根据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想法,引出静电。接着,过渡: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似现象?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通过摩擦等方式体验静电现象,像文具、书本、衣服、头发、桌椅等,使其演示交流自己找到的静电现象,并提供一组问题:你用的哪些材料?是怎么做的?怎么知道它带静电?为什么会带静电?引导他们尝试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随后组织学生小结: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带上静电,其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也是静电现象,但它们不一定是通过摩擦的方法,静电存在于一切物质中。
  上述案例,教师运用生活化资源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并让他们做出解释,使其感受到静电现象并不稀奇,随时随地出现在实际生活的各种物质中。
  三、开展生活化课外活动,实现学以致用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要注重课堂上下的有机整合,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生活化课外活动,让小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或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使他们学以致用,认识到科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对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带领小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家庭或者大自然中,为他们提供亲身体验生活化科学现象的机会,从而全力构建多样化的魅力科学课堂。
  在开展《各种各样的花》教学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回顾: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设疑:其他的花与油菜花相同吗?顺势揭示新课,让他们知道本节课继续学习关于花的知识。接着,教师设计课外观察活动,明确主题:花的专题观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研究专题和制定研究方案,交流:准备研究的内容,怎样研究,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等,并提供参考的研究专题,如:校园里花的种类,各种花的花瓣数量,各种花的萼片研究,花的大小,雄蕊和雌蕊,统计花的颜色和气味等。之后,教师组织学生来到校园亲身观察各种花,统计花瓣数量,测量花的大小等,提醒他们观察中不能损伤和采摘花朵,最终成果以表格、图示和文字小结形式呈现,并交流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成果。
  这样学生亲自调查和研究,并结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了解到更多花的知识,认识完全花与不完全花、雌花与雄花、单性花与两性花等,知道花的构造不同,推动魅力课堂的构建。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教师需把握好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间的内在关系,灵活运用生活化策略,从生活情境、资源和课外活动等不同角度切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与认识科学,让生活化教学真正成为魅力科学课堂的“推进器”。
  【参考文献】
  [1]朱海燕.关于小学科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205.
  [2]张福鑫.“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J].名师在线,2019(01):45-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46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