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活动——魅力课堂的有效触发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数学活动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强调知识体系形成的过程,以及数学思维提炼的过程,它的有效运用,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活动。以实现魅力数学课堂的有效构建。
  【关键词】活动教学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数学课堂学习中,学生是一个灵动的个体,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且小学生都比较好动,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整堂灌,学生的学习效率会非常低。由此,教师需要注重自己的教学策略,而活动教学恰好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中更好地体验学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地开展活动教学,以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一、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小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一味地讲解并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探究,很多时候还会起反作用。而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做游戏。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有趣的小游戏整合在一起,充分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新知,让学生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在和学生们学习“可能性”这一数学概念时,为了让学生对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活动。课堂学习中,教师先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个不透明的小木箱,并告诉学生在这个木箱内放了5个红球、2个黑球、1个白球,而且这些球的形状大小都是相同。这时,教师提问:你从中任意摸出一个小球,最有可能出现的颜色是什么呢?很多学生都大胆猜想可能是红球。随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摸球游戏。在摸取了多次后,学生发现摸出红球的次数比较多。偶尔会摸出一个黑球或者白球,并且摸出白球的次数更少。学生也在这一游戏中很好地证实了自己的猜想。这时,教师又提问:在这一小木箱中可能会摸出绿球吗?学生很快便给出结果:不可能,这箱子内都没有绿球。随后,教师又引导学生继续做摸球游戏,并从中深入体验“可能性”之一概念。这样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促进了学生的理解。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深入思考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有了很好的理解,并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二、开展操作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动手操作是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催化剂”之一。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操作这一学习资源,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习。将烦琐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分析,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时,教师在和学生们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内容时,并没有直接将知识抛给学生,而是选择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而加深印象,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生们自己准备了一些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纸片,动手操作探究,这时有学生拿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并想到用量角器去测量。学生发现两个锐角的和大约为90度,于是学生大胆地猜想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还有学生选择将其中的三个角用剪刀剪下来并拼凑在一起。发现这三个角恰好拼凑成了一个平角,并得出直角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随后,学生大胆地猜想其他的两种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度,为了更好地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开始思考锐角三角形以及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想到运用同种操作方法来验证最后的结果。于是学生非常主动地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并在操作的过程中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这一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很好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参与。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很多数学知识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模型。作为教师要利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营造一个熟悉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去体验学习。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创新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巧妙地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枯燥、难学,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时,教师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小数乘法时,从生活中选材,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有趣的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在讲桌前摆放了一些物品,并标上价格,让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人民币”,来完成一个有趣的交易。其中有优乐美每瓶2.6元,铅笔每支1.3元,笔记本每本3.7元……随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始了实践活动。这时,有学生想要两瓶优乐美,并根据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列出相应算式“2.6×2”,随后再根据自己所学小数乘法的知识得出结果为“5.2”,也就是要支付给“售货员”5.2元。随后这位学生递给收银员10元钱,并根据小数减法的知识得出收银员需要找给自己4.8元。学生在完成这一轮实践活动后,感到非常有成就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有效价值,并迫不及待地进入到新一轮的买卖交易活动中。学生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从中对小数乘法的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并有了学习的动力,在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妙地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其中,从中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借此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四、开展讨论活动,促使学生合作交流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对数学知识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教师一味地讲解、灌输很难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开发、利用学生这一学习资源,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让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沟通,促使学生相互学习,更好地推动其进行有效思维。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时,教师指导学生们学习百分数的概念意义,想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提出了一个问题:98%有着怎样的实际意义呢?教师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后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让学生互相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而更好地思考探究。这时,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展开了讨论交流。
  生1:我想到了一个例子,如果知道姚明投篮的命中率是98%,那么如果他一共投了100个球,就很有可能会投中98个。
  生2:他投中的球数一定会是98个吗?不会多一个或者少一个吗?
  生3:不一定,这个98只是一个大致的数据,可能会有些偏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做大量的实验,得到的结果才更接近于那个准确的规律数据。
  生4:这98%只是在经过大量实验后得到的一个大致数据。如果投1000个篮球,可能会命中1000×98%=980(个)。
  ……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对百分数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从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无形中从他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为学生创造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很好地促进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中开展活动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很好地激活了他们内在的情感体验,拉近了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整个数学课堂学习中变得更主动,学习才能更高效。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3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