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语文教学的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着手,通过表演体验、问题导入、课文朗读、重点研读及续写课文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 小学生;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对教育的需要,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处于朦胧阶段,加强对小学生的创新培养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也成为目前每个小学老师深思的问题。笔者主要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及教师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结合实际教学中的事例,浅析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充分发掘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新思维的中心,想象的发展促进创造思维的形成。语文课程的魅力就在于语言美,这种美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词或者一个标点符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现语言美,强化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从而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迪,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 表演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情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和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处于朦胧阶段,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强烈。我们要抓住学生这个心理特征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在上课之前,我在班里随机选出六名同学,给五个同学各发五个套圈,第六名同学负责统计结果,开始玩套圈游戏,其他同学注意观察。首先,让学生看着目标投放套圈,统计套圈的结果。然后用围巾把五名同学的眼睛蒙上,告诉他们目标的位置,让他们投放套圈,统计套圈结果。
  2. 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及争议
  在课堂教学中要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即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分时间进行思考的时间,激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思考并敢于争议,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即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在是非曲直上有些分歧,但思维过程、辨析过程就是创新意识萌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其积极意义绝对不单是某一具体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所能代替的。因此,我在上课时,开始问题导入。“刚才我们玩了套圈的游戏,我想问问在旁边观看的同学,蒙上眼睛套圈和看着目标套圈有什么不同?”“再问亲身体验过的同学,你们有什么感受?”然后总结,“有这样一位母亲,让她双目失明的孩子打远在七、八米外的玻璃瓶。”最后引出课文《看不见的爱》。
  3. 阅读课文,让学生交流感受
  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完后思考:“读完这篇课文,您有什么感受?读懂了什么?”同学们积极发言,谈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很多同学都谈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在这个时机,我又提出问题,“母亲对孩子的爱究竟是怎样的爱呢”?然后,组织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细细品味母亲对孩子的爱。同时,要求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可以感受母亲对孩子的爱的相关句子,并划出来。最后,同学们再次交流自己找到的句子。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实现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愿意积极地思考课文学习中的问题,获取知识的同时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4. 鼓励提问,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在语文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引导学生提出质疑这一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其实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要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学生提出的质疑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提出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于学生所提出的质疑要有鼓励,这样必然会提高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在朗读《看不见的爱》这篇课文后,就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个孩子看不见,母亲为什么还要让他用石子打玻璃瓶呢?”“孩子看不见,打不中,那他不会气馁吗?”“不停地捡石子、递石子,那个母亲不累吗?她为什么不生气呢?要是我妈妈早就生气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及时对提出疑问的学生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我的赞扬让这些学生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同时也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思维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二、提升教师创新能力
  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保障,思想守旧的教师难以培养出富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教师必须不断地吸收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地挖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鼓励并激发学生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展现出来。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呢?
  1. 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追求新知识
  教师的教学创新要以丰富的知识作为基础。教师的知识越丰富,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也就能更好地适应教学创新的需要。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不仅仅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并扩展到各个学科领域,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并能把这些技术和手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而且还要把学习贯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學习可以采用集中培训和自学的方式进行,老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扩大学习的资源和空间,及时了解语文教学发展的新动态,积极与其他教师或专家进行探讨,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追求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2. 创新教学方案,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良好的教学方案设计、创新的教学方法,会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强烈热情,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设计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教学方案。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学方案中可以设计创新问题教学情境,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也就是学生必须通过认真思考才能完成,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这样的教学方案设计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安排更需要进行创新,要把课本内容进行创新性拆分,再根据需要重新组合,使语文课真正成为蕴含审美价值、洋溢审美情趣的立体动态的艺术。让孩子们感觉上语文课是一种“享受”。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引导、点拨、讲授、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从内心需要出发,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由此可见,良好的教学方案不仅能使教师的知识经验得到综合运用,也是教师创新能力的体现,教师要善于从设计教学方案中来提高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
  3. 教学比赛,促进教师树立敢于创新的理念
  教学比赛包括教案的评比、课堂教学比武及教学技能比赛等等,可以多种形式开展,这样的教学比赛,既能促进语文教师认真钻研撰写教案,又能分析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同时可以吸取同事的好的教学经验及方法,以展示自己鲜活的、高效的、智慧的课堂。教师们通过比赛进行相互听课,互相评课,就自己的感想及经验进行广泛交流。大家取长补短,树立自己的创新理念,从而营造出教学、研讨的浓郁气氛,从而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总之,语文是一门极具创新内涵的学科,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挖掘,系统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广开思路,大胆想象,勤思好问,敢于质疑,结合课本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东.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J]. 语文课内外,2018(10).
  [2] 路文慧. 小学语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中旬),2017(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16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