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合作精神;选择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凝聚力和创造力。”语文课程作为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课程,为学生今后学习做好准备,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与发展所需要的品质,形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文素养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091
   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的主要有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语文就应当针对以上三点内容,来实现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积累、语感、发散思维等培养,还需要注重学生的認字识字、写作、阅读、口语交际等能力的培养。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要保持课堂活跃、积极的氛围,展现出学生的学习活力与激情。下文就针对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分析。
   一、用好教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素养,可以体现出核心素养教育下语文教学价值,在学生健康成长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此,教师应合理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渗透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确保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渗透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开始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呢?2.晶莹的珍珠指什么?(岛屿)一串串又说明了什么?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发言,谈谈自己对南沙群岛的印象。在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最好用自己的话表述,不应直接照搬课文内的原话。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并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另外,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仅凭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一些低年级学生,其在翻阅书籍时往往会表现出盲目性与烦躁性,这就需要教师教授给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此来实现学生语文文化底蕴的增强。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收集美言美句的习惯,在阅读中出现的一些优美的句子、段落等进行摘抄,并能适时的进行反复品读;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使得学生的语文知识更加丰富,并且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二、对于语文学习新资源要进行开发分析
   首先,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小学语文素养的重点内容,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将学生需要积极开发语文的学习资源,利用生活中各种语文的学习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堂学习资源以及课外学时资源两种,课堂的教育资源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展示的各种生活实例,这样方式能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而课外学习资源一般比较直观,能将学生直接进入到生活中,像一些课外活动、社会调查等。其次,家庭文化资源也比较重要,对于班级里不同的学生主体,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学生就在这种差异性的家庭文化资源的影响下产生不同的文化素养。由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充分了解与掌握学生个性与特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及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需要调动学生的个人的智慧,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
   阅读能力培养也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积累优美、新鲜的语言材料,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中华传统经典作为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不仅内容源远流长,同时也有精辟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每篇文章都如同一面镜子,能够将社会生活反映出来,映照着学生的心灵,并启迪学生的心智。从当前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来看,还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基本上除了课本以外,其他的阅读书籍狠少,这样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不能得到提升,知识面较窄,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写作能力与创造力无法获得提升。对于这类情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一起阅读经典书籍,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语言材料,实现厚积薄发的目标。这需要教师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积累以外,还要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三、对于语文教材中的育人理念要渗透分析
   在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渗透育人理念,可以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下,对思想尚不成熟的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他们正确道德观的形成。在教育中进行德育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老师的语文课堂教育更加有效、顺利地开展,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语文知识。学生形成正确、恰当的德育观念,对他们的成长也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以让学生在与人发生矛盾或在生活中遇到其他问题时,进行冷静的分析与理智的思考,不意气用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理念的渗透,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心态,正确对待得失,为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拥有更加幸福的人生。
   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都比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其思维得到激活,知识得到夯实与巩固,这样的方式改变了学生接受的知识的被动形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得到渗透与深化。
   总之,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已经非常落后,无法与现阶段人才培养需求相符。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突出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切实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出发,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让学生在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实现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颜.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8:194-195.
   [2]薛以朝.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28: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4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