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夏良钢琴组曲《版纳风情》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版纳风情》是作曲家夏良创作的具有傣族风格的钢琴组曲,主要描绘了西双版纳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该组曲由《林》《水之舞》《情》《彩蝶戏花》《铓与锣》5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是相对独立的乐曲,但又统一在同一个主题上,从5个不同的侧面去展示版纳风情。本文主要从乐曲的风格特征和演奏技巧入手,对节奏、和声、演奏技巧等进行了分析,从而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更准确地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夏良;钢琴组曲;《版纳风情》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4-0084-03
  夏良是云南的本土作家,代表作有《幻想随想曲》《双长笛舞曲》等,这首《版纳风情》是其以云南民族本土人文风情为素材创作的一首现代化钢琴作品。夏良用钢琴而不是常用的民乐来创作《版纳风情》,这是非常有研究价值和意义的。对这首作品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创作技巧,了解具有云南风格的音乐作品。
  一、《版纳风情》简介
  改革开放后,我国各项事业成绩斐然,钢琴音乐也获得长足发展。随着各地区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云南地域文化渐渐被纳入人们的视野,尤其是云南的特色民族民间音乐,更是引起众多音乐人的关注。近年来,云南本土钢琴音乐发展势头良好,成长起许多优秀钢琴家,有众多钢琴作品获得不同层级钢琴乐音比赛名次,有力促进了云南音乐的发展。夏良先生作为云南著名鋼琴家之一,创作了许多优秀音乐作品。他的音乐作品形式多样,包括交响乐、管弦乐、钢琴曲等,很多都是以民间音乐元素作为创作素材进行的二次创作,例如《兰花花》《茉莉花》《小白菜》等。《版纳风情》为夏良先生1987我国第一次举办的上海国际音乐比赛获奖作品。该钢琴曲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云南当地特色音乐元素,有着浓厚的云南音乐风格,展现了丰富的自然与人文风貌。云南省是一个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省份,西双版纳傣族就是其中一个较大的民族。傣族生活在云南的最南端,紧邻老挝、缅甸,热带雨林景观和民族风情闻名于世,所以其音乐风格极具异域风情,音乐色彩鲜明,音乐形式丰富多样。
  二、风格特征
  《版纳风情》的音乐风格独特。首先,在节奏方面,节奏是最能体现音乐风格的元素之一,不同节拍的组合模式和重音的变化,使《版纳风情》更具独特魅力。《版纳风情》整个曲子在节奏的把控方面十分严格,这有助于演奏者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自由发挥,对音乐的多样性以及自由性进行展示,尤其是对较多新奇的组合形式的展示。如在第二章节的开头部分,就对八分音符的递增、递减方式进行了使用,并将音分为不同数量的小组,以此形成数控性节奏组合模式。除此之外,还有偶然性节奏组合模式。在我国传统音乐中,也具有这种即兴表演、自由发挥的传统,如在民间打击乐中,即允许表演者根据现场气氛进行的自由发挥。这种节奏,在《版纳风情》的第五章节中也有体现,如在对铓锣等民族乐器的模仿中,音量逐渐增加,节奏不断加快,节奏中的音乐动力性不断增强,使整个乐曲进入高潮。其次,和声织体。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相当一部是建立在五声音阶基础上的,因此在对音乐形象进行塑造时,曲调的表现很关键,在和声上,不同组合方式的应用就能获得良好表达效果。夏良在创作这部作品时,非常重视突出民族音乐特色,在和声方面,进行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尝试。比如在作曲上,已不再是三度和声叠置方式的单纯使用,而是二度、四度以及四五度叠置方式的使用,通过不和谐音的应用对和声的色彩性进行强调,以此保证作品音乐风格的独特性,增强作品的影响力。整首作品现代风格和民族音调交融,没有固定调性,运用了大量的音块,音块不是强调某一个音,而是一群音的音响效果。这种创作手法弱化了音高的地位,突出了力度、速度、和声织体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情感。
  三、演奏处理
  (一)《林》
  西双版纳是我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气候温暖湿润,《版纳风情》的《林》正是描绘西双版纳神奇壮美自然风光的。乐曲为带变化的单二部曲式,该曲开头的引子分四个小节,并用虚线标明,以体现引子的自由性。在右手方面,则持续使用了三连音以及四五度重叠,同时低音区域的应用又制造了一种紧张感。引子中的第三节有二度递进的选择,在左手方面,则在向上递进的过程中结束了引子部分。在乐曲进入到B段后,则加快了速度,左手大串7连音上下跑动,在旋律变化中,力度也随之改变。右手和弦始终保持中间音进行,在对上下八度音程改变的情况下改变和声,同时保持乐曲的连贯性。
  在演奏方面,首先注意力度的对比。乐曲开始需要弹奏出第一个重音,以突出左手旋律,并从p到mf弹出一个渐强。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对自己演奏出的声音进行聆听,需要保证左手和弦具有明显的强弱对比(如谱例1)。
  谱例1:
  其次,加强声部控制。弹奏多声部片段时要将手指贴键,通过手臂力量使音沉到键底,之后转动手腕,弹出下一个音,以保证音同音之间的良好连接,保证音乐线条的连贯性以及柔顺性。
  (二)《水之舞》
  在傣族中,水被认为是万物之源,是神圣生命力所在。第二首《水之源》以水主题进行创作,以表现热带雨林奔腾的生生不息的水的生命力。乐曲为有引子和尾声的再现单三部曲式。该章节同样具有较强的带动力和自由的特征。开头,使用7个音符进行展开处理,在高音区,呈现透明及明亮的特征。开始两组音较小,以刻画水轻轻流动一样。在接下来的阶段加大了乐曲的伸缩性,以便于演奏人员对节奏变化进行处理,根据实际需求对速度以及力度进行调整。在乐曲进入主题之后,右手16分音符纯四度音程进行叠置处理,以呈现河水奔流之势。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一部分的再现,在结尾位置,出现三连音小节,以获得曲调前进的感觉。之后,在E大调主和弦上戛然而止,并因此使两者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乐曲在冲动中突然结束,使人从中获得了意犹未尽的感受,并对水产生无限遐想。   在演奏方面,首先使乐曲获得清澈、干净的音色效果,所以演奏时要保证指尖快速的触动,通过手指掌关节的应用保证击键的快速性和清晰度。其次,乐曲中有右手大篇幅的双音连接,要求在保持速度的前提下做到整齐、均匀、连贯。第三,多声部演奏方式的处理。在弹多声部片段时,不仅需要组织好各个声部,且要保证不同声部间的独立与清晰。中声部方面,要保证均匀、柔和以及延续性,以此保证曲调能够形成均衡的整体。
  (三)《情》
  第三首《情》,乐曲较为舒缓,虽然短小,但是充满着真挚的情感,主要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深情。在该乐段中,先通过引子把a乐句引出,该乐句具有10小节的时长。乐曲方面,则同第一、第二两个乐章相同。在和声部分,使用了大量不和协和旋以及音程,存在较多离调转调情况。在开头部分,(右手)使用了低音八分音符旋律,而引子部分则是自由的节奏。乐曲A段则是通过不和谐减五度方式按照递进的方式演奏,整个乐曲使用了演奏对三连音方式。同时,该章节在和声以及节奏方面较为单一,需要用好表情记号。在乐曲中间十六分音符位置,通过六连音跑动作为乐曲高潮,并在达到高潮之后以较快的速度回归平静,在“ppp”保持音中结束。
  (四)《彩蝶戏花》
  第四首《彩蝶戏花》主要描写了蝴蝶嬉戏飞舞的美丽画面。乐曲为带变化的单二部曲式,具有同回旋曲式较为类似的结构。该乐章的第一部分为A乐段,二、三、四部分则是B乐段。在乐曲的开头部分,交替使用左右手纯四度。在进入到第二乐段后,演奏者需要左右快速跑动,同时右手双音进行,丰富的和声织体使该段音乐呈现出较强的活力。在三、四段音乐中,对主题音乐素材小乐句变奏进行了大量的运用,且较多应用纯四度音程。在乐曲结束时,对“pppp”记号进行了一定的使用,为后续节日氛围的营造打下基础。
  (五)《铓与锣》
  第五首《铓与锣》是该作品最后一首乐曲。《铓与锣》融入了极具民族特色乐器铓、锣、云板等元素,突出了民族特色。演奏时,《铓与锣》使用槌敲击(铓锣)演奏,铓锣都是一种打击乐,高音较少,发音低沉、柔和。在乐曲的开头部分,使用重音四度叠置和弦。在高音方面,则使用一个保持音,对敲锣后的余音进行了模仿。在段落后部,通过四个和旋使乐曲进入高潮,此时整个乐曲如同大合奏一样,营造了节日的欢快氛围。
  在演奏方面,首先要注意把握住节奏的稳定,因为此乐曲要用非三度叠置的音组与不协和音来模仿铓与锣这些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所以节奏显得尤为重要。尤其从38小节开始拍由6/8转为4/8、5/8时,不同节拍的交替要做到重音突出,节奏均匀,要有韵律感,不可忽快忽慢(如谱例2)。
  谱例2:
  其次,这首乐曲主要向人们展示喜庆热闹的场面,还要模仿打击乐的音响效果,所以在强度上要处理为sf、ff、fff。因为音区跨度很大,速度也很快,所以演奏难度很大。在演奏这些片段时,必须保持手腕手掌松弛,不可僵硬紧张;手指尽量贴键,下键速度要快,把力量集中在指尖顶出去,以提升和弦转换的准确性和声音的集中度。
  《版纳风情》是作曲家夏良创作的具有傣族风格的钢琴组曲,主要描绘了西双版纳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他作为我国当代著名钢琴家,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并对钢琴民族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為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璇.钢琴组曲《版纳风情》的音乐分析与演奏处理[J].音乐创作,2013,(05).
  〔2〕苏殊.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钢琴音乐创作[J].歌海,2010,(03).
  〔3〕何碧芸.武汉音乐学院竹笛原创作品的发展与流变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8.
  〔4〕吴迪.探究勃拉姆斯《钢琴小品Op.119》的创作风格及演奏技法[D].云南艺术学院,2018.
  〔5〕杜华龙.音乐创作中地方民族音乐元素的应用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8.
  (责任编辑 姜黎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9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