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生活化美术环境对培养幼儿想象创意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生活就是教育。生活中的美是幼儿最熟悉的,最能引起幼儿的共鸣。通过在幼儿园中创设生活化的美术环境,有利于加强对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所以,在平时的环境创设和教学管理实践中,要将各种生活化的材料充分地运用到幼儿的美术教育中,通过丰富多彩的环境创设,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生活化的美术环境对于提升大班阶段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非常大的帮助。《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园通过创设生活化的美术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与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相互配合,进行有效的互动,并且在游戏和娱乐中亲身体验,不断探究,有利于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在幼儿园中创设生活化的美术环境
  (一)在公共场所中创设生活化的美术环境
  第一,可以在操场和空旷地带进行有效规划,种植多种多样的花卉和树木,打造清新美丽的校园环境;在幼儿园的走廊中布置上塑料做的葡萄藤和紫藤架,让幼儿无论走到哪一块场地都置身在绿色的环境中。第二,在活动室内创设生活化的美术环境。在活动室的墙上张贴绿色植物和各种花卉的照片,并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一起制作花朵和树叶,摆在活动室内。在自然角可以制作各种拟人化的蔬菜和水果,摆上各种植物,做到错落有致,差序格局。并且可以摆上几只玻璃缸饲养几只小乌龟等等,成为一处美丽的风景点。
  (二)细心布置好活动室
  活动室环境的好坏对于幼儿园环境创设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幼儿园的活动室的环境创设比较杂乱,没有规划,那么不仅环境压抑,而且不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这对幼儿来说影响非常大。所以,教师要细心布置好活动室,让整个活动室充满绿色和生机。比如,可以在活动室的四面墙上张贴关于环境保护的海报和漫画;可以在墙上粘贴塑料花和塑料制作的紫藤萝,给幼儿提供一个充满生机和绿色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不仅可以充分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更可以激发出创造灵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开展相关专题活动,把优秀的幼儿的成果粘贴在墙上,让幼儿们互相学习。
  (三)家园共育,创造良好环境
  幼儿园要创造生活化的环境,离不开家长的协助。家长的协助对于幼儿园有效开展良好的生活化的环境创设至关重要。所以,要充分激发家长的兴趣,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积极性。可以让幼儿与家长一起为学校环境的创设出谋划策。幼儿园可以用相机记录下幼儿成长照片,制作成长记录册与小伙伴分享,提供各种水果一起制作水果拼盘,让幼儿得到美的熏陶。
  二、借用素材展現自然之美,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幼儿园在创设了生活化的美术环境后,还要进行美术教育,并且定期举行有关的主题活动,以此来激发大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在大班设置美术工作坊,教师对大班的美术工作坊提出主题和具体的要求,比如要求定制区角用的屏风、表演游戏的道具等等。大班的幼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作品,并且要邀请小班和中班的孩子一起进行观看和学习,使得整个幼儿园的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的激发。
  (二)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激发幼儿想象力
  生活化的素材有利于幼儿在生活中体会到自然之美。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只要用心观察和细心利用,都可以成为教育幼儿的一部分,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化环境的创设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开展生活化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在生活中利用树叶、花朵、石头、小草等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素材来摆放出各种造型、塑造出各种形状,利用幼儿对生活中事物的敏感度,来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在美工区让幼儿充分收集身边的各种废旧物品,让幼儿把这些物品带到学校,让这些废旧的物品变废为宝,可以让幼儿对拿来的废旧物品展开充分的想象和进行创造。
  (三)走进自然,亲身体验
  在校园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是有限的,教师对于幼儿环境创设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不应该只是局限于幼儿园内部,还应该主动地走向园外,走向大自然,让幼儿亲身体验到大自然的美丽。当然,对外出的具体地点要精心挑选。比如,在春天时,可以挑选一个繁花盛开和阳光明媚的时候,带领全班幼儿一起去踏青,让幼儿在充分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可以充分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与敬畏之情,从小树立起要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结语
  生活是教育的重要来源。因此,要在幼儿园中努力创设生活化美术环境,培养大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第一幼儿园  江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0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