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精心设计课堂从微观上平衡教学资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一初中的名道德与法制课的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精心设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引导学生体验,最终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化整体为个体等方面努力从微观上平衡教学资源。
  关键词 設计;微观;平衡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F213.2,F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1-0198-01
  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既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而城镇化的进程,大批的乡村人口涌入县城,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倍增,这给县城的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任何平衡的打破到再平衡的出现都是一个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县城来讲,如何在过度时期顶住压力,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有质量的教育,需要每位教师通过自身努力,从课堂入手,在微观上为平衡教学资源作出努力。
  现在以七年级道德与法制第九课《守护生命》为例,分析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的精心设从微观上平衡教学资源。
  一、通过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怎样把学生的动机挖掘出来呢?本节课采用我市骨髓捐献第一人,我们学校的李旭东老师的感人事迹,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事迹说明,引导学生讨论:李老师用行动在证明什么?启发学生对“守护生命”的思考。事实证明,用学生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事例,结合书本知识,最容易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有了探索的动机,新课的其他环节就可以很顺利的开展了。
  二、通过实践探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性又称积极主动性,从来源上讲它是指个体意愿与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相统一的动机。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对自己的事,或社会流行的东西,对他自己可以发表意见的事物的探究最积极,本节课在新授环节就安排了这方面的探究:
  探究:几位同学在一起讨论守护生命的话题:
  A同学:我爸爸是一名中医,他说要养生,如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起床和睡眠时间。
  B同学:我姥姥特别牵挂我,反复叮嘱我在外面要注意安全,不要到有危险的地方玩。
  C同学:生命那么重要,可是我读过“嗟来之食”的故事,一个人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这样的做法对吗?
  根据同学的讨论,结合你的经历,说说守护生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总结:守护生命之树:要爱护身体要养护精神
  这一环节,创设学生在一起讨论守护生命的话题,这一话题学生都有话说,都有自己的见解,讨论也非常激烈,最后老师稍加点拨就能得出结论:守护生命之树,要爱护身体也要养护精神;我们要爱护自己的生命,也要守护他人的生命。
  三、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体验
  体验是指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课堂中的体验,是指通过创设情境,或通过某些人的亲身经历,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让学有所感悟,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在将来遇到类似事件,采取正确的态度。本节课通过设计“榜样的力量”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体验。
  榜样的力量:生命绿岛
  图片展示:江一燕的支教生涯
  小组合作探究:
  1.是什么动力支持江一燕去做8年的支教生活?
  2.江一燕的支教给你什么启示?
  结论:(1)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让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2)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3)生命誓言。
  本环节涉及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45分钟要达情感体验受时空的限制,因此更要精心设计,本环节内容分三步,第一步,展示著名演员江一燕的8年支教生涯,通过榜样的力量,并引导学生初步得出结论:守护生命,不仅要爱护身体还要养护精神。第二步,学生分享自己参加过的志愿者服务,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养护精神我一直在努力。第三步,情感的升华——生命的誓言,通过宣誓仪式让学生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把爱护身体,养护精神落实到生活中。
  四、通过小组活动化整体为个体
  课堂中划分小组,可以提高有限时间内学生学习、交流、表达的频度与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本节课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小组活动为主,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老师可能会关注不到不太主动的学生,划分小组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分落后的小组得要及时鼓励,正确引导,培养小组的自信,这就可以照顾到大多数的学生了小组活动可以化大班为小班,化整体为个体。
  我们的国家和政府正在为均衡教育资源做努力,作为教师我会继续发挥我个人微薄的力量,努力通过课题从微观上为平衡教学资源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7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