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 初中化学;信息技术;课堂设计;实验;课件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0—0123—01
   现代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为初中教育提供了可靠支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价值的发挥,有助于促进资源整合,强化学生感官体验,赢得学生的喜爱,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思维发展以及创造力强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种情况下,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助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是当前初中化学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优化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传统单一化知识讲解的教学模式在现代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已经不具备适用性,为引导学生感知化学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化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对初中化学课堂设计进行优化,整合资源,营造形象且生动的化学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趣味化的化学学习空间。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要结合现实情况出发制定化学课堂教学目标,根据课题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细化落实化学教学任务,并掌握好化学知识讲解的整体节奏,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持播放化学视频,对学生形成感官刺激,加深其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为后续化学知识吸收和运用打下良好基础。比如在学习“常见的碱”相关知识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化学性质”作为课堂任务,将探究内容在多媒体课件中以表格形式呈现,使探究内容一目了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常见碱的化学知识进行探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化学现象、观看新闻以及课前从网上查找资料等方式来对常见的碱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能够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并了解二者的性质、保存及用途,学会如何安全使用,通过实验和视频对“碱的化学性质”作出探究,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常见碱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和讲述。通过此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内化化学知识,促进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强化视觉冲击,规范化学实验操作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推进,要明确化学学科的特殊性,重视化学知识讲解与化学实验操作的协调配合,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内化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这就需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为化学课堂教学提供助力,在声像的协调作用下,对化学实验效果和实验现象进行适当夸大,对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促使学生产生心灵碰撞,进而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行为加以规范,这就有助于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比如,在“点燃酒精灯”相关操作讲解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规范的酒精灯点燃操作方法,教师先演示实验,然后教师运用动画或者视频来对这一操作进行再次演示,强化学生记忆。与此同时,通过视频中观察化学实验现象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不规范操作下可能导致的问题和后果,在感官刺激下学生在以后的化学实验操作中能够自觉进行规范操作,以免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这就表明,依托信息技术开展化学课堂教学,能够令实验现象与实验效果得到合理化夸张,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令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行为在无形中得到规范,这就为化学实验成效的改善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制作实验视频课件,改善化学课堂教学成效
   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开展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可对实验视频课件进行规范化制作,此项操作的目的在于,将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难以细致观察的实验现象通过视频形式再现出来,以便于学生反复观察和研究,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提供参考,使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并为学生化学知识水平的提升提供良性辅助,从而令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成效得到明显改善。比如在学生观察“电解水”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比较迅速,化学实验的时间较短,学生观察过程中难以细致进行观察,学生观察后不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来对化学实验进行视频录制,制作化学实验视频课件,以便在化學课堂教学中进行随时播放,并适当进行放慢、回放等,为学生提供仔细观察化学现象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将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改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9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