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课助力解决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逐渐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时代。近年来,微课课堂逐渐兴起并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课堂中,助力教师解决课堂上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学科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将微课带入课堂的优势,以期为提升课堂效率提供一定參考。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104-01
  微课指的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依据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分解成碎片,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微课课堂的主要特点在于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一个教学视频的时间为10~15分钟,可对课堂上的重难点进行针对性解答,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1 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缺乏兴趣
  信息技术学科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专业性较强,因此,对于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当前阶段,教师在进行信息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中依旧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种单一的讲解方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效率的降低和学生掌握的程度较差。
  1.2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信息技术课堂主要分为操作课堂和理论课堂两种。操作课堂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重难点知识较多,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常因为过程的复杂性而跟不上教师的同步演示。笔者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在信息技术实操课堂中,不管教师如何控制课堂节奏,依旧存在学生不能跟上教师节奏的问题,重难点的操作过程不断累积问题,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
  1.3 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显著
  学生从小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如家庭环境较为优越的学生从小和电脑进行接触,其实际操作能力相对优秀。对于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而言,其接触电脑的机会较少,其基础相对较弱。这就造成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反复讲解内容,优秀学生无兴趣的情况存在。距离实际教学目标存在一定距离。
  2 微课助力解决信息技术学科课堂问题
  2.1 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抽象性和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教师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于微课,如在备课时多多收集和课堂内容相关的微视频,或课堂延伸的拓展内容展现给学生,将专业技术性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让学生便于理解,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2.2 助力教师攻克动手操作知识重点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在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中通常采取边操作边授课的方式,但是由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不足,在对课程的重点难点上跟不上教师实际操作进度的情况。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针对课堂上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进行微视频的录制,这就解决了学生跟不上教学速度的情况,学生可在课程结束后,针对课程的重难点进行反复练习,并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对微视频中的重难点进行实际操作,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
  2.3 助力教师开展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学科和其他学科有所差异,受到学生从小的环境、学习能力等条件的影响。使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存在一定差异,经常出现部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但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困难重重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借助于微课进行分层教学,在备课时针对基础知识和进阶知识进行不同微视频的制作,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知识的分层学习,实现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目标,拉近学生之间的差距。
  总之,微课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授课方式,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借助于微课,可实现分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积极的运用微课,让抽象的信息技术课堂更富有乐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53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