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课中的兴趣性研究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人们在探索新知的时候,兴趣往往是最大的动力。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因为在大多数小学生的观念中,数学往往是一堆死板枯燥的数字与公式。如何培养他们对数学课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地想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就需要教学工作者进行探究,发掘小学数学课当中的兴趣性。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需要从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创设情境贴近生活的讲授方式,自主与合作探究式的学法以及多元化的教学互动模式这四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小学数学;兴趣性;教学模式;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2-0080-01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但一些小学生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却变得不活跃,究其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数学是一堆枯燥乏味的数字与公式。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值得教学工作者反思。小学生对数学课缺乏兴趣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实际上,数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并且对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相当有助益的学科。如果从小学开始,学生便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那么日后不仅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真正的爱上学习数学,从数学中探寻知识的奥秘。对小学生缺乏数学课学习兴趣的原因进行反思之后,教学工作者还需要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在课堂教学当中加以合理运用,最终达到增强小学数学课兴趣性的目的。
  一、創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很多小学生表示,他们之所以对数学课提不起兴趣,原因一方面在于他们认为数学课枯燥乏味,另一方面认为老师经常责备他们算错题,这让他们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基于传统的授课模式,老师往往将自身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经常采取责备批评的态度。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影响是不利的,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既活泼好动,又希望老师能够时常表扬他们。如果老师能够时常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加以鼓励,则会激发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探究热情;反之则是深受打击排斥学习数学。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摒弃那种权威式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们亲切交流,把自身当作与学生们一同学习的共同探究者,营造一种学习的良好氛围。同时对于小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能一味地责备,而是正确地引导他们自主或合作探究出正确的答案。总之,在小学生开始进入学习数学课时,教师需要创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放松心理压力,顺利地进入到课堂学习环节。
  二、创设情境,贴近生活
  为了解决小学生认为数学死板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环节创设情境加以引导,以贴近生活的例子启发学生们的思考。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有很多,例如我们日常买东西都会算账,那么便会涉及到数字计算的问题。再比如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都有各自的重量,重量的大小也有差异,这就涉及到质量单位问题。教师需要从生活的常识和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学生会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主动发现和探究,最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自主与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需要教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与合作探究。例如关于负数的问题,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老师提问为什么我们平时在看体育比赛的时候得分不用负数来显示呢?在一些体育比赛中会用到负号吗?负数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些一连串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并且他们会开始自主或合作讨论,最后得出回答。再例如在新课改背景下,一些教学工作者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常见的定理公式,小学生都会好奇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公式表达。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进行自主探究,这个时候需要老师不断引导,从而共同探寻公式定理是如何推演出来的。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不仅能够获得成就感,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相同问题的能力。
  四、多元化课堂教学形式
  除了上述三种提高小学数学课兴趣性的教学模式之外,还需要在教学形式上做到多元化。为了使课堂氛围活跃,学习探究气氛浓厚,老师可以安排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比如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口算心算比赛,看谁能够算得最快。在作业布置方面也可以灵活多样,例如可以用脚步丈量的方法测量一下学校的大概面积,测量出结果之后同学们相互讨论,看一看大家的结果差异如何。老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不必单一,在进行教师评价的同时可以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使学生们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另外老师的评价也应当以鼓励为主。
  五、小结
  对小学生缺乏数学课学习兴趣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教育工作者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来增强小学数学课中的兴趣性,即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创设情境、自主与合作探究和教学形式多元化。其最终目的在于消除小学生对数学课的排斥心理,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自主自觉地发现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并经由老师的正确引导,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生最终收获学习数学的乐趣与数学知识,达到快乐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桂红.浅谈小学数学课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5(15):218.
  [2]孔庆朝.浅谈小学数学课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5(15):2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0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