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摸索一套适合学生的有效方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方法;探究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难点,也是中考试题中的一个必考题型,因此文言文教学在整个初中教学阶段是一个独立且有难度的教学内容,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作了一些思考和尝试,我觉得文言文教学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法,养成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一篇文言文不如让学生掌握怎样学会更重要、更有价值。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摸到了索取知识的门径,拿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才会主动地去学习,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执教韩愈的《马说》一文时,我提供了这样的教学步骤: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和工具书,力求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再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尝试疏通文句,把不理解的词、句在课文中作上标记,并在课堂进行讨论,最后进行寓意讨论和总结,第二课时指导学生课堂背诵,感受作者的情感。有了这样具体细致的引导和规定,学生才能知道怎样去学一篇文言文,通过读、查、写、做、问等方式学习课文,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二、加强朗读,体会文义。
  朗读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还语文课堂一片琅琅的书声,是文言文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朗读训练,努力提高朗读训练的效果。对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初中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每篇文言文时都要坚持范读,目的在于影响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并以此为手段,帮助学生深人体会课文的情感意蕴,增强教学效果。有不少教师常担心自己读音不准而不敢自己范读,而用多媒体范读代替,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因为朗读对学生的感染除了文字和声音外,还有很大部分来自于体态语言-朗读者丰富生动的表情。教师在朗读时全身心的情感投人,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示范感染作用。而且,教师如痴如醉的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乐于高声而有感情地朗读的习惯。教师只有自己首先读得好,才能激发学生喜欢读文言文,让他们感觉到"原来文言文的朗读这么有趣!"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这样让学生初步感悟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和大概的意思。这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文言文诵读的方式方法很多。篇幅短小的课文,可多作整篇的朗读;在要求对某些章节、某些词句作重点理解或记诵时,可以作部分的精读;课文较长的,但有必要作整篇朗读时,可采用轮流朗读的方式;需要加强学生独立活动,并通过个别朗读的指导给全班起启发和辅导作用的,可安排学生个别朗读;为了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加强阅读气氛,增加朗读的次数,可安排学生齐读或分组比较朗读。待到完全熟读成诵了,再作答题式诵读,既不是按照原文的顺序从头到尾背诵,而是按照老师的提问有选择的背诵有关段落或语句;老师的提问可以是关于内容,也可以是关于章法的。总之,这种诵读不是单一的机械的枯燥的,而是灵活的、生动的、有神韵的。
  三、重视总结,把握考点。
  学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在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等。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综合、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妻子"的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只有妻子的含义了,这些词语的积累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总结,做好笔记,否则学生边学边忘记,这样的教学并不是文言文教学的初衷。特殊句式、主要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含义、词类活用等特殊知识点,我在教学中,只要碰到决不放过。如出现频率很高的"之"字,情况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作代词用,可以指代人、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们)、她(们)、它(们)等;其次作助词,既可作结构助词"的",有的时候无实在意义,可不译;三是作动词,这种情况不大多见。教学或复习这些知识时,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要求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例句,这样就能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的目的。
  文言文的翻译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难点,翻译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总结方法,教给学生翻译的原则。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大意,规范语言。要求学生看懂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现代汉语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还有不懂的地方,由学生提出,其他学生帮组解答或教师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课文的目的。所以,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官职等等,保留就可以了。
  當然除了以上教学方法之外,教师不要忽略文言文是古人留下思想精华,对文言文作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通过情感和主题的解析,达到对文言文"国学"内涵的解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5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