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时期,也是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本文讲述了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的意义和问题,重点阐述了构建方法,通过教师转变教学思想、通过对生活中数学实例进行探索等手段,希望可以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
  
  一、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转变,构建生活化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强对数学问题的解答能力,并且在生活中也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难题,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小学数学教育长久发展。
  二、 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的意义
  (一) 帮助学生转换思维
  小学教育中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促进个性发展,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等,在此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利用数学知识解答,有助于深入理解问题。思维的生活化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探究的兴趣,转变自身思维模式,全面认知和掌握数学知识,利用数学思维看世界。
  (二) 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运用学生接触过生活元素做引导,增强学生熟悉感,主动进行学习,深入的掌握数学知识。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件和数学有关,需要学生通过生活,奠定数学基础,分析问题过程中有独特的数学思维,进行创新,令其更加准确的认识生活,在生活中寻求数学解题方法。
  三、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出现的问题
  (一) 教师专业素养不高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依附课堂,有意识地进行引导,这对教师专业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不但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学生以往经验结合,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但是现在很多教师相关数学能力有待提升,并且教学观念传统,对生活化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认知,实际教学中不能和生活实际结合,导致生活化课堂构建效率低,学生吸收知识能力弱。
  (二) 学生积极性不強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核心素养下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中要对学生更加重视,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还是以灌输式课堂为主,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生活化课堂的构建中,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只是按照教师要求进行,缺少独立思考时间和空间,导致对知识理解力不强。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思想老化,不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片面重视学生文化成绩,以考试结果判断学生,违背了现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
  四、 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方法
  (一) 教师转变思想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的效率,首先教师要转变思想,改变教学中“一言堂”的现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找寻乐趣。其实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有充分的准备,如先掌握每名学生的特点,明确其学习情况和心理活动。有计划的设置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几乎都是从生活升华而来,教师利用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提升其学习积极性,教师避免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解答,而是重视前提引导,让学生自主进行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只有学生自己思考总结出来的答案或者知识点,才能更加深刻的记忆。教师多利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和数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日常学习中教师多关心学生,和学生站在同等地位,用心去理解和沟通,像朋友一样相处,得到学生信任,这样学生才更愿意表达自己,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还要多聆听学生心中所想,尊重学生每一个想法,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课堂中学生回答错误答案,教师不要急于批评,而是明确学生思考思路,帮助纠正错误观念,通过生活化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分析能力。
  (二) 利用生活中数学实例进行探索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教师要在生活中不断探索和研究,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更好的解答生活问题,课堂中,尽量使用生活中数学实例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从生活而来。利用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离不开教师新颖的教学形式。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中《长方体表面积》教学时,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利用纸壳等要求学生制作长方体盒子,学生通过以往生活经验做出盒子后,教师讲解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学生掌握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盒子的测量和计算,最终算出盒子的表面积,因为每组中盒子的大小不同,答案也不统一,这时教师就要求每组挑选一名学生到讲台中将计算公式和数据写到黑板上,小组互相检查,教师在此过程中仔细观察,对表现良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计算错误的小组,先令其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独立完成数据的更改,这种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养成互相帮助和自主探究的好习惯。该方面的教学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很多事物,如课桌表面积计算、课本表面积计算等,为学生提供常见的素材,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 利用生活实例探索数学规律
  数学这门学科有很强的规律性,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所体现,和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和生活的关系,利用自身学习形式,通过数学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未知数学知识的探索,提升自身数学学习能力。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周率教学中,不直接告诉学生常用的圆周率数值是多少,而是要学生自己探究,利用皮尺测量圆形的周长和直径,通过周长公式C=2πr,计算出π的值,经过学生的计算,得出圆周率值为3.14……,然后教师再讲解圆周率的由来,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深刻记忆了圆周率的数值,另外通过教师介绍“祖冲之与圆周率”,开阔学生视野,加强学生对古代先贤的敬佩之情,增强学生对数学探索的热情。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课堂的构建,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将教学活动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利用多元化教学形式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解决数学知识,再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玉青.农村小学小班额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9(1):49-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8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