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语》中社会心理之微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共20篇492章,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以语录体为主的散文集。它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传统儒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其中所涵盖的孔子关于社会政治、教育和伦理等方面的原则和方法,是中国早期社会的重要文化来源,与此同时,它也阐释了某些普遍的社会心理,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仁、义、礼、智、信之间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
  关键词:《论语》;社会心理;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也被称为儒家思想中的“五常”,它用于调整古代社会的人伦关系和保证名教观念能够被彻底贯彻,是中国道德体系中最核心的准则和要素,是中国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价值和生命力的代表。因此,本文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对仁、义、礼、智、信进行富有时代特色的探究。
  一、 《论语》中社会心理的核心——仁
  在《论语》中,“仁”字总共出现109次,可见“仁”作为儒家核心道德的重要程度。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说,仁是一种社会情绪或情感,是一个人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体验。“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论语》中最重要的伦理观念,它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其他社会心理思想都是以仁为基石的。
  (一) 仁的本质——“爱人”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表达的是一种朴素的人际关系,强调与人友爱和互相帮助,是传统民本文化的积极体现,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一种和谐表达。《论语》中的仁爱是儒学家极力提倡的助人为乐的极简概括,即极力促成他人愿望的达成(《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二) 仁的基础——“亲亲”
  《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的仁爱思想和中国人传统的亲情观念有着极深的文化渊源,中国人的血缘关系和情感因素明显地影响着仁作为社会心理原则的地位。它由社会的习惯传统发展而来,同时又通过自己的方式,即“亲亲,尊尊”规范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原则。离开了亲情关系来谈仁爱,仁爱精神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仁者,首先要自爱。中学生的“自爱”是一种自信,一种修行。只有自爱的人才可能爱别人,才是“仁”者;从“仁”的角度看就是为人要真诚,心地坦荡与人无争,为人付出,与大家经常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融洽的、互助、互爱的同学关系。
  二、 《论语》中社会心理的起点——义
  《论语》中有24处讲到“义”字,其中有18次出于孔子之口,如《论语·为政》:“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有6次则分别出自有子、公明贾等弟子之口,如《论语·学而》:“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说,义是一种社会态度,是因地、因时和因人制宜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准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义的高度和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但中心思想大都由“宜”引申而来的,强调崇高的道德或严格的自律。《礼记·中庸》:“义者,宜也。”《论语》中的“义”是伦理思想的起点,它没有确定的内涵,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性质判断的标准。由“义”过渡到“仁”以及“智”,最终实现三者集于一身的完美人性。
  作为一个公民,利人利己的事,多做!利己不损人的事也可以做,但利己损人害人害己的事不能做。对中学生来说,帮助他人的事,比如说捐款、捐物、身体力行帮助困难同学、关爱老人、关爱残疾人……大都是利人的,我们要多做,尽管可能做不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但是我们可以经常做以上这些利人的事情。这是我们作为一个现代公民、现代中学生应该值得提倡的,这是符合我们主流价值观的。中学生的社会态度就是义,就是多做利人的事情,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
  三、 《论语》中社会心理的保障——礼
  《论语》中有74次讲到“礼”字,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礼是一种社会规范,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間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内容,目的是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礼在人与人的日常交际中和整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都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
  (一) 礼的实质
  《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认为,礼是社会安定和谐的基本要求,它规范着各类人的言行举止。“克己复礼”,强调秩序性,要求等级分明、人人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孔子向来以修复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为己任,他周游列国,不但授课收徒,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宣传礼的实施——德政。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以德治民。这是儒学家对政治思想的扩充,也是对礼最深层次的内涵解读。
  (二) 礼的作用
  在《论语》中,礼是要求人们遵循的基本道德和伦理原则。它涉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所有人的言行。《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强调人的行为要遵从“礼”,这个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看、听、说、做。人的行为如果违背礼的原则,就会被整个社会体系所抛弃,甚至被迫游离于正统的社会评价之外。《论语·泰伯》:“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蕙,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宪问》:“若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文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对礼的所有规定都奉为圭臬,并且将之上升到国家统治思想的高度。《论语·八佾》:“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了。”孔子提出守礼首先要有敬畏之心,如果礼而不敬,就会流于形式,如《论语·子路》:“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孔子对于礼的深刻理解要求统治者首先要以身作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遵循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并将其固定成为代代相继的政治原则,君主无德则民众无畏。上行之下效之,民众自然能够被敬畏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   现代学校教育强调“德育为先”,常常通过组织仪式感很强的活动来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引导中学生文明交往,得体穿着、佩戴校徽等外在的形式来展示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对中学生进行个人道德要求的基本宣讲来渗透礼的博大精深;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和激励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塑造人、改变人和发展人。但是精神内核是一致的,那就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 《论语》中社会心理的智力支持——智
  《论语》全书中提及“知”(通假为智)一词共计116次,用现代的语言来理解,一般认为“智”就是“聪明”“智慧”。《论语》中“智”的含义,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智”是指能够区分是非曲直。《论语·公冶长》:“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智”是指为人处世的睿智。《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智”是指对事物的掌控能力。《论语·雍也》中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智”是指一种分析与判断的过程。《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综上所述,《论语》中“智”是一种通达,是一种对人际关系、社会伦理和事物逻辑的通透的理解和洞悉的观察。它包含区分是非曲直,为人处事的睿智,掌控事物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过程等四个方面。
  学校通过学分学绩制、读书考试、举办各类竞赛、艺术节、外语节、收看新闻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不但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了解了国内外政治动态,了解和我们不同的生活,了解一些中学生不曾接触的情境和世界,更增加了中学生的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增加人生智慧,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 《论语》中社会心理的原则——信
  《论语》中“信”字先后出现有38次。《说文解字》云:“信,诚也”,又云“诚,信也”,诚与信在字义上可互训,表明“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可靠。《论语》提及“信”,多数是作“诚信、信用”或“相信、信任”讲。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信是道德主体对自身和客体的价值判定后的实践规约,是一种普遍存在,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诚信是个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表明,“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是做人的基本品格。
  其次,诚信是人际关系的试金石。它是区分友与非友的重要标准,也是个人道德高低在社会活动成败当中的直接体现。《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再次,诚信被视为为政之道和立国之本。《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最后,《论语》中的诚信思想还表现在知行合一的完美结合。“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说到做到。因此,考察一个人是否诚信,不但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从其言行举止诸多方面綜合考察。《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认为一个人言不虚妄、说到做到,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由此也可以判断,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的归属和终极目的,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是否守信时,也是看他的行为,所以两者的关系应是辩证有机的统一。
  我们中学生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学习,更要勇于实践,对学校的诚信教育管理给予大力的支持。比如诚信考试就是特别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如果考试作弊将自毁前途,遗憾终生;再比如学校的诚信档案就是对中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表现、奖惩、担任社会工作及参加社会实践等进行登记,如实反映了学生在校的情况。
  以上就是《论语》中五个富有时代特色的社会心理思想——“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是相互联系而统一的,仁,重在出自内心的爱人;义,重在态度行为;礼,是制度、规范、仪礼;智,是明辨是非的能力;信,是人与人交往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于“仁、义、礼、智、信”,我们当代中学生必须以谦虚的心态和严谨的行为去领悟,去践行。“德之不厚,行之不远”!
  参考文献:
  [1]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吴建平.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胡天石,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外国语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87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