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学科专业趋同、教学方式单一、师资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应主动适应供给侧改革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供给质量。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地方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6-0108-02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意义
  (一)有利于地方高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风起云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新业态竞相涌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地方高校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结构变化要求,从满足供给侧改革对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出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提高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性,尽快融入国家创新驱动战略。
  (二)有利于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供给质量与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存在差距,高校毕业生不再等同于合格优质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1],地方高校也不列外。行业结构、产业样态的嬗变促使区域人才需求发生很大变化,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凭借与政府、行业企业在深度合作过程中积累的优势,从制度优化创新入手,通过组织、技术等人才培养机制构成要素的结构性优化,进一步提高人才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三)有力于地方高校打造人才培养特色,增强办学综合竞争力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正通过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作为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供给方的地方高校,可以充分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开展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通过改革创新打造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增强办学综合竞争力,在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价值,扩大办学影响。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科专业设置脱离办学实际,趋同化现象严重。地方高校大都位于地级城市,以立足地方、服务地方、融入地方为宗旨,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使命,但不少地方高校对市场人才需求特征变化未进行深入地前期调研,缺乏科学论证,片面追求扩大办学规模,往往对热门专业、低成本专业一哄而上,争相设置,而对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急需紧缺专业布局不多,造成学科专业雷同、千校一面的趋同化现象,进而导致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行业产业发展要求严重错位。
  2.教学方式方法传统单调,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传统的知识本位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强调知识的确定性、统一性。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教师,习惯于按照严格的教学计划、课程大纲进行照本宣科、“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抑制了学生个性自由的发挥,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创新性、復合性的要求。
  3.教师教学及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拥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发展潜能,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学术型人才的显著特征,这就要求地方高校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实践教学能力。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教师属于“学院派”,这些教师缺乏实战经验。为了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很多学校对教师进行了系统化的培养,但不少教师仍然存在着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学科知识结构不够完善、信息技术及实践应用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
  (一)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设行业特色鲜明的特色学科专业
  1.从所在地域经济特征及社会发展需求出发,面向区域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加强学科专业的科学论证和规划,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
  2.面向区域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实施学科交叉融合工程,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业态发展以及民生急需的特色学科,要发挥优势特色学科对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打造一批特色专业。
  3.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当今时代行业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不断调整变化,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贴近地方、灵活高效的优势,积极捕捉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科学研判产业链、创新链对人才需求的最新变化,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发展方向,以不断增强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契合度以及与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适应度。
  (二)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基于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且覆盖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全过程的课程质量标准,加强专业核心课建设,同时结合专业实际,有计划地开发职业发展类特色选修课,以满足不同学生创新实践、团队协作等个人基本素质的发展需要。同时还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创设个性化教育课程,重视实践性课程[2]。其次要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优化课程内容设置,开发面向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的系列教材或案例库,汲取行业领域最新的技术升级动态和创新成果,保证学生掌握本行业的最新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此外,还要大力引进优质的在线学习课程,增强在线课程资源对课堂教学支撑力度。
  2.大力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地方高校应抓住教育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低效灌输式的方式,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成果导向”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将线上自主学习、课外小组研讨、项目训练、互动点评等多样化的学习研究方式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3.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地方高校应以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对创新型人才需求为导向,利用自身在产教融合方面的独特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合力构建融合创业家实战经验、涵盖专业学习、创业实战等环节的模块组合式课程体系。同时以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为核心,集聚各类社会资源,建立校内跨专业、多学科性质的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另外,还要广泛开展以创新创业竞技比赛及成果展示为主的系列活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
  4.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建立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及专业年度发展报告和定期评估制度。同时不断完善基于学生发展的评教系统,加强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增强学生参与质量评价的主动性。二是坚持专业社会调查制度,完善多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调查评价制度,形成面向专业的社会需求传导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三是加强质量监控信息化建设,建立教学质量大数据平台,促进质量数据采集的智能化、全覆盖,提高质量分析评价、反馈、改进的及时性、针对性。
  (三)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打造高素质的应用型教师队伍
  1.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一方面,围绕学校优势重点学科专业发展目标,不断拓宽渠道,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另一方面,制定应用型教师资格认定与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应用型教师管理体系,促进校内教师向应用型教师转型提升。
  2.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建立系统化、组织化、规范化和校本化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举办各类教师培训项目,并定期开展教学沙龙、教学设计大赛等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同时通过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搭建各类校企合作平台等举措,促进教师持续提升自身实践应用能力。
  3.完善教师激励政策体系。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实行教学、科研等效评价,推进应用型、学术型成果等值认定,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尤其要创新行业企业引进人才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政策、岗位聘任标准与考核机制,以此不断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心和质量意识,提升教师人才培养能力和成效。
  参考文献:
  [1]程书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等教育改革思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8):12-16.
  [2]刘献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与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8,(10):6-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