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程强调“教”服务于“学”,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和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才能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及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进行探讨,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以学定教;策略
   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基于以学定教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是教学中的一个现实的实践问题,又是一个不断探讨和研究的理论问题。
   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初中阶段是学生一生行为习惯和性格品德的重要形成期。教师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养成,所以我们要热爱学生。爱是相互的,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历史教师要让教育具有“亲和力”,有责任找到一种方法,让孩子们感受生活的乐趣,并以积极的方式生活,让他们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以微笑面对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这样学生就会爱上这门课。现在的中学生自尊心很强,都想获得别人的尊重。你尊重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他们就会听你的话,尊重你及你教的课目。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潜力。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找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老师的信任和鼓励会使学生信心百倍,有时甚至会创造奇迹。每每想到这些,历史的责任感、教师的职责感都让我感到老师责任重大。
   二、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初中历史教师专业活动的核心,是判断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历史课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全面合理的教学目标。中学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普及历史知识。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忽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课堂教学因此而丧失实效。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延伸”。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实践证明: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经验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是可行的、有效的。
   三、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首先要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作为学习的动力。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作为刺激学生认知需求的有效手段。比如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再现雅尔塔会议上三人斗智斗勇的场面,从而营造历史氛围与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不仅能提高探究新知识的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且在亲自体验历史中引发思考,从而加深了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四、倡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是东京组和平江府组,然后每组再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服饰、饮食、建筑、乐活。在每个城市的服饰、饮食、建筑、乐活栏目下,笔者都设计了五道填空题,基本上涵盖了该城市在这一领域的特色。填空题的答案均可以在mod平台的资料库里查到,不过笔者设置了时间限制,每个小组只有八分钟的时间,时间一到,电脑就会自动进入锁定状态。为了提高效率,每小组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由一人负责填写答案,其他三人将题目分配到人头,每人负责查阅各自所需要的资料,给负责填写答案的人提供答案。
   在组内成员的齐心协力下,每个小组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除了一个小组出了一个错误之外)。由于每个小组只负责一个城市的一个领域,知识面过于狭窄,因此在学生们完成任务后,笔者将东京城与平江府的服饰、饮食、建筑、乐活两两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发现这两个城市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共同点和各自的特点,从而突出本课的主题——“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同时又扩大了知识面。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起来,他们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方面的情况更容易被教师把握,因为它们的发展轨迹在课堂表现上和作业完成上。通过对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判断,教师可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整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索,有效突破学习重难点。比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一课时,大部分学生通过影视作品、网络等途径,对秦始皇统一六国与修筑长城等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教学时教师可按照学生的认知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重组,提前安排学生学习“焚书坑儒”这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中理解“焚书坑儒”的背景、动机和后果,从而进一步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的措施。
   在这个“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教师只不过是起了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收获了通过网络平台查找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更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会很自然地转化为他们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
   五、引导学生多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焦点问题
   历史课讲的是过去的问题,有些学生不一定感兴趣,他们只对现实问题感兴趣。但今天社会上发生的许多问题都与历史事件相连或者相似,如当今巴印矛盾、俄格冲突、台湾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等。如果教师了解这些热点焦点,再带入课堂结合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用历史眼光辩证分析,让他们踊跃发言,一定能更好地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学习资料,遵循适切性原则创造性地整合教材,以保证开展的教学内容真正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便于学生探究和理解,构建起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六、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历史课程的学习问题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从教材中找出与生活密切结合的要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历史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增长。比如教学《对外友好往来》一课时,可以通过鉴真东渡、玄奘游等史实,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情况,引导学生联系近年来我国领导人的外交活动,通过两个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的对比,让学生从中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以更好地了解历史是一部时间史。这样将历史内容生活化,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过去人们的行为,更加深入地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了解目前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是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由此可见,“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要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努力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获得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学业进步,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严骏.以学定教: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然选择[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7)
   [2]桑艳云.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7(A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78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