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深层生态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人们对师生关系有多种认识,而對师生关系的错误认知会对教育教学产生负面影响。深层生态学强调现代教师和学生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平等和自我实现的特征。教师和学生对共生型师生关系的认同、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家长对教师的认同是实现共生型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师生关系;生态学;共生;认同
  1973年,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Arne Naess)针对环境治理的问题提出了深层生态学的概念和理论[1],认为一切都不能被人仅仅当做手段来看待,一切都应当受到尊重。与深层生态学对立的浅层生态学只强调以人为中心解决环境问题,只关切人类自身的利益或某一群体的利益。深层生态学理论最初主要是探索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但其核心思想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哲学范式,主张用多样性、共生和生态平等原则来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用于思考和解决众多的社会问题[2]。在此,将以深层生态学的核心思想解读教育领域中的师生关系,以期对现代师生关系的建立与改善有所启示。
  一、反思:师生关系的特殊性
  1.师生关系面面观
  教育教学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这就决定了师生关系对教育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3],因此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中绕不开的话题。对于师生关系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权威与“信众”的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是权威,是知识的代言人,是真理的化身,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学生是“信众”,完全相信教师所说的和所做的。这种师生关系是传统社会所推崇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强调学生对教师的完全服从、信任、尊敬。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增多,使这种师生关系难以维持;并由于其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而压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致弊病日益凸显。因此,这种师生关系在今天已经日渐式微。
  (2)类似亲子关系。“一日为师,终生如父”即是这种师生关系的体现,这种类似亲子关系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基于以下原因。其一,从年龄上来看,教师一般年长于学生,很多教师与学生的父母年龄相近。其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爱与父母对孩子的情感相似。其三,教育工作和全社会下一代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教师教育学生的责任与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类似。不可否认,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这两种关系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一,从观念上来看,很多父母会将子女视作自己所“私有”,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随意“管教”孩子,甚至对孩子实施家庭暴力行为,并认为批评或打骂孩子是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利。与此相比,教师则受到更多限制或约束,不可能在“管教”学生方面对他们视如己出。其二,从遗传角度来看,孩子携带着父母的基因,这使父母对孩子有一种保护的本能,对孩子有更多情感关注,更可能溺爱孩子,导致对孩子的教育失去尺度,因此中国古代就已提倡“易子而教”。可见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一方面束缚了教师,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得以用更科学的理念教育学生。
  (3)朋友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在近年来得到推崇。一些学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地位应有所提升,教师不应再高高在上,教师要和学生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双方地位平等,这样教师就会给学生更多的情感支持,得到学生的信任,从而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如果教师能够给学生更多尊重,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会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得到学生的认同。但由于教师负有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责任,这就造成了师生关系无法像朋友关系那样具有随意性、自愿性、互惠性,而且师生关系过于亲近也会导致学生不重视教师的教导,降低教育教学效果。
  (4)雇员与雇主的关系。这种观点认为,学生父母缴纳了学费或作为纳税人,是雇主;而教师通过完成工作获得报酬,是雇员。这种师生关系强调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服务,要让学生满意,显然是将教育业视作服务业。笔者认为该观点有失偏颇,原因在于:教师的工作对象虽然是学生,但教师真正要负责的对象是国家和社会,要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下一代为己任。因此,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能以学生的满意与否衡量教育效果。如果教师以服务生的角色去教育学生,极有可能导致学生似野草般疯长,因失却教育的尺度而导致教育失效。
  2.对传统师生关系观念的省思
  上述观点反映了师生关系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强调了师生关系中学生的特定位置,但第一种夸大了学生的绝对服从,后三种观点都试图通过建立更恰当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成长。强调学生的发展是教育宗旨之所在,但以上对师生关系的论述中都忽略了教师的存在,缺乏对教师的关怀。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人们的交往通常会尽量扩大收益,缩小代价。人们的相互作用往往是收益和代价并存,如果收益小于代价甚至没有收益,人际交往就难以维系[4]。在师生关系中,虽然教师负有教育学生的责任,亦会因此而获得报酬,但教师在工作中的付出却难以精确衡量。如果教师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则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也是目前师生关系常常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师生关系的论述中,除了要关注学生以外,还要对教师的存在予以关照。教师在师生交往中的获益包括两部分:一是职业行为所获得的合法收入,二是在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性回报,包括教育教学成效带来的成就感以及教师自身所获得的成长。此外,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要限制教师的非法收入,这也是维持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那么,教师在师生交往上能够增加的收益将主要来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精神性回报。所以,探讨师生关系,不仅要关注如何让学生得到良好发展,也要关注如何使教师得到相应的精神性回报。只有如此,师生交往中的双方才会愿意维系交往、参与交往,双方都会从中收益,使交往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师生关系是在学校中教师为谋求社会发展和自身生存而教育学生,学生为谋求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而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建立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师生交往中的双方既有情感上的支持,又各自得到了成长。   二、共生:深层生态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特征
  深层生态学强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任何一方不对另一方进行过多干预,生态系统中的各方应是共生关系。共生关系即强调二者互相依赖的关系,离开另外一方,自身都无法生存。在一个班级中,由各科教师和所有学生构成了一个生态体系,在这一生态体系中,虽然每个人的位置不同、角色不同,但恰恰正是这种多样性才可能造就一种生态体系的共生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和生生关系。
  人有两种存在,一是物质上的存在,二是精神上的存在。共生的师生关系应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相互依存。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在物质方面存在紧密的关系。因为有学生,才有教师职业的存在;因为有教师,学生才能不断成长。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性存在紧密相关。教师因为自己的工作而使他人的生命有所改变,提升了价值感;学生在教师的耳濡目染之下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改变。具体来讲,共生的师生关系应该具备平等和自我实现两个特征。
  1.共生型师生关系中的平等
  共生型师生关系要求师生之间具有生态中心主义上的平等。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中独立的、平等的个体。平等是师生关系得以维系的条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不能压制学生;二是学生不可不尊重教师。反之,师生之间不平等的关系会导致一方屈从于另一方的窘境,如学生不得不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教师担心学生或家长给自己找麻烦而在教育上不作为。也有些学生或家长以师生关系平等为由,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无端指摘,蛮横干涉。这实际上是另一种不平等。教师与学生之間关系平等,并不等于教师不能指导学生、不能批评学生。共生型师生关系中的平等,表现为教师能够给学生以指导,学生不存在抵触情绪并乐于接受教师指导;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看法或意见并不反感,并且乐于通过与学生协商找到对学生更有利的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
  2.共生型师生关系中的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既是奈斯思想体系中的出发点,又是其思想体系的终极目标。可以说,自我实现是奈斯对生物之间共生关系的一种完美诠释。随着个体自身不断地自我实现,他与其他存在物的认同也会不可避免地增强。结果是,个体将愈来愈在其他存在物中见证自己,而其他存在物也在此过程中见证它们自己。这样一来,随着个体潜能在其他存在物中的实现这一自然过程,自我就不断横向扩展起来,并在纵向上不断深化。在教育的生态场域中,学生和教师都要完成自身的自我实现。
  (1)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完成自我实现。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有机会改变其他生命的成长轨迹,促进其他生命的不断成长。教师愈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愈能够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愈能够感受到精神上的富足。有些教师在遇到难教的学生时会抱怨,但实际上,教师恰恰是在教育这些学生的过程中更能提升自己,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自身没有得到发展,那么师生关系就不是共生关系。
  (2)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完成自我实现。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因此不管对学生是表扬还是批评,是鼓励还是制止,所秉持的根本原则都是要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即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如果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没有完成自我实现,那么师生关系也不是共生关系。
  在共生型师生关系中,任何一方所要达到的自我实现的水平越高,其进一步的增长就越依赖另一方的自我实现。正所谓“名师出高徒,高徒捧名师”。在一定程度上,教师自我实现的水平越高,学生就可能发展得越好;而学生发展得越好,也说明教师自我实现水平越高。教师和学生在共生的师生关系中实现了各自的生命价值。
  三、认同:实现共生型师生关系的途径
  革命性的社会变革需要一种内在的变革,或者说需要对内在的改造。深层生态学强调人们应为生命营造这样的环境,以至对所有其他生命的强制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要实现共生型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不断改造自身,任何一方都不能滥用权力、滥用民主,从而创造有利于培养共生型师生关系的生态环境。
  1.教师和学生对共生型师生关系的认同
  一方面,教师要认同自己与学生的共生型师生关系。如果教师从骨子里就觉得自己高于学生,觉得学生的发展完全要依赖教师,而没有认识到教师自身的发展应感谢学生给予的机会,那么教师就可能表现出强势,滥用作为教育者的优势,压制学生的发展,甚至在此过程中寻租获利。因此,教师必须先认同共生型师生关系,感恩于学生的存在,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发展。
  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共生型师生关系的认同。在师生关系中,虽然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平等,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教师要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不能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的共生型关系,很多学生对教师心存畏惧。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认识到教师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这样,学生就能够发现教师是自己的促进者,对教师产生喜爱、感恩之情,也会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
  2.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
  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是形成共生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要拥有坚定的教育信念,认识到自己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自己是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当教师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和真正关爱学生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才会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自豪,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充满自信,既不会因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自负,也不会因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自卑。
  3.家长对教师的认同
  师生之间的认同有赖于家长对教师的认同。其一,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家长看不起教师,学生也会看不起教师;家长尊重教师,学生也会尊重教师。因此,家长要在内心深处认同教师职业,不能滥用民主权利,无端指责教师。其二,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影响教师对职业的认同。家长不尊重教师,对教师的工作指手画脚,会打击教师的自信,影响教师的职业信念。其三,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尽管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关爱学生,但是教师也是人,如果家长对教师不能予以基本的尊重,也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家长要认识到,对教师的认同不等于无条件顺从。当家长发现教师的做法有不妥之处,或有不同意见时,应与教师进行建设性的沟通,若教师确实存在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应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
  参考文献
  [1]Naess A. The shallow and the deep, long-range ecology movement: a summary[J]. Inqury,1973(16):9-100.
  [2]雷毅.深层生态学:阐释与整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8-13.
  [3]王晓平.教育惩罚: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教育艺术[J].基础教育参考,2017(3):6-9.
  [4]Homans G.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58(62):597-606.
  (责任编辑   郭向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1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