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教融合下的数字媒体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为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在人才培养上强化产教融合,探索制订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深化“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建立多层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 产教融合;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工作室;创新人才;职业学院;虚拟现实;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4-0008-04
  Abstract Implementing the Action Plan 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15-2018), 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exploring and formulating training programs for high-level skilled personnel, deepening the training of “project oriented + studio” personnel, establishing a multi-leve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giving full play to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advantages, and enhan-cing social service capability.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digital media
  application technolog; studio; innovative talents; vocational college; virtual reality; training bas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1 前言
  2015年,教育部印發《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的最核心问题就是促进产教的深度融合。产教融合要强调技术的社会性,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广泛采纳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标准,相应的教学项目在紧密实现教学计划要求的同时,要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加以检验,相应的工作成果以产品质量和相应的社会效益为考核依据。与此同时,产教融合也要把产业的理念、技术、文化引入教学环节,产业和行业力量参与教学,共同参与育人过程,从而使人才培养和行业与企业发展实现深层次合作,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2 产教融合的主要形式
  产教融合是促进发达国家经济腾飞的重要法宝,它被公认为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谈及产教融合,首提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它之所以成为职业教育的标杆,主要是在人才培养中,人才培养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任务,教学内容包含专业理论教学和技术技能培训,学生在学校就学期间兼具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在教材使用上也分为学校理论教材与企业定制使用教材,专业基础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各专业专长特训都是围绕相关职业的实践由易至难、由浅至深开展的。在学校层面简而言之,“双元制”即企业与学校双元主体、学徒与学生双元身份、师傅与教师双元教学、企业与学校双元管理、企业与学校双元评价、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双元证书、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双元学制。
  3 产教融合下的数字媒体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
  2015年,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被遴选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
  骨干专业承接项目(XM-01)。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紧紧围绕国家和安徽省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为方向性指导,积极探索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方法,加大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核心理论和相关技术课程、数字媒体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根据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特点,专业重点建设平面(含UI交互)设计、摄影摄像与影视节目编导、虚拟现实(VR)三个专业方向,基本形成与办学规模、数媒人才培养、教科研和社会服务相适应的专业师资队伍,使专业建设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教科研能力、管理水平、社会办学效益、专业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显著提高,把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成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品牌专业。为区域经济(合肥经济圈和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乃至整个安徽建设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保障。
  在数字媒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教研室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项目具体要求,强化产教融合,以行业和企业标准为引领,组织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在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为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为数媒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广泛邀请来自上海遥知、安徽影艺科技有限公司、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爱果冻科技、合肥澳视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网龙华渔教育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校内外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专业建设规划,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校企合作交流、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广泛磋商。
  在探索制订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方面,通过深化“项目+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建设满足培养数字媒体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多层面校企密切合作的运行机制和运营制度,发挥专业的技术优势,提高专业社会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努力,强化数字媒体创新人才培养。   随着专业的发展以及社会满意度的不断攀升,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近兩年毕业生就业率均高达97%以上,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他们普遍反映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艺术感和创新能力较强。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在保证就业率的基础上,就业质量也取得较大突破,多名学生被上海遥知、合肥灵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肥澳视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肥热线、合肥普琪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等录用。毕业生的广受欢迎,说明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符合行业和企业发展的要求。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强化产教融合,探索制订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1)扎实开展校企合作,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以成立了由行业、企业、学院组成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数媒专业核心课程(尤其是实践类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校企融合一体化教材开发、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内涵性建设、学生见实习和就业创业、数媒专业相关企业员工继续教育、教科研成果研发、创作分工与技术推广等方面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形成育人全过程共抓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密切合作运行机制。
  在院系领导以及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成为首批入驻VR小镇的重点产业项目,将以此为基础,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教研室成员多次与VR小镇承办公司召开校企研讨,并达成四点共识:
  ①加强师资共建,双方人员定期交流;
  ②精准化行业与企业课程的合作对话和研讨,选准一个VR潮流化主题或相关技术课程,双方按照专业和行业的质量标准进行研讨;
  ③共建专业技术资料库,学校课程资料库与企业相关案例库定期更新;
  ④加强教学模式改革,以行业和企业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与研讨,将教学与行业或企业的最新知识引入课堂,既抓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又要体现知识的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在今后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创业与就业平台建设、师资培训、企业案例的科研攻关等方面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并在2018年底进一步推进与扩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与范围,在相关企业建设专业的校外延伸实训基地。
  2017年12月19日,学院与网龙网络公司实现校企互聘,着力依托肥东VR小镇,营造校企合作对话和研讨平台,后期可选拔技术能力过硬的教师带队优秀学生组建工作室,入驻VR小镇,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让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实现校企资源整合。为推进校企双方的实质性合作,2018年6月,学院组织2017级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学生100余人赴肥东VR小镇进行为期三天的整体认知实习。
  2)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为响应国家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号召,将产教融合、产学合作落到实处,随着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中虚拟现实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使专业师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虚拟现实应用与开发技术,为行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虚拟现实专业的技术人才,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联合上海遥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1月签订虚拟现实技术协同育人服务计划,目前第一期课程正在开展中。该计划主要包含一系列深入开展虚拟现实技术讲解、案例实践、项目开发等实战训练,既是弥补目前在学院开展虚拟现实教学中资源不足的一种措施,也是培养和训练短期虚拟现实开发人才的有效方式。协同育人服务计划目标是用一年时间完成三种技术能力的培养:虚拟现实校园全景漫游项目开发能力培养、虚拟现实校园室内装饰项目开发能力培养(艺术展示方向)、虚拟现实校园室内装饰项目开发能力培养(交互编程方向)。目前,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正在完成美好安徽虚拟现实系列项目(徽文化系列作品)制作,预期2018年10月前全部完成。
  为强化协同育人服务计划实施效果,上海遥知应邀来学院多次进行育人计划的落实,开展虚拟现实技术案例解读。
  3)以平面、影视制作以及虚拟现实为核心方向,探索制订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上,学院广泛邀请校内外行业专家,以及联系兄弟院校,共同探讨专业建设规划,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广泛磋商。例如:2016—2017年度,学院与上海遥知、安徽影艺科技有限公司、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合肥澳视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网龙科技等多家企业开展校企交流研讨会;2017年—2018年度,数字媒体教研室教师多次赴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商管理职业学院等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学习,并且参加多次交流会议以及调研活动,如安徽省首届虚拟现实(VR)专业教材编写研讨会、安徽省首届数字媒体专业建设讨论调研会议、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材调研活动等。
  采用“项目+工作室”制度,稳步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项目+工作室”制度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将日常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引入工作室,以工作室作为发展平台,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由于工作室工作流程是以职业岗位的社会需求为导向,因此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将工作室引入教学模式,采用准企业化学习工作和管理方式,让学生体验与实际工作岗位高度一致的实践环境和职业氛围。真实化的案例探讨,以市场为导向的任务探讨、交流、切磋,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团队协作,学会与人共处。由于“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采用的是项目式、任务式的案例教学,因此有很强的实践性、互动性和综合性,建构学习的实践使学生由“适应学习”向“建构能力”转变,逐步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创造能力。
  “项目+工作室”制度还与学生在校内的创业基地紧密结合。工作室积极培育有创新能力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并将其引入校内创业基地,逐步培养一大批社会欢迎的、动手能力强的数媒人才。“项目+工作室”制度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将社会化实战型、综合性项目引入教学,彻底颠覆传统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未来实际工作中可能面临的数媒作品创作中的具体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际技术水平,极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作室以社会和企业实际项目为引领,短短两年,共带领工作室学生完成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宣传片(人文篇)、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宣传片(职教篇)、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职教大会纪念册、省直单位相关警示片、美好安徽系列虚拟现实系列作品、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互作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影视作品(大国工匠、初心、美好安徽系列影视作品)、徽文化系列影视和虚拟现实作品的制作,以及其他相关校内外摄影、摄像、后期及平面作品的制作。
  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在人才培养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由于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是高职层次,以技术技能型培养为主,根据专业学生的特点,学院进行了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力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开展专业采风、引导学生创业等途径,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践“以有效教学见长”的办学思路,使高水平地方技能型大学人才的培养得到务实有效的开展。
  1)专业采风。高职学生入学便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在具体教学中,相对于基础理论学习,他们更喜欢实践课程。因此,经过校企双方共同商定,教研室在教学计划中为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于大二下学期安排了摄影摄像与影视编辑采风实践,归校后继续完成影视编辑相关实践任务。截至2018年6月,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共计完成采风作品40余部,发布于网络平台,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引入教学工作室制度,与学生校内创业基地结合。专业成立校内工作室,试行专业现代学徒制,组建传帮带团队,培养形成专业团队。此外,在院系领导的支持下,指导专业学生成立校内专业创业公司合肥述美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校内为广大师生服务,对外承接平面以及影视项目制作。以实训室为依托,以学生创业基地为引领,试行专业现代学徒制,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厚实的基础。
  主要做法是遴选专业技术过硬教师为指导,选取部分优秀学生为创业工作室成员,进行影视编辑项目和虚拟现实项目的制作。在影视项目创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构成一个以学生为创作主体、教师为创作主导的制作团队。影视制作项目为社会需求或学院各部门的真实项目,作品涵盖从前期剧本创意至后期剪辑合成的整个影视制作过程。将这种实战性项目引入教学过程中,将多学科、多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际作品制作中的具体问题,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从而提高创作能力与技术水平,而且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和启发。
  以项目为导向,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坚持“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项目方案遵循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注重企业化内容的融入,在项目的社会需求分析、行业岗位能力分析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与编制,以产教融合为背景,突出项目的职业导向、职业领域,注重项目的实际经济效益,培养教学做一体化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学模式。平面设计(含UI交互设计)、摄影摄像与影视编导、虚拟现实(VR)各方向教学团队根据真实项目,在行业与企业工作组的指导下成立相应项目组,依据企业要求设置工作岗位,聘用人員(分方向专业学生),以行业标准实施和控制整个项目的进展,以用户最终满意为项目目标,在教学中务实开展项目制教学。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既是企业员工,又是学习者,实现职业角色与学习角色的结合。与传统教学相比,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职业素养都得到显著提高。
  校企互聘,协同育人  产教融合,就需要加强与企业之间联系,双方共建共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努力营造校企交流的平台,详细来说,可以就一个主题或者一门核心课程,在教学中共同按照行业以及课程的质量标准研讨课程内容、授课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案例的社会效益与用户群的建立等;共享双方拥有的校企资源,共建和使用技术资料库。学校在企业的支持下同时建立自身的课程资料库以及案例库,将企业专家作为学生的创业导师引入教学环节,在就业创业上体现与教育全过程,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中的师资培养,为学院专业师资建设开辟平台,实现协同育人。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职业技能大赛和行业技术技能比赛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有力保障。为此,大力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近两年来,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在安徽省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等省级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其中,获得2017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三等奖;获得2018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三等奖;2018年安徽省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应用类以及设计类共获得一等奖九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28项的好成绩;参加2017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级赛,最终荣获一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2018年6月,第六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共获国家级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五项、三等奖九项,获奖数量和等级在全国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并被组委会评为全国十佳组织奖。
  职业技能竞赛和专业、行业的各项比赛点燃了学生的创新与创作激情,也推动了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通过组织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参加各项竞赛,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唤起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拼搏精神,提升了创新能力,为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做出积极贡献。
  4 产教融合下的数媒创新人才培养展望、建议与对策
  积极推进校内虚拟现实实训基地建设  积极组织调研活动,学习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校内虚拟现实实训基地建设。目前,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迫切需要培养更多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虚拟现实方向)。经过考察与调研,计划申报省级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项目,中心按照人才培养需求,主要分为两个模块:(VR+“相应专业”)实训模块以及虚拟现实“企业项目”工作室模块。
  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由于高职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发展时间短,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研究还有所欠缺,因此将加强对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在教育全过程将校企合作理念融入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专业在数字媒体各方向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促进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课程内容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企业的岗位标准及时调整,不断满足企业需求;将数字媒体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内容紧密衔接,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加强数字媒体人才培养中的终身学习理念教育,不断融入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树立为职业发展终身学习的意识。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建立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合格职业教育师资的常态机制,发挥好产教融合优势,相互利用优势资源培养新型师资。要积极创造条件,多组织教师走出学校,进入相关省内外企业以及院校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尤其注重虚拟现实技术的培训;要求专业教师在数媒企业亲临作品的制作与设计,熟悉作品的生产和发行流通过程,亲自参与实践;与此同时,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和科研服务,实现企业与学校双方的共赢。
  扎实开展好“传、帮、带”,开展教学大练兵,通过教师之间的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科研沙龙等形式,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高度重视产业与行业师资建设  在高职院校,数媒专业的外聘教师(兼职教师)是构成校企合作师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要加大聘请数媒行业和相关企业一线专业工程师的力度,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引导他们参与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促进数字媒体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曹晔华.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的素质模型建构与高校创新培养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2]田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7(3):144-145.
  [3]李望秀,谭敏生,汪凤麟.地方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生态化培养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3(4):89-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45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