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发掘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内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课程的性质首先是具有工具性,然后具有人文性,人文性就是语文课程所体现出的人文思想内涵,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分析语文课程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接受思想的洗礼,成为一个有“品德修养”和“高尚情怀”的人。借助海量阅读,通过文本背景知识,联系文中生活实际,抓住文章地域,文化差异,多途径发掘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语文课程;人文内涵;核心素养;人文精神
   [研讨方向]发掘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内涵
   语文课程的性质首先是具有工具性,然后具有人文性。所谓工具性是语文这门学科的本质属性,文字是语言的载体,语言是表达意愿,思维交际的工具,同时语言文字可以传承思想,可以表明人的价值观,是文明社会的人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人文性就是语文学科所体现出的思想内涵,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分析课文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接受思想的洗礼,成为一个有“品德修养”和“高尚情怀”的人。所以,学习语文不仅是掌握这样工具,更要发掘里面蕴含的人文精神。本文将从什么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精神对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发掘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人文精神是一切的归宿点和出发点,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动机和目的,而这些动机和目的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使得我们的社会关系、自然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我们更加悦纳自己。
   那应如何发掘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呢?
   二、多途径发掘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内涵
   1.借助海量阅读,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阅读能力越强,语文素养就越高。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喜欢主动去阅读,在阅读中逐渐提高语文素养,这是作为语文老师的责任和使命。首先要扫除阅读障碍,掌握阅读的基本工具——文字。从小学到初中这个阶段是学生阅读的黄金时期,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学生很容易爱上阅读,从阅读中获益匪浅。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很浓,可是识字量有限,学生主要喜欢阅读图文并茂的故事。这时我们就根据孩子的阅读特点让他们选择带拼音有大量插图的书籍,在读书中识字,体味文字的趣味,逐渐激发对阅读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识字量扩大,逐渐能进行自主阅读。其次是教学生学会阅读。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浏览性的阅读过渡到精读、研读,自觉地提高了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阅读中汲取人文精神的动力,塑造高尚的情操。
   2.通过文本背景知识解读人文精神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 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作品的思想情感、格调与作者的生活背景有关,因此,阅读文章首先要从了解作者开始。如阅读鲁迅的小说,先要了解鲁迅的小说特征,鲁迅小说有两大主要的人物系列: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些人物形象,都有作者的影子,鲁迅在少年的求学和生活经历,在家庭遭受变故之后,受尽了世人的白眼与嘲讽,深切地感受了世态炎凉,所以在塑造人物,比一般作家更冷峻、更深刻、更发人深省。《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文章篇幅不到3000字,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当时社会的世态,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残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从民众这一方面看,小说表现了鲁迅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一贯主题。文章语言老辣犀利,写人状物画龙点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3.联系实际学情发掘人文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但由于学生和教师所经历的生活不一样,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不一样,如果是自己没有经历体验过的生活经历写到了文本中,可能有些读者无法从内心深处体悟并接受作者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我认为,老师必须分析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体验。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阅读小说的基本能力,但他们往往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深入分析语言文字背后的信息还比较困难,其表现之一就是不能将分散在文章中的信息提取出来,并整合,以至于不能深入理解文章,所以教师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品味语言,深刻体会文章的深邃内涵,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把握作者的时代、地域文化差异,体会人文特征。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我们看到的是文字是表面,只有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才有“见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领悟。我国地域广大,山脉纵横,河流广布,独特的地域条件下所形成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差异很大。
   初中语文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是丰富而深刻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養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师的示范引导后,要让学生再次深入文本,感悟文章的语言魅力。
   参考文献:
   [1]温儒敏.语文课改要摸清底细,直面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3(2).
   [2]何嘉.教学研究的三种主要范式探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3).
   作者简介:张曦,男,汉,本科,研究方向:语文教学,籍贯:甘肃通渭。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省级规划课题,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学校校本课程资源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8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二。
  编辑 高 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5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