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问题解决”实验课题的探索与实践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意义也大。”古人亦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有了问题,学生才能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学习的目标,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成为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因此,要使人人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思考,学会提高,在新世纪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问题解决;质疑能力;问题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新的情况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而数学问题解决是以数学问题解决为研究对象的,它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年来,我们太原市导师团小学数学组部分成员开展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认为能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我做了一些尝试,体会如下: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敢于提问
   教学过程中,往往有这种情形,教师精心创设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情境,而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总是寥寥无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存在以下心态:
   (一)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干扰,不会提问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习惯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应答形式,造成学生的被动学习,不懂得如何寻找问题,在什么时候提出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和怎样提出问题,造成学生不会提问。
   (二)受师道尊严氛围的束缚,不敢提问
   长期的教学模式,形成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习惯于课本不容置疑,教师不容否定,服从权威的心态,尤其当课堂气氛严肃时,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恐惧感,从而不敢提问。
   (三)受主观心理障碍的影响,不愿提问
   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担心提的问题不恰当,会被同学们讥笑,因此不愿提问。
   这些原因无疑阻碍着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敢于提问,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名人激励 倡导提问
   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给学生讲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如:鲁班发明锯子、英国发明家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科学家能取得惊人的发明,关键是善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和执着地探索。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科学发明与创造,正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以此激励学生的提问意识。
   2.营造氛围 鼓励提问
   教师要创设“爱”的气氛,把教学过程作为能向学生倾注爱的主渠道,因此课堂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氛围,让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一起研究。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当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以示教师对他提出的问题很重视。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学生感到,即使问题提得不恰当,只要提出问题,就可以得到教师耐心的帮助与亲切的关怀。这种氛围无疑对培养和鼓励学生勇敢提问起着促进作用。
   3.抓住时机 诱发提问
   在实验的初级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意识培养,学生开始有了强烈的提问欲望,为了保护学生的提问欲望,教师要抓住机会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做一些导向性的示范,教师要抓住契机,及时评价诱导学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如,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往往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出现错误,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悬念或障碍,给他们创造提问的机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教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把下面左右两边相等的数用线段连起来。
   多数同学照以上方式连线,只有个别学生提出疑问:“9.95保留一位小数是9.9吗?”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的纷纷议论,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做法,然后结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结果大家一致认为,9.95(保留一位小数)不应该是9.9,不能连线。这样通过教师的有意设计,同样采取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逐渐发现问题的方法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动机,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精心指导,让学生善于提问
   (一)指明提问题的方向
   教师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机后,一定要注意引导提问的方向,教给学生提問的方法,否则,学生提出的问题漫无边际。要让学生领悟可以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从而为学生自己形成独立提问的能力做好铺垫。如教学“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例1时,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从:(1)例题的特征;(2)运算顺序;(3)部分积的定位;(4)计算结果等方面进行提问,这样不仅使学生明确了提问的方向,为例2~例5的学习做好准备,而且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二)教给找问题的方法
   当学生明确了提问的方向,就可以教给学生找问题的方法。
   1.知识起点。小学数学知识间往往有必然的联系,许多新知识都是在某个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形成要跨越一个台阶,学生往往感到茫然,因此,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提问。如学习“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便可以联系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引导学生提问:
   “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要乘几次?”
   “怎样乘?”
   “乘得的数的末尾怎样对位?”这样的提问学生已经找到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可能。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知道在知识的起点处怎样提问。
   2.知识疑点。当学生对某个问题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搞不清或说不出来,又特别想知道答案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如学习“直线、射线、线段和角”,有学生提出:    “直线无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但是,射线只能向一方延长,而直线可以向两个方向延长,直线比射线长吗?”这个提问就是典型的在疑点上进行提问。
   3.知识难点。教师鼓励学生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提问。如“连乘应用题”一课,我出示这样一道补充条件和问题的练习:“编筐小组每人每天编16个筐      ?”思考之后,多数同学这样填:“5个人4天编多少个筐?”有一位学生提出:“如果这几个人的工效不一样,此题能计算吗?”这一问激起千层浪,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还应补充:“照这样计算”这一条件。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全面看待问题,认识数学的严谨性。
   4.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而学习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指导实践。当我们学习某个知识点不了解它的作用时,也一样可以提问。如学习“小数的性质”时,有学生问:“为什么学习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已经意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学会提问题的方法
   学生明确了提问的方向,找到提问的切入点,就要考虑用什么方法提问。这时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提问的方法。
   1.追问法。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究底继续发问。如“小数大小的比较”一课,在学生已经学会一种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即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比较小数的大小后,有学生问:“可以用计数单位进行比较吗?”“可以化成分数进行比较吗?”……又如,“角的度量”一课中,认识量角器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量角器,问:你观察到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有学生问:“为什么量角器上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这样一再追问,已经把量角器的知识渗透到每一个问题中,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2.设问法。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就可以采用设问。如:“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教师手拿一个三角形,问:“看着这个三角形,你能从‘角’的方面提出问题吗?”有学生提问:“三角形有几个内角?”“每个内角的大小固定吗?”“它们的内角和有什么特点?”
   3.反问法。根据教材或教师所讲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来。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在学生知道了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后,有学生问:“三角形有外角吗?”“三角形的外角与它的内角有关系吗?”从而使课堂知识有所延伸。
   4.联想法。联想是创造的翅膀,是创新思维的基石。如:已知甲乙两数的比是3:2。我要求学生怎样想就怎样问,学生提出以下的问题:“乙甲两数的比为多少?”“甲是乙的多少倍?”“乙是甲的几分之几?”“甲占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乙占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甲比乙多几分之几?”“乙比甲少几分之几?”这样的提问,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发散思维,合理、灵活地提出探索性的问题,对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做了有益的尝试。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由于教学中,我注意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了训练,现已初见成效,班里有一批骨干已崭露头角,显示出他们的优势。他们参与意识强,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之间互问互答、争相辩论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问题意识,这只是对“问题解决”课题实验的初步探索和实践,今后,我将进一步探讨,为使更多的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造条件,让不同个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均能有较大的发展,让学生切实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高建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96.
   [2]陈琳.对数學解决问题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9(12):40.
  编辑 杜元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56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