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是初中教育教学阶段的重点科目,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于其教学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实现语文高效教学,切实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每个初中语文老师不断研究和探索的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教学;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发挥着育人的重要作用,如何充分利用课上教学时间,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打造高效课堂,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笔者将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论述。
   一、明确教学目标,把握课堂培养方向
   教学目标是课堂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课堂所有环节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开展进行的,明确的目标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对此,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备课时间,首先是要“备学生”,了解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其次是要“备教材”,要找到其中的重難点部分。教师只有对教学主体和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所要学习的目标,只有师生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才能在课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背影》一课时,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生字词“藉、簌、逛、踌躇、橘、蹒跚”等;感受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情;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2)过程和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关键性语句的做文章和表达作用,揣摩文中家庭生活内容及作者心境与感受的表达;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3)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目标:体察浓厚而动人的父子深情,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心。在相关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可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环节,充分利用课上的每一分钟,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
   二、注重以生为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传统教学课堂上,大多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师习惯采用“填鸭式”的授课模式把知识点掰开揉碎传递给学生,使其只能接受现成的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长此以往,课堂氛围会变得沉闷僵化,语文学习效率也会随之下降。对此,教师要及时改善教学策略,并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课堂时间充分还给学生,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活动中来。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自读文章,标注好段落,找出其中的疑难词汇,并和同桌间认一认,对一对,解决基础知识问题。同时理清文章大致内容,初步了解所要学习内容的梗概。接着组织学生再读文章,深度理解文章含义,为了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可为学生出示具体问题,引导其进行合作探究,比如在学习文章第一大部分1~8自然段时,教师可提问:(1)哪句话总领了这部分的内容?(2)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3)百草园中景物繁多,作者是怎样匠心独运,把景物描写清楚传神的?(4)文章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5)找出描写捕鸟动作的词,并说说这一连串的动词有什么表达作用。在相关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获得了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思考谈论的过程中,对问题的认知会更加全面深刻,其语文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三、丰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自然会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中来,如果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到味同嚼蜡,毫无兴致,其学习效率也会随之降低。对此,教师可以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丰富课堂活动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多姿多彩的课堂上高效吸收相关知识,培养自身综合素质。
   例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一课时,教师可由此组织学生开展“名著交流活动”,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名著,在组内交流探讨有关《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的情节、人物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准备相关问答题,让学生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较量,通过抢答、问答等方式来进行知识PK赛,看哪个组回答对的问题多,哪个组最积极,最后都将以积分形式评选出优胜小组。这样的活动过程,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好胜心,使其积极参与进来,同时在此过程中高效吸收相关知识。
   总之,在对初中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助其切实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年久.引源头活水,行创新教学:略谈初中语文课堂中实施创新教学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6(12):32.
   [2]韩明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绿色生态语文课堂构建[J].语文学刊(教育版),2013(8):139-140.
  编辑 李烨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6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