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改实施之后,美术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始终不曾停歇,素质教育得到了广泛认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模式保守等。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研究,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实行经验和2011年新课程实施的经验,剖析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问题所在,提出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对策,希望以本地区的小学为支点,对小学美术教育的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美术;教学方式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智力开发、个性发展和创造品质起着重要作用。小学美术教育阶段可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小学美术学习阶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可以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发展角度看,注重小学美术教育至关重要。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生活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完善和人格的建构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概况以及重要性
  1.小学美术教育的涵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接触到的视觉元素也不断地丰富多彩起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术教育课程不断进行改革发展,加上人们对美术教学越来越重视,一些教师的美术课堂教学走出教室,把学生带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上课,让他们了解中外美术,发现美术的魅力,使他们了解美术的博大精深的景象。
  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最多的就是绘画课程,“绘画”即是在平面上用手工的方式绘制出来作品,包括中国画、油画、水彩、版画、水粉画等。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2.小学美术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在人一生的美术学习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美术教育对人的智力开发、个性的发展和品质的创造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8—9岁之间是儿童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美术教育对儿童形象思维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可以为孩子的艺术鉴赏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审美能力。因此,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发展的角度来看,注重小学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美术教师更应该认识到小学美术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美术课程教学教育功能单一
  美术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几年的历程,但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对领导、教师来说仍是一个艰巨的挑战。用美术教育功能的多样化、多元化的智能教学模式来影响师生,带动学生的成长是成功进行课程改革的起点。如果美术的教育功能对学生仅停留在欣赏层面,缺乏应有的实践,就很难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更高层次的发展,课程改革的结果就与初衷相差甚远。
  2.教学资源的应用不到位
  新课程改革标准强调把“美术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来看待,强调运用多种美术形式,多种表现方法,多种媒材传递来表达情感、思想,通过美术课的活动和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可见,对于现有的教学资源应充分利用,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努力开发可利用的资源,如当地的高层次学校挖掘民俗民风等资源,不断拓展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挖掘和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增强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探讨、发现收集废旧材料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开阔学生的思路,感悟美术独特的教育价值。
  3.学生合作自主探究能力差
  钱伟长曾经说过:“学习并不是学习一点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习创造性的技能,培养能根据具体情况会创造性地进行工作的人。”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探究性学习以及自主合作性学习。关于自主学习的调查发现有55.93%学生认为自己现掌握的美术知识在现实中应用不大,学生关注艺术界的动态调查只有3.33%的学生选择经常关注,有25.19%的学生选择从来都不关注。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相信教材和权威,缺少美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意识,忽略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反映出学生没有养成合作自主探究的习惯,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薄弱。
  4.美术评价体系不完善
  自新课改以来,美术评价体系在不断改进。美术教师会在课堂上指点、评价学生,其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美术作品的完成质量,有时也选出小部分学生作品进行简单展示和评价。在课后,教师为学生作品评分,并常常伴有鼓励的图案或话语,部分教师还利用积分制,激励学生用持续、良好的表现来赚积分换奖励。美术评价体系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也是国内很多学校评价体系中的通病:评价主体单一,以教师评价学生为主,极少有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标准有偏失,教师没能认识到美术与科学、德育的区别,将三者的评价标准混淆在一起,常用是否写实、是否合理、是否画面干净整洁作为第一标准来片面地评价学生,美术学科原本的充满个性和创意的特质反而成了第二标准;教师自身的欣赏与评述能力有限,难免会忽视许多学生作品的优点。若不能改善这些问题,学生难以获得学习如何自评和评价同学作品的机会,更难掌握反思不足、改进作品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会阻碍学生自主性和想象力的发展,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教育作为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优势将大打折扣。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教改实践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美术,而美术课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对小学生进行美育能够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审美体验、启迪他们的智慧,促进他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课堂改革开始至今,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也一直在持续着,教师在美术教学方面也有了很大变化,美术教学不再是像一张纸、一支笔那种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画画,而成为了一种培养综合能力的学科,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去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
  1.教学背景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不同工具材料,利用生活中易寻到的各种媒材,通过观看、思考、作画等方法进行简单拼组和装饰,让学生感受在体验、设计、制作这些活动过程中的乐趣。教师鼓励学生在玩中观察生活,积极积累生活,在玩中学到新知,增长智慧,施展创造才能,以此来调动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课前准备
  现状调查。通过调查学生对美术的喜爱程度,了解学生对所授内容的想法。小学生天生爱动手描绘与制作,对美术比较喜欢,想在美术教学中学到知识,能够制作出精美有价值的美术作品,只是对于上课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有些不适应,才会觉得美术没新意。了解并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任务,知识技能的学习应适当弱化。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感官体验,利用各种工具的特性,尝试“简单装饰和组合”,让学生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制作活动中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并保持下去。
  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美术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情境教学,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体验美、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同时,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有效利用美术教学的特殊性和小学生各个阶段的特点,转变教学方式,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徐秀英. 探析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20).
  [2] 赵合龙. 探究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5,(06).
  [3] 陈飞峰. 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J]. 新课程(上), 2016, (07).
  [4] 程艳燕. 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J]. 新课程(小学), 2016, (01).
  [5]佟丽萍, 侯鹤群. 探析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J]. 新课程(小學), 2016,(02).
  [6] 林相枫.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分析[J]. 新课程(上), 2015,(01).
  (责任编辑 史玉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44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