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儿童视阈下语文情趣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春燕

   西方有句俗语:“即使再美味的餐食,如果让不对味的人去品尝,那也是失败的。”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对牛弹琴”故事,公明仪为什么要对牛弹清角之操,而不是对“人”来弹琴,还在抱怨牛的“伏食如故”呢?即使他琴技精湛、琴声优美,还不是因为找错了对象而自讨没趣的吗?同样道理,语文学科蕴含着图、文、情、意、趣等“芸芸众美”元素,然而执教者没能立足于学生的文化视角,而是位列在自我立场上去教书育人,这与“对牛弹琴”又有什么实质性不同呢?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认为,只有站在儿童视阈下观照与教学,才能逐步打开他们的乐学心扉,并且不断放大善教乐学的良好效应。
   一、打破文本视界,努力让语文课程富有儿童生活色彩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无论从起源还是发展来说,“语文与生活”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生活”是语文知识的“活水源头”,还是人类获取认识的“初乳素”和“活力源”。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的缘故,儿童对于自然和生活有难以言说的情感。正因为如此,教师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积极开展以生活化为主的“内外互动”课程活动,既有利于儿童精神世界的实质性回归,又有利于让语文学习富有生活质感。这不仅契合新课程理念的精神要求,还是语文课程活动的应有之义,更是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如何让语文课程富有儿童的生活色彩呢?首先,在条件许可下,根据儿童发展等实际需要,把语文课程活动直接地投放到可观可感的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去,引导小学生在“亲近自然与回归生活”中,尽情地去观察与学习、理解与体悟文本知识的真义。其次,教师要善于通过“链接生活”方式,积极开展生活化情境的语文课程活动,有效地“激励、唤醒、鼓舞”儿童,努力打开生活知识的大门,在联系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基础上,充分感受文本内容的生活元素,切实体验语文学习的情趣、价值和内涵。再次,让语文课程充满丰富奇异的生活想象。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发生活资源,善于提供生活想象的空间,既可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又为语文课程增添一些生活的色彩和情趣。以《半截蜡烛》为例。文中对伯诺德母子三人在危险来临时的动作描写较多,心理描写相对较少,其实后者是相当复杂而又极其活跃的。对于文本来说,这是一片非常重要的潜在资源。可引导儿童联系上下文,并展开生活性想象,以此充分体悟她们的心理活动和爱国精神。
   二、加强自主体验,努力让语文课程富有儿童活动色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义在于强调“学用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实践出真知”这一信条式命题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儿童对于“情趣活动”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具有“求趣、求新、求异、求动”的活泼心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把握并迎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自主体验课程活动,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构建和谐教学关系,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手、口、脑”互动协调的意识和能力,从中攫取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情绪智力”效益。
   就小学语文课程来说,适合儿童自主体验活动的内容比比皆是。比如,在低年级拼音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开展“开火车”“找朋友”“讲故事”“猜谜语”““打电话”编歌诀”等趣味性游戏活动。在识字教学环节,可引导学生借助“竞猜谜语”“头饰表演”“欢乐对对碰”等形式,还可通过“找朋友”“摆擂台”“摘果子”“穿衣戴帽”“走迷宫”等活动,有效巩固识字成果。把游戏形式和竞争元素渗透并融入其中,非常契合儿童的学习需要和文化需求,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激情。再如,在中高年级语文活动中,对于《游园不值》《所见》《牧童和狼》等“空白现象”较为显著的,可引导学生在个体读悟基础上,通过“小组研学+集体讨论”形式,开展自主体验式的“读写互动”学习活动;对于《负荆请罪》《爱如茉莉》《月光启蒙》等故事性、情节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课文,可引导小学生通过“课本剧改编与表演”的形式,开展角色体验和内容体悟等学习活动,有利于在情感实践中切实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
   三、植入艺术元素,努力让语文课程富有儿童语言色彩
   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而且在启蒙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应正视并尊重儿童在语言学习与发展上的客观特点,充分借助语文中的“情感艺术”元素,积极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并以恰如其分的方式努力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让儿童语言不失特有的韵味和色彩。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儿童语言功能紊乱,集中体现在——口头上不善表达,张口成“错”、出口成“病”,朗读如“念经”,缺乏应有的表情和感情色彩;书面语言更是“惨不忍睹”。然而,他们在讲述“学习之外”的事情时却并非如此笨拙。
   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就在于——语文教学缺乏儿童的语言色彩。既然如此,又如何改变这一不良现象呢?最根本的做法,还在于——“植入艺术元素,不断增添语文课程的儿童语言色彩”。首先,有目标有针对性地铺陈艺术情境,让儿童语言表达趋向本色化自然化。某教师执教《水乡歌》一课时,课堂伊始,呈现一幅水乡水彩画,引导儿童在图画欣赏中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和优美;待情感融入水乡画面后,要求孩子们试读如下语段:“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接着让小学生自由谈说各自感受。大家争先恐后起来,“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假如你真的来到了水乡,最想做的是什么呢?”有的说“画下来”,有的说“尝一尝水乡的味道”,有的说“拍下来挂在自家墙上”……朴素而又丰富的想象,简单而又诗意的语言,还有自然流露的一些肢体语言,孩子们在本真状态下不加修饰、畅快淋漓,却传递出艺术感染的氛围。
   四、激发情感活力,努力让语文课程富有儿童审美色彩
   儿童的思想是简单朴素的,情感是纯真无华的。正因为如此,儿童刚刚开始的审美正是发生在他们身上一种自由本真的生命体验。不仅如此,儿童在与审美对象自由交往的过程中,创造了属于自我意义上的世界,并由此获得了相当快乐的审美情趣。有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潜在的非智力因素,我们首先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善于激活他们喜怒哀乐、愤恨痛苦的情感活力,努力让语文课程活动带上富有儿童特质的审美色彩,促使他们在不用扬鞭自奋蹄状态下快乐学习、愉悦体验。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儿童的情感活力呢?一是走进儿童世界,赋予他们审美体验的情趣性。没有“情趣”元素的涵养和滋润,对于儿童就会从失去吸引力。换言之,语文教学若要引发儿童的审美意识或价值判断,须要把认知对象融入情趣元素,让他们在情感驱使下去自觉审美或主动判断。如《理想的风筝》,刘老师虽然身残,却拥有积极乐观的内心世界,这种审美可通过“放飞风筝”传达出来。然而,小学生缺乏相应的审美体验,光靠口头传递是难凑效果的。笔者首先组织学生室外放风筝,并在“追逐打闹”中引导体会刘老师的快乐心情,悟得他那“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内在情愫。二是呈现形象之美,赋予儿童审美活动的愉悦感。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往往以事物的外在形象来直接审美,如对比强烈的色彩、简洁明快的音律、赏心悦目的藝术景观等,并以此作为首要的审美取向。有鉴于此,教学《花瓣飘香》时,要抓住一个“美”字,引导儿童捕捉并感受其中的“景物美、人物美、语言美”,进而体现人物的“心灵美”。
   综上所述,儿童文化视阈下的语文情趣化教学活动,是立根于儿童生命文化,并努力促其道德生命和文化生命健康成长的课程形式。这种“情趣化”教学富有生命力,必将引领语文课程活动阔步向前。
   参考文献:
   [1]杨艳丽.浅议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4:179-180.
   [2]唐钰.童真与童趣——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保证学生“在场”[J].语文天地,201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9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