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将立德树人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阶段,我国经济、教育、政治等方面都处于深刻变革的发展时期,作为肩负人才培育重任的高等院校逐步探索出了新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将立德树人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不仅是现代高等院校承担育人使命、创新教育路径的重要任务,也是完善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教育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专业培训;德育工作;文化环境
  一、在思政教育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符合现代素质教育方针的改革需求
  高校现代教育方针是指结合现代教育发展理念与当代学生成长特征,制定的教育规划、培养目标以及教育实践模式,对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指导。现阶段,在高校思政工作中,树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原则的目标,既是贯彻新时期高等教育思想品德方面引导目标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兼具核心素养与道德素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为此,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高校应结合以立德树人为基础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为现代化事业的全面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基础。
  (二)为大学生端正、积极价值观念的树立奠定基础
  大学生作为现代化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推进技术改革、经济结构有效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等新时期建设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储备数量也成为衡量国家话语权、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准。在此基础上,大学教育不仅需要注重学生专业实力、实践水平、通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更应该重视学生德育、思政、价值观念等品德教育工作的积极意义,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的教育任务,在日常教学、宣传、教育活动中全面落实。
  (三)满足现代大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
  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在日常生产、生活领域的多元化利用,打破了以往信息开发、传播、评论的形式。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更注重自身发展的价值与个性化需求的表现,在网络平台表现活跃。信息接收、反馈渠道被拓展,复杂多样的网络信息也使得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呈现差异化特征。为此,德育教育的阵地不应局限于实践活动中,还应拓展到网络平台中,以当代大学生具体的精神需求、发展目标为导向,打造立德树人的新教育阵地。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任务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形式的有效举措
  (一)重视思政教育者的引领作用,强化思政专业培训建设
  当前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与舆论阵地,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应该避免千篇一律的灌输性教育,在实践活动中融入创新要素,使思政工作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思政教育理念、模式的转变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高校应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教育者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方面,完善思政培训机制,一方面在校内组织集中培训,对工作难点与教育重点进行研讨;另一方面,选拔优秀思政教育队伍进行实地考察、经验交流、培训学习等,增强教育者开展德育思政工作的实践能力。
  (二)创新思政教育实践观念,夯实德育教育全面推行的理论基础
  1.塑造新时期德育工作认知理念
  品德修养是影响大学生道德观念、成长方向、行为习惯的关键要素。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已经养成的一定的认知基础,思政教育可以通过对学生思维观念的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符合社会价值取向的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新时期德育教育形式,注重对学生品德的教育是立德树人现代教育方针的实践内容。为此,高校应该针对现阶段学生思维认知特征,通过社会实践、专家讲座、教育研讨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项目等,从实践出发,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增强自身品德修养,培养起正确的认知观念,为立德树人思政教育任务的完成提供保障。
  2.贯彻全面发展、积极引导的德育观念
  高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坚持关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大学生除了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更要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这样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青年学生对学习和生活都充满朝气、充满热情,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面临不同于以往的新鲜事物,诱惑也随之产生,这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危机。这就要求教育者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要加以关注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促进其全面发展。
  3.营造积极思政教育氛围,建设多元化校园文化环境
  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坚持“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合理利用校园文化载体。校园文化载体最能反映高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特色以及思想文化特点,可以激发大学生为人生理想而奋斗的热情,例如,校训、校歌、校徽等。第二,要充分发挥校园自然环境的隐形教育作用,将文明向上的精神融入到校园建筑物、指示牌、雕塑等的设计理念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身心愉悦、健康的发展。
  三、结语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改革新阶段思政工作的根本任务,实践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品德修养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为现代化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为此,高校应立足于当代大学生表现出的思想特征、道德观念、人文素养等发展特点,创新德育教育模式,提升思政工作的实践性与合理性,营造和谐、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高校思政教育在思想引领方面的优势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爱华.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J].中國大学教学,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3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