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淡“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洋

  摘 要:在新经济常态下,要求教育更好的服务于生活,让教育贴近生活,以便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通过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合理的应用到小学科学的教育过程中,让丰富的生活知识更好的服务于现代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的投入到小学科学课堂的学习中。本文通过具体论述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提升小学科学教育水平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生活化; 小学; 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6-050-001
   小学生在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时,能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深入感受到科学世界,促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基础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用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做好课堂导入
   为确保小学科学教学的导入顺利,教师需针对课堂导入工作采取适当策略,如此方能在引导学生回顾此前所学,同时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其中,老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可适当的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从而避免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离。这样通过准确把握课堂导入这个关键环节,让学生能够快速投入到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而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除此之外,教师于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时刻将促使学生快速投入到课堂学习作为课堂导入的主要目的,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轻松,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如针对“阳光下的影子”的相关内容教学,教师便可将课堂设置在室外,让学生亲身感受影子的变化,回到课堂后,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课外活动过程提出相应的问题,继而组织学生展开有针对性与目的性的探讨,这样学生便能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掌握“影子”的知识点。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
   为了有效提升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水平,便需要老师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情境,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主动投入到生活化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探索问题。
   例如在学习“饮食健康”的内容时,老师可结合这节内容创设“一日三餐”的场景,并将各种各样的食材和厨具展示出来。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如“哪些食物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利?”“哪些食物合理搭配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呢?”“哪种烹饪方式能够更好的保留食物的营养呢?”“哪种烹饪方式又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呢?”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化场景,并提出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能够给学生一种仿佛置身于自己家厨房的感觉。这时,老师再让学生积极思考:家里面我们经常吃的菜可以搭配,而哪些菜不能够合理搭配呢?我们生活中常常采取蒸、煮、炒和炸烹饪方式,哪种的害处多一些呢?当学生发表自己的建议之后,老师再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蔬菜、肉类的营养。通过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但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够将枯燥的课本知识点变成学生更容易理解的常识,让整个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效提升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三、巧妙利用生活材料
   在小学科学课程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时,则教师在进行实验的同时亦可灵活选取生活化材料作为辅助,如此既能让学生对实验产生一种亲切感,又能切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例如在讲解关于“声音”的时候,由于音叉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所以老师可不用直接使用音叉进行讲解,而是可適当的选择代替品,如可乐瓶和尺子等实验器材进行教学。如此不仅能让学生借由对不同种类器材的敲击来获取到不一样的声音,且学生的探究兴趣亦将变得尤为高涨,诸如同样材质的水杯,其在含水量不一样时,因敲击而发生的声响不尽相同。再例如在讲授“热胀冷缩”的内容时,老师可让学生自己回家进行操作,先测量一下加热之后的牛奶盒的宽度,再将牛奶盒放入到冰箱冷却一段时间之后,再测量其宽度。通过引导学生比较牛奶盒在不同状态下的宽度变化情况,能够加深学生对“热胀冷缩”相关知识点的认识和了解。
   再例如在讲解“物体在水中的形态”的内容时,老师可选择一些石子、橡皮、羽毛和泡沫等材料,再将其放入到水中观察是漂浮还是下沉的状态,以及轻重的关系是否会影响到在水中的变化呢?这样通过选取学生不熟悉的材料进行实验,避免局限于专业器材,充分利用生活化材料,便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点,继而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性同时亦有助于促进小学科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四、设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强化科学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设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科学课程知识点,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最大限度提升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因此,老师应该在科学课程教学结束之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作业也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强化知识点的机遇,真正达到强化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声音的产生》这节内容学习之后,老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试验,合理的选取一些贴近生活的材料,启发学生动脑筋思考。这样不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能够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实际生活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达到增强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总之,通过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合理的应用到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选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场景、利用生活化器材、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有效提升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实效性,真正达到增强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凤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对策思考[J]考试周刊,2017(A5)
  [2]范淡祥.关于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4):16-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5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