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孟明莹

  摘 要:在众多学科之中,语文作文是能够展示学生内心情感世界最有效的一个途径之一,学生可以通过文笔描写出内心对社会对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所以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但是农村地区的小学生由于各项教学条件比较缺乏,所以要想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笔者在本文首先从造句练习和片段练习展开作文教学,随后结合素质教育以及微课作文教学的利用,针对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利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应用;微课
  
  一、 对学生进行遣词造句和片段语言的练习
  对于小学生的语文作文教学来说,初始阶段教师不能要求学生能够完全地写成一个成篇的作文,应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从造句开始,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写作功底,而造句和片段在每篇文章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虽然造句练习和片段练习仅仅是几句话,但是从整篇文章上看,句子和片段是文章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学生的造句能力和片段写作能力正是学生作文写作的基础能力。但是农村地区的学生在造句和片段写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就是学生的语文基础不扎实,往往在片段写作的过程中语句不通畅,片段文章中的写作句子和句子衔接过渡不自然,其次就是学生写作错别字的问题,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造句能力和片段写作的能力,首先就是要全面地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教师要让学生在会读、会写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写作表达方式开展语文作文的写作。部分学生虽然对一些词语粗略地了解意义,但是在实际的写作应用中并不能够熟练地应用一些词语,针对学生的这一写作问题,教师可在作文教学课堂中为学生布置造句练习,并每天坚持循序渐进地为锻炼学生的词语应用能力,对于学生完成后的词句练习教师应及时的审阅,一旦发现语句不通应逐个同学纠正,从而使语文词语的写作练习有的放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品读一段文章,将段落中的好词好句提炼出来以供学生们品读欣赏,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语句写作资源,对于一些写作较为优秀的学生作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为班级同学们展示出来,从而促进学生的作文写作热情,增强学生的作文写作质量。
  二、 模仿教学以及重视模仿创新
  在小学生的作文训练中刚开始的阶段学生并没有能力去创新写作,所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教材课文进行模仿,模仿作者的写作方式、写作思想以及语句的协调组织,教师可在班级中为学生准备基本经典作文读书,为学生提供写作资源,同时要求学生对教材课文中的一些好词、好句、好段进行摘抄,培养学生语句积累的好习惯,而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师就应该及时地引导学生走出模仿的写作模式,尽可能多地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融入到作文写作中去,利用语句片段将自己的中心思想表述出来,从而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
  三、 利用学生的实践经历开展素质教育
  (一) 生活实践是文化知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反思,同时在生活中靠自己的能力亲自去做一些事情,例如帮妈妈摘菜,扶老奶奶过马路等等,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用写作的方式详尽地记录下来,培养写作述事的习惯,从而实现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的。这种语文写作教学引导方式最大的优势就是锻炼学生的写作述事能力,加深学生对生活事件的感悟程度和印象,在此同时教师应向学生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理念,并通过不断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与品德,而且诸多的实践经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事可述的重要基础。
  (二) 趣味性作文教学
  趣味性教学方式在近几年来的教学领域中应用极为广泛,且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所以农村地区的教师有必要通过趣味性教学方式使自身的作文教学氛围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那么在小学生语文作文写作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将作文范文读一遍就让学生去写,甚至将作文写作布置到课后作业中,要讲究循序渐进、顺应学生知识积累的规律,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作为主要的作文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应注重交给学生写作技巧,授之以渔。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身的写作模式和写作风格,尽量减少千篇一律的现象发生。教师还可以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设立新颖的半命题写作题目,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学生能够将自己最想表述的内容以写作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内心世界的一个表现也是学生写作创新的基础。
  四、 微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作用
  (一) 有效开展作文点拨
  由于微课在教学课堂中的时间限制,教师在微课资源的选择上应该将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突破,使教材主体内容统一,同时使课堂的核心内容通过微课为学生明确地展现出来,将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点有效地串联起来,然后教师将正确的事物描写规律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的事物描写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例如在《柳树醒了》的课文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的核心内容,通过搜索大自然中有关于柳树、春天的自然景象,设计微课视频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对大自然中的景象进行有顺序的观察,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与思考,把课文中的中心思想用笔画出来,然后教师为学生播放微课视频,春天的自然景象就会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察,能够领悟作者主要想表达的事物,这时教师在旁辅助引导,为学生布置有关春天自然景象的写作题目,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由遠到近,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教师指导学生由动即静的观察顺序,最后学生再将自己对事物的见解融入到写作内容中去。
  (二) 一对一教学模式
  我们大都了解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所得出的效果通常都是不错的,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能够及时地为其解决,同时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有一定程度的把握。随着微课的推行,教师在课堂中,只需要强调例文的重点和难点,学习较为积极的同学在微课视频的学习后,自己在家就可以完成规定作文题目的写作,不需要教师的辅助,极大程度地提升了自身的写作能力。   (三) 个性化学习模式的建立
  教师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善于发现学生观看视频的角度和出发点,首先每个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都存在着一定的不同,所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播放微课视频后学生对视频中的内容感悟往往有着很大的区别,那么对于一些理解偏差的学生教师要想及时地予以纠正,就要从课堂教学提问、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下手,在教学活动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语言表述内容了解学生是否正确地理解了微课视频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不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匆忙地记录课堂笔记是微课视频的一个优势,如果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并没有真正地掌握重点知识,而又匆忙地记录课堂笔记,那么整节语文课堂学习,学生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收获,通过微课视频学生在课堂上不需要考虑课堂笔记的记录,教师已经将重要的知识融入到微课视频中去,学生可在课后结合微课视频重温教学重点内容,从而建立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此外教师在微课视频的设计上留有一定的空白区域,然后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以供学生的思考、自主学习以及提问。
  五、 小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运用
  (一) 贴合课本内容开发微课资源
  教师可以将小学语文教材中结构较为紧密的文章,作为微课视频的主要素材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将教材中的句子进行归类设计,例如教师在设定家乡公园的别致景色为题目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风筝”“浅水洼里的小鱼”等作为微课视频制作的主要依据,然后搜集生活中有关天空中的风筝、人工湖中小鱼的图片以及舒缓的音乐,将图片与教材中的佳句结合设计微课视频,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在学生欣赏视频的同时教师为学生设置写作任务“同学们将视频里自己最喜欢的景物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自由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在一旁巡视指导,将学生的不足指出并加以改进,最后学生将写完的小作文通篇朗读,将不通顺的地方自己改正。学生自由写作能够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写作思维,这一过程是通过学生对微课视频的观察,将自身对题目的切入点描写出来,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式。
  (二) 活动视频和作文微课相结合
  小学生的年龄段还是处于贪玩的年纪,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摄影照相工具,用来拍摄学生们的校园活动过程中较为精彩的画面,并利用图片剪辑软件增加一些文字、音乐作为微课的素材,这种实际的生活素材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学生参与活动后写出的感悟更为生动具体,学生的内心活动也能通过语言的方式展现,这种写作方式是在学生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写作,使学生的写作难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学生对感兴趣的游戏或者事物自然也就有了写作的欲望。
  (三) 為小学生创造真实的情境感受
  在季节景物的作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季节的特点以及景物的特色作为学生写作的切入点,在微课视频中主要为学生展示季节中的景物特色,例如种子发芽、落叶飘零等图片,设计到视频中,让学生能够切身地去感悟不同季节的不同美景,然后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将自己内心对一年四季的感受表达出来。
  (四) 将学生的实践经历作为微课资源
  生活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亲自去做一些事情,例如帮妈妈摘菜,扶老奶奶过马路等等,并指导学生将自身的经历记录下来,同时养成每天记日记的好习惯,此外在微课视频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写作作品中挑选较为优秀的作品作为微课视频的资源,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态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生活又是写作的基础素材,所以学生实践经历的展示有助于丰富班级学生的写作资源,这种微课资源引入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而且增加了学生对于生活实践的热情,诸多的实践经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事可述的重要基础。
  六、 结束语
  要想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水平是一个较为长久的教育工程,那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以及教学设备的完善方面都需要学校与教师共同的努力。首先教学方式的改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经验,其次教学设备的完善不仅顺应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发展,而且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要想将该地区的教学水平等同于城市的教学水平,首要的任务就是完善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灵活地转变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应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积累教学经验,以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维恩.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作文相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8(9):51.
  [2]陈玉辉.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小组互评模式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239.
  [3]胡雪萍.发挥农村特色优势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J].汉字文化,2018(1):75-76.
  作者简介:
  孟明莹,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永庆道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06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