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故都的秋》文眼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伍鑫

  摘要: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书写了北国秋日的种种景物,在文中表达了对北平秋日深味的挚爱。深味是读者解读文章的钥匙。在《故都的秋》中,北平秋日的深味通过清、静、悲凉得到展现。秋味中的深味、映衬中的深味、视听上的深味都说明了以深味为文眼的合理性。
  关键词:《故都的秋》;文本解读;深味;清静悲凉
  部分学者在解读《故都的秋》时,将文眼认定为清、静、悲凉。但以清、静、悲凉为文眼容易导致对作者的情感理解不够到位,认为“悲凉的意味是笼罩全篇的”。[1]同时,还可能因此盲目地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郁达夫对秋日悲凉的喜爱,进而解读出作者“感伤国事,热爱祖国”的情感。[2]实际上,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只是纯粹地表达了对北平秋日深味的挚爱。因此,以深味作为解读文章的文眼应更为恰当。
  一、北国秋日的深味
  在《故都的秋》中,“深味”指的是只有在北方才能体味到的浓厚、十足的秋味。文中的所有景物都围绕着北平秋日的深味进行描写。北国秋日景物深味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深味中的清、静
  郁达夫认为,北国秋日的深味体现在区别于南方的“特别地清、静、悲凉”。“清”:安静,清静;清爽、清凉。[3]结合全文还有清闲的意味。清爽、清凉主要体现于秋雨的凉意。清闲表现于秋晨院落的闲适、都市闲人的微叹互答。在文中,深味中的清、静主要通过听觉来展现。比如,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驯鸽的飞声、静对蓝朵、扫街声、脚踩落蕊无声响、秋蝉的残鸣、息列索落的雨声、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声调和叹答。郁达夫通过以动衬静的写作方式,展现出北平秋日清静的深味。
  (二)深味中的悲凉
  悲凉主要体现在对冷色调景物的描写上,如碧绿的天色、青天、蓝朵、青布单衣和淡绿微黄的枣子。作者对冷色调的偏爱展现出他个人气质中的沉郁、颓废。他个性中的颓废色彩也潜在地影响了他的审美取向,使带有冷色调的北国秋日景物成为他个人所钟爱的景物。
  落蕊和秋蝉都带有生命微弱、易逝的悲凉感,满地的落蕊和处处可听的蝉鸣展现出悲凉的盛大,更添悲凉之深味。清晨的满地落蕊无声柔软地展现了一种生命的逝去,如同一场盛大的生命终结之祭礼。而扫街的扫帚带走了它们生命的最后痕迹,仅使灰土上留下它们被带走后的一条条扫帚丝纹,从而牵引出作者的落寞之感。秋蝉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秋蝉夏生秋亡,响亮的蝉鸣过后,便是短暂生命的消亡。郁达夫笔下的蝉鸣虽处处可听,却已是秋日里“衰弱的残声”,啼唱的是生命终结的哀歌。
  语气、语调能够直接表现出一个人的情绪,作者笔下闲人叹凉时“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使声调中悲叹的情绪深化、形象化,展现出闲人们对于时序流转、气候变化的敏感怀叹,这亦是作者的敏感悲凉。
  (三)秋雨与果树的深味
  文中将江南和北方的秋景进行对比,言及江南的天气“时常多雨而少风”。当写到北方秋雨时,写的是它的奇、有味和像样,写出的是没有预兆的突然性。“忽而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而风雨的到来又将灰沉沉的天空变得晴朗,太阳的出现也就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喜悦。秋雨的到来使天气转凉,起到一种气候变化的标志性作用,引出了闲人叹凉的场景描写。这种短暂带来凉意,且还预示着温暖晴和的秋雨展现出了它独有的深味。
  果树奇景也是北方秋日中非常具有特色的季节性标志。秋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无论是枣子色彩上的淡绿微黄,还是屋角、墙头或是茅房边上等各处的硕果累累,都给作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秋季亦起到一种气候变化的标志性作用。当这秋季的全盛时期过后,北方就会迎来尘沙灰土,与金秋硕果的景象形成时序上的鲜明对比,更显果树奇景的可贵。在郁达夫心中,拥有果树奇景的北平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金黄色的清秋佳日。北平的秋味深在其四季之中的独有与难得,深在其引起时序变化的强烈反差。
  二、以深味为文眼的原因
  “文眼是指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词句,是散文主题的凝聚点。抓住文眼是探索散文主题的直接途径。”[4]除了景物表现出的深味以外,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手法方面也展现了深味。
  (一)秋味中的深味
  在郁达夫心中秋天总是美好的,但他却唯独对北平的秋天心向往之。郁达夫在《故都的秋》第1段中说明了他从杭州到青岛,再从青岛要赶去北平的理由,即去品尝故都的秋味。同时,不远万里的赶赴展现出了作者对北平秋味的怀念与深爱。据其日记记载,在还没有去的时候,他就已“心旌摇摇,似已在路上了”。[5]在《故都的秋》的描绘中,北平的秋相较于别处的秋色“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特别地”三字展现出北平的秋味比南方的秋味要浓、要重、要深,秋味的深处就落在清、静、悲凉。郁达夫还在文中第12段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能感受的到底。”这说明,北方的秋日中令其念念不忘的就是那股深味。在文章结尾处,作者直接抒发了对北平秋日的喜爱、不舍、留恋。他甚至表示“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将对北平秋日的挚爱与自己的宝贵生命相关联,直接率真地向读者展现出他对北平秋日的痴情。由此看出,郁达夫去北平品尝秋味的原因在于对秋日深味的热爱。深味二字饱含着作者真挚而热烈的情感。
  (二)映衬中的深味
  “映衬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作陪襯。”[6]在《故都的秋》中,映衬的手法很常见。文章开头,郁达夫用“特别”二字点出了北国秋日与别处不同的深味。文中第2段又写到南国秋日的秋味显得不足,就像花朵半开,美酒半醉的状态,令郁达夫看不饱,尝不透,无法尽兴。在文章结尾的两段,亦是映衬手法,先列举了南国的一些特异的地方,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等,再接着写这些景色虽然特异,但因其“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和北国比起来形成黄酒和白干,稀饭和馍馍,鲈鱼和大蟹,黄犬和骆驼之类的鲜明对比。除了整体上南北方的秋味比较,作者在描写具体的北国景物时,也使用映衬手法展现出北国秋日的深味。比如,北国秋蝉衰弱的残声无论在何处作者都可听见,但南方的蝉声却非在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到。北方的秋雨也因其倏忽而至,退阴云而引晴光确比南方显得奇、味、像样。在《故都的秋》中,大量的映衬手法向读者展现出了北国秋日特有的深味。
  (三)视听感受上的深味
  “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7]观赏者的知觉与景物所展现出来的视觉、听觉程度与范围,即刺激性大小密切相关。郁达夫笔下的北国深味也深在那些景物给了他强烈的视觉、听觉刺激。比如,槐树的落蕊在早晨会铺满地面,北国秋蝉的残声处处可闻。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使郁达夫沉浸于北方秋味的“深”之中,带给他与南国截然不同的秋味体验。除此之外,屋角、墙头和茅房边等各处都长有一株株的果树,展现出秋日果实逐渐成熟的生命力量,表现出秋季蓬勃的生命气息。“秋的全盛时期”六字意味着随处可见的果树和树上的枣子、树叶都是郁达夫眼中北方秋日最典型的景物,亦是深味的体现。
  郁达夫前去北平是为了那股秋味,他笔下映衬中的深味、视听上的深味都展现了北平秋日的深味,其笔下之物皆紧紧围绕着深味而写。抓住了深味,就抓住了作者情感的附着点,有利于读者去体验郁达夫眼中心底的北平秋色。所以,笔者认为以“深味”为文眼来解读《故都的秋》更为合适。
  
  注释:
  [1]王立宪.《故都的秋》:令人回味的“悲凉”[J].名作欣赏,2009,(9).
  [2]邱洪慧.悲秋情怀与恋国情结的融合——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3]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净芳,杨文英,张妍.文学欣赏[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
  [5]郁达夫.郁达夫日记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1986.
  [6]田雨泽.现代汉语易混疑难问题辨识[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7]郭黎岩.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伍鑫(1995—),女,广西省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研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19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