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丁楹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既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宏观的文化观照,挖掘隐藏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类心理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使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心灵解读融成一片。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还要将资料援引与案例分析、背景探索与理论建构浑然一体地结合在一起,既要有理论研究,也要有实证研究,既要有神奇的想象、迷人的案例,更要具有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思想,通俗而不媚俗,显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的过程中,传统教育经验与现代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研究新视野所具有的巨大张力与潜力。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中小学教育;传播;应用;教育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既要遵循常见的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叙述规律,也要从实际出发,在一定程度上以个体鉴赏为出发点,考虑到目前肇庆地区普通中小学学生的接受水平、兴趣及作品本身的浅深难易,着重引导读者去发现与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美感特质,注重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思、手法的深层意蕴。所以,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要十分注意解析经典诗词作品的思想内涵、审美特质、艺术特点及其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尤其是在讲授古典诗词时,我们要特别重视诗歌中感发的生命,尽量发挥诗歌对人兴发感动的作用。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即兴发挥,尽力挖掘中国古典诗词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并把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人生结合起来,用古典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生意趣、文化性格与人生思考感染和启发我们当代人的人生。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文学作品的伟大就在于能把人人心中所有而又人人笔下所无的感情、哲思表达出来。人类共有而又难以言说的感情通过中国古代优秀诗歌作品傳达了出来。清代著名诗歌批评家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中评价《古诗十九首》时道:
  《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
  这种批评方式,与现代心理学理论暗合。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指出:
  愈是与我们过去的经验和谐一致,就愈能吸引我们的注意,有助于我们的理解,并引起我们的兴趣和同情。如果它离人的经验太遥远,人们对它就会不理解,因而也就不能欣赏。
  朱先生的话很有道理,那些优秀的古典诗歌作品总是能感动读者,和读者的情感产生深切的共鸣。
  以个体生命体验为基础来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已经为我们古代文学研究的有识之士提出来并加以阐述。程千帆先生介绍自己年轻时向胡小石先生学诗的一段动人场景时说:
  胡小石先生晚年在南大教《唐人七绝诗论》,他为什么讲得那么好,就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触唐人的心,心与心相通,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而不是《通典》多少卷,《资治通鉴》多少卷这样冷冰冰的材料所可能记录的感受。我到现在还记得胡先生的那份心情、态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学到了以前学不到的东西。
  诗词具有兴发感动的作用,这是叶嘉莹先生在著作与讲课中反复强调的,是她谈论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的一个核心观点。而且叶先生总是尽量将古典诗词中感发的生命与我们现代青少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联系起来进行阐述。如叶先生在《词学新诠》中指出:
  我在《三种境界与接受美学》一篇“随笔”中,已曾提出说:“按照西方接受美学中作者与读者之关系而言,则作者之功能乃在于赋予作品之文本以一种足资读者去发掘的潜能,而读者的功能则正在使这种潜能得到发挥的实践。”而且读者在发掘文本中之潜能时,还可以带有一种“背离原意的创造性”。所以读者的阅读,其实也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往往也就正是读者自身的一个演变和改造的过程。如果把中国古典诗歌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中来看,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古典诗歌实在是最富于这种兴发感动之作用的文学作品,这正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宝贵的传统。而现在有一些青年人竟被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而不再能认识诗歌对人的心灵和品质的提升的功用,这自然是另一件极可遗憾的事情。
  对于诗歌中“感发的生命”,叶先生有详细的解说,她说:
  诗人之所异于常人,是由于他能够把自己内心的感动传达出来,使别人甚至千百年以后的人读了他的诗也可以产生同样的感动。而且还不止于此,读者还可以从他的感动引发联想,结合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生发出新的感动。这种感动永远是生生不已的,所以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感发的生命”
  可见,叶嘉莹教授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的分析具有很强的个性,也有很强烈的现实关怀,能够立足本土,融化中西,沟通古今。她灵心慧眼,妙手剪裁,博采西方文学理论之花,嫁接中国传统诗论之木,运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人生智慧来关注现实人生和当下中国教育中出现的“关键问题”。可以说,叶嘉莹教授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的分析,是一个跨越时空的教育对话,既通贯着教育史,又紧密联系我们当前的教育生态环境。如此开明与通达的教育理念与研究方法,使得她的著作,仿佛是在与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往圣时贤、哲人高士沟通交流,那种雄浑的气势逼人而来,以其深沉的思考和敏锐的探索,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有才华、有责任感、心境洒脱、性情温润的优秀学者所作的多方面的可贵开拓,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和自我的期待。叶嘉莹教授在中西文化大背景下,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与西方理论学养为基础,以现代观念和理论为工具,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进行了科学的开发与归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兴发感动的诗词赏析体系:以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为中心,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学理论,深掘中国古代诗词本质,深探当下国人的教育问题,着力揭示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那些新鲜、精辟的观念与见解,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从而大大开拓了读者的眼界,建立健全了一个适合现代人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的阐释体系。
  对于诗歌“感发的生命”的作用与功能,叶嘉莹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她指出:   诗有一种“感发的生命”,它由作者传达给读者,而且可以不断生长,生生不已地流传下去。这种感发的生命,可以使你的心活泼起来,永不衰老。
  哀莫大于心死,而具有“感发的生命”的诗歌却可以使人心不死。有“感发的生命”的诗歌也才能在时间的流逝中留住读者。我们后人在读古代诗人的诗句时也能从中读出自己的情感与人生,从而与古代诗人产生深切的共鸣,这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这些前辈的教导,对我们《中国古代诗歌》教材的编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诗词赏析的境界,是我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所以,我们编著这部《中国古代诗歌》时也常常联想到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想结合现实的人生体验,以词证词、以心证心,以自己之意逆中国古代诗人之志,将诗词、史学和心理分析的研究方法交互为用,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人在诗词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情感加以心理的分析、解释,窥其隐微,以自己的心灵体验来探讨中国古代文人在诗词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精神苦闷和他们超越苦闷的心理机制。
  这种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的理路,要求我们既要能感之,还要能讲之。首先,我们要能够把握中国古代诗词赏析的内在生命,能够用中国古代诗词来感动自己,尚友古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其次,我们还要能将自己的感动传达给中小学的学生,感发中小学的学生自己内在的情感体验,并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最后,我们是怀着感恩与轻松愉悦的心情编著此书的,希望我们肇庆地区的中小学生也能够怀抱着轻松愉悦的心情阅读这本小书,并充分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中生生不已的“感发的生命”,从而使自己的心灵活泼起来、快乐起来。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我们应能通过《中国古代诗歌》这门课程的教学把肇庆地区的中小学生们培养成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较高素质和民族认同感的一代新人。这正是本书编者教学与思考的乐趣所在,也是本书的特色所在。【項目来源:肇庆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编号:sjjx201707)】
  参考文献:
  [1]清·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80-81.
  [2]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5.
  [3]张伯伟.程千帆全集(第15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79.
  [4]叶嘉莹.词学新诠[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54.
  [5]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5-7.
  责任编辑 钱昭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6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