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即读即悟 即知即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菊香

   摘 要: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地去学习,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才能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的任务,而其中占据首位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就要做到即读即悟,即知即传,尊重每个学生的阅读习惯及兴趣,听取每个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即读即悟;即知即传;自主学习;语文教学;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9-0074-02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的学习“生态”化,呈健康、美好、和谐的态势。因此,教师要求学生读过了就要有感悟,有了感悟就要告诉大家。不要轻视学生那浅浅的思维,幼稚的话语,当心与心交流,情感与情感碰撞时,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
   一、倡导互动学习
   “即读即悟,即知即传”就是在倡导互动学习。首先,在生生互动中,学生年龄、心理、知识水平相近,交往轻松,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活思维。其次,在生生互动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思维方法,有利于拓展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互動学习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能实践“教学相长”。
   精彩的互动展示了思维碰撞的过程,如在教学《成语故事》时,教师应贯彻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将交流、互动的学习方式与发展学生个性相结合,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都是学生熟知的成语故事,翻阅了成语故事书的他们对三个成语的比喻义一清二楚,因此,课堂上的讲解显然是多余的。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学,这样的尝试能使课堂充满新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同于一般阅读课的讲解方式,教师让学生走上讲台先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其他学生补充,交流感受,了解成语的比喻义;再读故事,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形象、语言和行为;表演读,师生参与,台上与台下互动,营造卖矛又卖盾的人不能自圆其说被围观者质询的尴尬场面。每个故事都学得生动有趣,学生都很喜欢这样的语文课堂。
   二、倡导探究学习
   变学生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师应从学生好表现、爱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把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学习和思考。
   以《船长》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抓住“遇险——救援——牺牲”三大板块,把遇险和牺牲放在前面学习,带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果然,学生提出了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一个是第29自然段中的“深渊”一词代指“大海”,可不可以替换成大海?学生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已经理解了“深渊”这个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说:“这个自然段中还有一处说到‘沉入大海’,为避免重复,因此不能替换成‘大海’。‘深渊’一词更能体现哈尔威船长牺牲时的悲壮场景。”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既结合了写作技巧与文字的运用,又谈了自己的深刻感受,让人感到振奋。另一个问题是,富有航海经验的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不逃生?学生的质疑代替了教师原本设计好的冗长的过渡语。接下来学习“救援”这部分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哈尔威船长的四道命令入手,让学生说说每道命令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这些命令体现了哈尔威船长的哪些精神品质。这种层次分明、逐步深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体悟,他们在理解重点词句时也能从自身感受出发,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感受到哈尔威船长的人格魅力,那就是用自己的牺牲拯救他人的生命。在文本的启迪下,学生们深深地体会到“人不一定能使人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的内涵。
   三、倡导情境学习
   有教育工作者认为,如果没有激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这一内因,所有提高学生素质的理论与实践都是一句空话。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呈现的是一派喜人的景象,当教师抛出话题时,学生会齐刷刷地把手举起来,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的发言能启发师生的思考,思维不断碰撞,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在学习《最后的姿势》一课时,学生的动情朗读,学生的热泪盈眶,学生的潸然泪下,学生的泣不成声,让笔者感动,也让笔者深深地意识到,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被伟大的灵魂一次又一次震撼的孩子们在这堂课上获得了新的阅读体验。这节课上,笔者没有按部就班地让学生逐段学习,而是创设了故事情境,让学生先读一读感动的段落,再仔细观察插图,完整地讲述教师誓死护卫学生的故事,并说说内心的感受。接着由三名学生分别读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其他教师对谭老师的评价。其他两位同学读完就主动坐下了,但“获救的学生”依然站着,他的泪水挂在脸上,其余的学生也哽咽了。此时,所有的学生都对谭老师肃然起敬。在下一个教学环节,“获救学生”讲了他对“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句话的理解:在灾难来临时,谭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卫学生,他的这种姿势成为永恒,谭老师永恒的姿势,永恒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四、倡导学生本位
   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努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一次学校开放日活动中,笔者执教《郑成功》一课,就采用了新的教学方式,由三位“小先生”和笔者一同上课。具体操作如下:笔者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通过朗读让学生了解荷兰侵略者残酷奴役台湾人民的罪行,体会百姓们恨透了他们的情感,并适时积累描写“痛恨”的成语,如恨之入骨、咬牙切齿、义愤填膺、深恶痛绝等。接下来,让学生自读自悟三至六自然段。小先生是从八个小组长中临时挑选的,他们把自己的体会像老师提问那样抛给全班同学讨论。三位小先生引导同学读一读、悟一悟的过程、方法也各有不同。悦同学抓住“眺望”一词,让大家想象郑成功此时的心理活动,指导朗读郑成功慷慨激昂演说的一段话,引导同学们体会郑军官兵必胜的信心。洁同学抛出的两个问题“侵略者那么强大,为什么还失败了?郑军官兵为什么赢得胜利”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成功抗击荷兰侵略者是痛快的一仗,为郑军官兵感到自豪。洁同学给每一个发言的同学以中肯的评价,她还补充了描写战争场面的成语,课堂气氛越发活跃起来。渝同学带领大家品读第六自然段,感受胜利后的欢欣,思路开阔的她还让大家说了说其他民族英雄的光荣事迹。一开始,笔者还很担心小先生们能否胜任自己的工作,结果是令人振奋的。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就会创造性地完成这些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现在,小先生们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他们的作用一定更加巨大。最重要的是,学生受到了实质性锻炼,培养了自信、团结、共享等优秀品质。
   总之,运用“即读即悟,即知即传”的教学理念,能培养一批进步快的学生,并能发挥引领作用。他们的引领能激發学生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他们的每一次质疑问难,每一次深刻品悟,每一次动情朗读,都再一次验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应该得到认可和鼓励的。而如此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也是学生心之向往的。在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目光都向发言的小先生聚焦,眼神中闪现出智慧的光芒,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跃跃欲试,对学习充满了热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参考文献:
  [1]黄敏.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刍论[J].成才之路,2018(19).
  [2]温润花.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宁夏教育,2018(09).
  [3]钱武娟.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摭探[J].成才之路,2018(34).
  [4]吴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8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