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思政课堂教学模式与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改善了本科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思政课教学实践,有助于改善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进而增强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认同感。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思政课教学中突显的严重问题,第二部分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内涵和与方法分析大学思政课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最后,以《思修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探索“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运用中的收效和不足。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大学思政课;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在美国高校快速传开并被广泛接受,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改善了美国的本科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中提出“高等教育需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即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
  思政课需要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做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学生为中心”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着力于学习效果。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思政课,有助于开展更适合于学生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进而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
  一、当前大学思政课堂教学若干问题分析
  自从思政课“05方案”实施以来,我国大学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就,但总体上仍然未能摆脱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对课程内容兴趣不浓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
  (一)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一般
  近年来不少关于思政课调查的结果发现,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一般。在课程价值方面,大学生虽然认为应该开设思政课,但是不少学生认为思政课对自己的成长没有价值,因而缺乏学习兴趣;在教师方面,虽然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师评价较好,但普遍认为教师对自己的影响与帮助不足;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虽然合理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但能联系学生实际的内容不足;在教学方法方面,依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力度不够;在教学结果的评价方面,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对提升自己能力、成长成才方面的作用有限。
  (二)大班化授课所带来的弊端
  大班化教学一直是大学思政课的普遍采用的模式,这种授课模式给大学生以及教师所带来的弊端不容小觑。首先,大班违纪现象不易管理。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手机听音乐、打游戏等现象日趋严重。大班课堂所用教室一般为大型阶梯教室,教师针对很多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比如小声说话、睡觉、吃零食等难以管理。其次,大班课堂参与度低,学生之间互动少。大班课堂采取合班上课,不同专业或院系的学生之间彼此交流少,学生一般不倾向于坐前排,中后排的学生低头忙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对课堂讨论态度冷淡。第三,“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无法给学生以公正的学习评价。单一的考核方式不仅打消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无法体现学生在课程中习得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对症下药,关爱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实际,关心学生需要,突出学生的主體地位,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方法
  20世纪中期,美国学者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理念,引发了本科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的系列变革,这一教育范式的变革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第一,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训练大脑。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是已有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在教学中更重视知识、结论的传授,使学生在学习中较为被动,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以学生为中心”模式中教师的角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的促进者转变,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营造者以及学习过程的辅导者。
  第二,不是以教为中心,而是以学为中心。把学习作为教育的中心,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培养其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
  第一,从学生实际出发,设定弹性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前两个为低层次目标,后四个为高层次目标。
  第二,从学生反馈出发,提供满足学生需求的评估活动。从学生本身、同辈伙伴、教师等不同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在评判学习有效性的同时对教与学进行及时调整,以确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三,从学生参与出发,设计师生交互过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主动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转变学习方式;“群言堂”而非“一言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交互式课堂组织形式如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教学、讨论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被视为一种整体的变革,它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最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探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笔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借助班级微信群,学生在群内自发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教学从学生分组开始,一学期的学习任务需要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平时成绩与期中成绩都依靠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定,并由组间互评。学习小组的建立激发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此外,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进了学生之间的联系,逐渐形成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相互支持与积极依赖的氛围和文化。整个班级由多个“学习共同体”组成。
  (二)设置情境,为学习小组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学习任务,让学习者身处与知识对象有关的具体情境中,参与到“学习共同体”中间。在本课程教学中,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两类任务。一类是理论教学任务。选择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具体问题,平均分给每个组,要求设计ppt,课堂讲解15分钟,老师与学生针对内容进行研讨。另一类是实践类任务,包括每组设计一个与本学期课程相关的内容实践报告,评选出优秀的调查报告,请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做主题汇报。请小组提出与课程相关的感兴趣的辩题,由所有人投票选出两到三个辩题,由一部分小组参与辩论,另一部分作为评委。
  “以学习为中心”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因此,将原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抽象的知识体系转化为学生关心的系列主题和实际问题。合作学习小组在准备理论讲授的过程中,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转化抽象理论,真正体会到教学目标实现过程,将知识内化于心。
  (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选择最有价值和最核心的内容作为主讲部分,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传统的对待教材的方式,教师是被动地接受教材的内容编排,并机械地按部就班地讲授。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样要不断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尤其是教师在对待教材内容的理解方面,教材是教学的一种素材和资源,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机械地依靠教材,必须有意识地站在学科课程的视角去研究、分析教材。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践核心要旨是做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同等重要的参与者,教学内容的真实体验者,教学成果的共同分享者,师生在其中共同成长。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是智慧的共享过程,鼓励学生参与对话与思想的碰撞,倾听并宽容不同的声音,培育学生阐述并协商观点的能力,在此期间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有效的支持,不断拓展学生对课程中重要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四、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反思
  经过多年的实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实践探索尽管仍然存在诸多缺陷,但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带动下,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上课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系列任务,并在课堂上展示成果,与听众学生互动,因而产生了学习的成就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共同体”的参与和互动过程中,更好地认识了自己,发现了自己,也锻炼了自己能力和胆量尤其特别是表达力、合作力。分组教学与学习改变了教学组织形式,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同伴的表现,也勇敢地将自己的才华展现给大家。学生的交际范围明显扩大,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单向传授,更变得一个互相支持的學习社区。
  诚然,教学实践中也出现许多问题和困难。诸如,学生在多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被动学习的惯性使他们普遍缺乏课堂参与感。学校作为管理者对教师课堂进度,课堂规范的审查,也压抑了教师创新的能动性。如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大学思政课中的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内心坚守“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强烈的责任感,勇敢改变旧有教学习惯,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努力完善教学方式和提升教学内容的品质。
  参考文献:
  [1].赵炬明.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美国SC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35-56.
  [2].赵德成.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什么及如何推进[J].教育科学研究,2013,(3):47-51.
  [3].陈长飞.“主动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2,(1):45-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5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