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农村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万亚强

  摘 要:高中地理教师应从自身教学观念中不断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地理思维能力,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中心内容要求教师注重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提高其地理实践能力。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技能及品格,也是当前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培养
  
  地理实践不单纯是包括了室外的考察、调研活动,严格意义上各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实践、探究课程活动都可以称为地理实践。地理实践力则代表着学生在参加这一系列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品质以及实际行动的能力总称。早在2018年1月份的时候,我国教育部门就颁发了有关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并着重强调了要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科目核心素养,其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一直把立德树人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在大力推广和实施教育改革以后,开辟出教学育人的全新局面。
  一、 简析地理核心素养
  随着时代发展的不断进步,国家对于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开始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之成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知识、态度、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提升,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了学生的地理知识、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地理技能等。此外,学生需要加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形成终身学习意识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从地理这一学科的本质上分析可知,地理带给学生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地理素养,不仅仅能让每一位学生从地理学科中获取学科素养,还能使学生从不断的学习中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是持续终生的过程。地理是一门具有关键性、实践性、后天性、和生长性的学科,其核心素养包括了区域认知、实践能力、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包含了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自然观、环境观等。基于此,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需从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必备品格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入手,且地理学同时具备区域性和综合性两个突出特点,课程内容也拥有很高的实践性,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過程和人地关系地理的重要思想和方法,能将已学到的知识结合自身感悟和理解运用到真实的情境中,锻炼自身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成长和发展。
  二、 地理实践力的含义
  地理实践能力具体指的是通过对具体地理位置的社会考察、户外勘测、模拟实验等,形成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其属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范围内,与其他核心素养一样,需要良好的人地协调观念、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模式,并拥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内涵。地理实践力与地理实践活动有着不少区别,地理实践活动属于活动学习,不等同于地理实践力,例如地理实践活动里教师组织的地理主题班会、野外考察等,都是实践活动。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通过地理工具和已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所表现出的意志、品质以及能力等综合表现。若学生达到一定的标准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快速地扩展地理知识面和提升地理各种能力,产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团结协作精神,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 农村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地理教师对实践活动认识不一
  据相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平凉市普通高中地理教师教学技能水平较高,普遍地理教师毕业于地理专业,且78.11%的地理教师有十年及十年以上的教龄,说明了平凉市大部分地理教师专业背景良好,教学经验充足,知识结构也相对稳定。但是也说明了一点,教师队伍中教龄越长的教师传统教学理念越根深蒂固,严重影响到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被访教师中66.90%的教师认为实践活动对地理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剩余教师则认为实践活动对地理教学作用不大,这就说明普遍学校地理教师对实践活动的认知情况不能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总体来看学校对地理学科的课程安排较少,而地理实践活动需教师耗费更多的课时,使得留给学生进行习题复习的时间较少,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教学条件。第二,实践活动的收放难以掌握,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往往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提高,但容易使教学活动不受指导教师的控制,耗费的时间增多,讲解的东西不能按计划进行,还要面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突发的各种问题。第三,地理实践活动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考虑到所有发生的状况,然后进行充分的准备、实施、总结等,工作量很大,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二) 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能力亟待提高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传授者,在实践活动的学习中更是离不了教师的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都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教师的态度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决定了指导教师的能力水平和实践活动效果。例如地理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流域开发这一章节时,可以让学生提前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教师则需要从相关的流域自然背景、社会背景、不合理开发历史以及综合开发措施等角度进行合理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从正确的方向进行资料搜集,否则面对海量信息学生容易偏离主题。据调查显示近28%的教师没有进行过野外实践,而72%的教师偶尔开展野外实践活动,由此可知,大部分教师对野外实践活动流于形式,不能正确地认识到实践活动对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使得教练活动的开展得不到预想的效果。另外,多数教师不开展实践活动的原因不仅是主观认识的欠缺,能力的缺乏也是一方面。对教师队伍调查结果显示,91.83%的地理教师提出实地观摩实践活动的想法,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直观展示出来,以提升自身实践指导能力,这是地理教师对自身教学水平培训的诉求,教师自身存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则地理实践活动更难发挥其真正的意义,由此,实践指导教师需提高实践活动的认识和指导能力,确保活动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 现有实践活动形式单一
  根据我国新课程改革标准内容要求,现代教育需结合实际生活,将丰富多彩的生活信息带入到教学中,鼓励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代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实践活动拥有相当的热情和浓厚兴趣,75%的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当中,只有少数学生对地理实践活动兴趣不高,或者不喜欢地理实践活动。但从当前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效果不容乐观,而在学生有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实践活动开展效果不好的原因在于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往往以课堂讨论交流为主,很少有野外实践活动的机会,且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使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当代学生对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呼声愈来愈高,大部分倾向于通过地理旅游教学,希望能够用轻松愉快的方式来学习地理知识。由上述分析可知,实践教学应从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进行合理设计,多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与实际生活有关的知识,从而保障实践活动的效果。   四、 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
  (一) 在研学旅行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研学旅行就是在教师的带领下,有序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外参加实践活动,学生经过初中的系统学习,到了高中以后多少都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地理知识、理论,但是有些地理知识对于高中生来说还是难以理解的。比如在学习“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附近的沙漠进行旅行,结合具体的地理现象让学生思考荒漠化形成的地理因素,诸如:植被破坏、水资源流失、风沙侵蚀等,同时也结合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从人类活动方面分析一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得出荒漠化的原因,进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研学旅行,让其走到户外亲身感受荒漠化的危害,通过亲眼观察茫茫的戈壁荒漠,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荒漠化的防治的重要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二) 积极开展相应的探究性实践活动
  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地点只能在学校的教室里,很少有机会在课外活动和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学习,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地理教师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学校需立即開展户外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学习课本以外的地理知识及学习技能。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切身实践得出经验,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文观念,增强学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宇宙中的地球”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周六或周日的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并确保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带学生到市区的气象部门或者自然博物馆参观浏览,并在观赏的过程中将课本中抽象的地理知识结合所看到的实物,向学生讲解并适时提出问题,比如“气象部门是如何进行每天气温、雨水、日照等的预测及监测的?”让学生学习自主思考,引导学生参与气象监测,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精神,使教学无处不在。
  (三) 掌握地理基本技能
  高中地理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想到相同的地理环境和不同地理环境存在很多特殊性和独特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将相关的课外知识引入课堂学习中,改变教学地点,多让学生到学校以外的地方体验不同区域的特性,感触区域带来的认知方向,让学生学会利用现实生活实践学习。例如,在学习经纬网时,可以利用经纬网定位学校的位置,或某一个学生家的位置,了解经纬定位。在学习等值线时,可以先对等高线图进行判读,再结合等高线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应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在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综上所述,在地理教师进行教学时,需结合学生自身学习特点,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地理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开展多样化教学,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进行培养,给提升地理教学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建国.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43+227.
  [2]宋瑛,关克勇.基于新版课标地理实践力的认知与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19(3):67-71.
  [3]黄榕青,陈杰.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过程性评价探究——基于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实例[J].地理教育,2017(6):10-12.
  [4]谢红.探索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7(15):195.
  [5]叶良煊.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7(12).
  [6]宋令勇,宋连环.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研究[J].地理教学,2018(10).
  作者简介:万亚强,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庄浪县朱店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73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