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分阶段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的方法与路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是引导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融入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迫切需要。目前,校园内大学生不文明现象频发,大学生文明素养情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明素养提升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拟通过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大学生采取不同的文明素养教育、提升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分阶段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的路径与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文明素养;提升;分阶段
  作为经受先进思想、传统文化、科学精神熏陶、洗礼的大学生,毫无疑问,他们应当是整个社会文明素养的标尺,他们将在实际地创建社会文明的同时,还以其思、言、行、形对整个社会文明发挥强有力的示范效应。
  当代大学生具有目标明确,思想活跃,积极进取,知识面广,善于创新等优良品质。但另一方面,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所受关爱倍增,家庭教育存在偏差,也具有个性张扬,自我中心,急功近利,忽视公德,蔑视制度等特点。与此同时,身处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他们,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信息、现象的影响,在价值观念、个人言行等方面受到干扰。
  因此,根据大学生的不同年级、不同特点,笔者选取了“自省”、“克己”、“慎独”、“宽人”、“尊重”、“分享”、“体谅”、“感恩”八个不同的文明素养提升核心点,设计相应的文明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方案,以期形成覆盖学生在校全过程、全时期的可推广复制的长效工作模式。
  阶段一:“学会自省,懂得尊重”
  大一学生刚刚步入校门,对校园状况了解不多,对校园生活既缺乏概念又充满期待,处于认知与探索阶段。对学校规章制度、师长有一定敬畏感。但也会相应的存在以往生活习惯尚未改变,与人交往不知深浅等问题。他们的大部分不文明行为的出现是源于无意识和不了解。寝室内部矛盾也因此会在大一下学期高发。所以,笔者拟将“学会自省,懂得尊重”作为大一阶段的文明素养提升核心点,通过“通识教育法”让他们对文明素养有了解、有概念,通过“行为约束法”对他们的不文明行为加以管制,避免形成习惯。例如,开设“行为礼仪与规范”小课堂、建立班级“吾日三省吾身”聊天群、开展“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活动、制定寝室“文明行为规范”制度。
  阶段二:“学会克己,懂得分享”
  大二学生对于学校和校园情况有了总体的了解,却又不太深刻;在学习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方式和方法,但也会存有疑惑;也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朋友圈子,但社交范围受班级、社团的限制;但是对于未来发展路径还处于较为迷茫的状态。总体上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极易受到外界影响,特别是周围环境和学长学姐的影响。与此同时,他们对校园不文明现象有了较多接触,有的熟视无睹,有的随波逐流,有的奋力抗争却不得法。因此,笔者拟将“学会克己,懂得分享”作为大二阶段的文明素养提升核心点,通过“个体引导法”和“榜样激励法”,帮助他们抵制不良诱惑,向榜样看齐,严于律己,与人为善。例如开展“优秀学长面对面”、“21天习惯养成”等活动、在寝室设立“共享物品放置区”等方式。
  阶段三:“学会慎独,懂得体谅”
  大三学生已经完全熟悉了学校,对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了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并且认为自己已经有能力处理、解决所有问题,面对各种情况,对于规章制度、师长的敬畏感逐步减弱,处于未来发展选择期的他们学业和发展压力很大,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会以过来人的口吻教育学弟学妹们一些片面的认知和偏颇的观点,时而也会将身边小事作为发泄口释放压力,处于成熟与堕落,压力与机遇并存的阶段。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笔者拟将“学会慎独,懂得体谅”作为核心点,通过群体或者个体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释放压力,通过经验传授、讲座等方式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通过组建“夸夸群”、开展班级“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寝室“塑造完美的自己”等活动,帮他们以文明的方式度过艰难的阶段。
  阶段四:“学会宽人,懂得感恩”
  大四学生即将离开校园,心情较为复杂,大部分方向已定的同学们心态较好,却会在行为上表现的较为放纵,方向未定的同学们则会专心于自己的事务,对其他事情漠不关心、不闻不问,对于影响自己的事情却会大为光火,失去耐心。两个群体在心理上也会出现高下之分,容易形成矛盾,處于自我放飞或自我爆发的阶段。笔者拟将“学会宽人,懂得感恩”作为核心点,通过以“宽人”和“感恩”为主线的毕业季活动,助力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次成长,帮助他们完善自身言行、迅速融入社会。
  目前,笔者已经根据上述阶段的内容与计划,在中队、班级学生群体中开展了相应活动,并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活动的效果不断进行调整,以期找到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的文明素养提升路径。
  参考文献:
  [1]李福涛,张春伟:《大学生文明素养提升的价值与路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2]熊哲琰:《大学生文明素养解析》,《求索》.2004年第12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74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