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梁杰华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包含认知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等多个方面,是保证心理健康的驱动力和重要元素,旨在为大学生的未来生活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受当前不同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引发了大学生适应能力、性格与情绪、网络成瘾、人际交往等多种心理问题,并引起教师、家长、社会的多方关注。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以及心理学相关理论,可以将开展专业心理咨询,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等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路径;人格完善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11-0162-03
   对于人类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不仅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人类还应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也从过去的单一化变为多元化,这也引发了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对于身处不同价值观中的大学生而言,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发育成熟,缺乏应对社会问题和心理压力的经验,很容易被错误的价值观所引导,从而导致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性,实现素质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开展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开导、启发的方式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应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活动以及身心特点,并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预防为主,开展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活动。
   一、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家长、社会三方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家教育部也对此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培养大学生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知识传授,还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部分学校而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一道难题,过于抽象的讲述以及枯燥的理论知识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共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对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品格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一些学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存在应付教学、散漫教学的问题,没有构建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严重损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其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只有大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才能对其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使其保证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信息时代的需求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大学生在频繁接触网络的过程中将自身的精神世界寄托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从而对现实世界漠不关心。网络能够使人们快速地获取大量而丰富的信息,大学生在浏览信息的过程中,如果心理控制力不强,那么就会被不良信息所影响,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如果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在大学生中间扩大到一定程度,那么就会使整个教育环境遭到破坏。因此,为了能够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和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三)医学健康的需求
   在医学范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目标是具有心理健康疾病以及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大学生,通过建立科学的心理治疗体系,从而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根源,以预防为前提,对其展开心理咨询和系统的治疗方法。在面对外来风险和影响时,每位大学生的心理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在面对高压力时,往往能够通过自我调节和自我疏导,理性支配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其表现往往是难以想象的,很多大学生因为自卑心理、恐惧心理,导致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不善于通过语言描述来反映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还有一些大学生自尊心、虚荣心较强,无法忍受自己落后于他人,过度想要展现自己,反而忽略了自我保护。因此,基于医学健康的需求,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适应能力问题
   青春期的大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適应周边环境的能力较差,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性格的变化,大学生逐渐发现旧有的学习方式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从而引发心理矛盾和自我质疑,并且衍生出学习动力缺乏、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同时,学习环境的变化、教师的更换、班集体的改变等都会给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大学生不得不面对适应环境的压力。
   (二)性格与情绪问题
   大学生的性格与情绪的形成与其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目前大多数大学生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受到家长的万般宠爱,普遍具有控制情绪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差的特点,在处理问题时容易随心所欲,不计后果。性格问题在心理健康方面属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包括孤僻、自卑、偏激、自闭等,这些大学生在处理日常问题时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就会产生相应的情绪问题,如焦虑、胆怯、恐惧等,如很多大学生在面临重大考试时就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不仅影响自身的考试发挥,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网络成瘾问题
   目前,网络成瘾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主要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在缺少外力作用下,自己毫无节制的过度上网,沉迷网络中的虚拟世界,最终危害身心健康。网络成瘾包括网络色情、网络交际以及网络游戏成瘾等,而大学生中波及范围最广的就是网络游戏成瘾。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几乎每位大学生的家里都会配置电脑,而新兴的各种时尚“网咖”也遍布大街小巷,这些都为大学生上网成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网络成瘾不仅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特别是近些年出现了越来越多因为网络成瘾而导致的青少年犯罪事件,如“沉迷游戏荒废学业”“为了游戏充值而偷盗抢劫”“深陷网恋离家出走”等等,这些由于沉迷网络而出现的悲剧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人际交往问题
   每个人适应环境能力、价值观、社会背景都不同,而人际交往的情况影响着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以及情绪。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人与社会建立关系的基础。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发育日渐成熟,他们会逐渐衍生出各种心理需求,一方面迫切地想要与社会建立联系,另一方面却又缺乏适应社会和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继而发现心理需求与现实之间存在的隔阂与矛盾,这种心理不平衡会导致大学生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最明显的就是人际交往障碍问题。当前,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叛逆、自私、任性成了他们特有的“标签”,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这些大学生往往习惯了以自我需求为中心,缺乏替他人考虑的意识,我行我素,甚至出现不合群、疑心重、戒备心理强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影响了正常的师生交往。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构建
   基于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是建立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可以从纵向层次和横向层次来划分:
   1.纵向层次
   首先,教师应向大学生普及和介绍一些基本的心理知识,使大学生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国外著名学者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之间都是相互融合、相互联系的,只有掌握了学科中的潜在联系,才能总结出有利于教学和学习的经验。所以,当大学生有意识地去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点时,才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促使自己不断地去尝试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活动。教师的灌输和讲授永远没有大学生主动学习更有效率,只有让大学生学会自我学习,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存在,才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辨别自己的心理障碍,减少心理问题发生的几率。
   其次,培养大学生掌握简单可行的心理健康维护技能。构建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重点在于培养大学生如何能够实现自我调控,只有大学生自己掌握了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才能够在面临困难时冷静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要教会大学生善于做到日常积累,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遇到问题善于思考;还要教会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快速适应周边环境,只有将自己融入社会和集体,才能使自我与社会建立联系,以免产生人际交往障碍。
   最后,教师应深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青春期的大学生容易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容易思想偏激,忽视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释放压力和紧张情绪”为主。例如,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普遍具有自卑心理,对这样的大学生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心理引导,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使其能够自信阳光的成长。
   2.横向层次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融入体育运动以及心理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帮助大学生解除心理障碍,控制情绪,还应帮助大学生强身健体,只有拥有了身体健康才能与心理健康相互结合,避免出现焦虑、紧张、自卑等不良情绪。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活化教学。当前是互联网信息时代,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处理较差,无法正确看待自己的行为。对此,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就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一些生活片段,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建立对自身的认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从而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的行为,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除此之外,由于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在这个阶段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其个性发展和人格形成都还有一定的可塑性,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秉持人人平等以及诚信守信的原则,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融入社会,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
   首先,针对实际情况开展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需要通过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帮助大学生提高对自身的认知,挖掘生理和心理潜能。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需要建立在完善的理论基础上,同时还可以融入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和相关游戏等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可以让大学生通过游泳竞赛、跑步竞赛等方式宣泄内心的压力,或者通过瑜伽、舞蹈进行自我放松和自我调节,这些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大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大学生的思維走入误区,使其能够有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其次,建立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心理健康教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和大学生的长期坚持与配合,所以学校应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与变化进行详细的记录,为其建立心理档案,以“个人”或“班级”为具体单位。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背景、身体状况、学习情况以及每次心理健康的评估结果等,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能够帮助教师和学校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心理特点,同时还可以为校方提供完善的心理健康资料,以便校方能够“对症下药”,构建符合大学生特点的心理教育体系。
   最后,通过多方面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第一,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与教师的关系最为亲密。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消除大学生的紧张心理,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在遇到困难时也会积极寻求教师的帮助,所以加强师生联系,增强大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第二,加强师师联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又复杂的过程,并非独立能够完成的,需要多位教师和专业人员的紧密配合。所以在心理健康体系的建立中,需要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针对大学生合理提出实践经验和意见,通过共同努力构建出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第三,重视家校联合。亲子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在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也应该与家长建立家校协作,通过开展家长座谈会的方式让家长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与学校保持互动和沟通,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除此之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还必须遵循标准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的原则,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切实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这既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韩娜,尹坚勤.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2):148-151.
  〔2〕何杰,李莎莎,付明星.高职学生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自我控制及自尊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01):79-82.
  〔3〕钟丽平.基于心理安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探析——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28(12):165.
  〔4〕赵萍,张彦军,张倩,姜欣悦,徐斐.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18,29(06):649-652.
  〔5〕陈耀龙.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10):89-91.
  〔6〕杨明冬,强梅.某中职学校学生焦虑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18,32(09):670-672.
  〔7〕孙文芳,王长生,赵明,王永亮.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22):4119-4125.
   (責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ncludes many aspects such as normal cognition, emotional health and healthy will. It is the driving force and important element to ensure mental health, aiming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life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impact and influence of different values at present, college students' adaptability, personality and emotion, internet addicti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have been caused, and teachers, parents and society hav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m.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psychology, the main paths for solving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o carry out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increase the propaganda of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and offer psychological guidance course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 Mental Health; Path; Personality Perfectio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77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