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助数学实验提升学生探索规律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小燕

  摘  要 基于数学实验在提升学生探索规律能力方面的作用,尝试创设实验情境,优化实验方法,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借助学生既有经验,促进学生进行实验总结与反思。并通过重构实验场景,激活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强化学生的体验,深化规律验证,优化规律表达,丰富探索规律积淀,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实验;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1-0117-02
  1 前言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主张,注重在做中学。借助数学实验提升学生探索规律能力,正是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主张,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透过数学现象表层,深入把握数学知识本质特点与共性特征,引领学生直抵数学本质,提高学生探索规律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能力。
  2 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探索规律兴趣
  爱因斯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探索规律表现出兴趣时,学生数学实验才有实效,探索规律的主动性才能被激活[1]。因此,借助数学实验提升学生探索规律能力,需要改变当前单调枯燥的数学实验方式,构建生动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作用下,对探索规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唤醒潜能,主动地探索、发现规律。
  如“搭配的规律”,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探索规律教学相对抽象,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探究规律的兴趣。为此,笔者创设情境,先用多媒体展示一组风景照,再引出主题场景:
  小红暑假想要和爸妈一起去这里的风景名胜处旅游,妈妈为小红进行了充分准备,分别准备了三件上衣,一件绿色,一件黄色,一件绿色;三条裙子,一条粉色,一条红色,一条紫色。小红看着上衣和裙子犯难了,怎样搭配才好呢?爸妈给出建议:都尝试一下,然后根据拍出来的照片,自己看一看哪些搭配最喜欢。小红认为很有道理。按照一件上衣搭配一条裙子,聪明的你能不能說说小红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
  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传统开门见山的设计方式,为学生实验搭建了生活化场景,将探索规律学习内容有机渗透在情境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课堂数学实验进行有效的情绪渲染。
  3 优化实验方式,注重探索规律体验
  数学实验如何进行,直接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也影响着学生实验兴趣的激发。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与学习内容,优化数学实验方式,选择适切学情实际的实验方式,从而增强学生与实验之间的亲和力,消除两者之间的距离感,从而使学生通过数学实验获得丰富的探索规律体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推动学生数学思维渐进式发展,渐入规律本质。
  教学“搭配的规律”,在创设问题情境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实验活动,各个小组按照上述上衣和裙子的颜色,写出颜色标签,进行模拟实验,并安排学生写出不同颜色上衣、裙子颜色搭配情况,最终得出搭配数量,最后根据搭配数据绘出搭配简图。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搭配活动,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亲历实验过程,对搭配规律形成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与团队意识;模拟搭配的方式,直观形象,而且富有趣味,迎合了学生活泼活动的性格特点,尊重了学情认知特点。各个小组之间又形成竞争关系,有效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进一步释放学生探究规律潜能,扩大数学实验效能。
  4 突出学生主体,深化探究规律验证
  规律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特点,具有普遍性,这就决定了探索规律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的学习活动,它需要进行高度的抽象与概括,从特殊到一般[2]。这一过程不是教师的外在输入,而需要学生亲身体验。因此,小学数学实验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实验、探索规律的机会,不断将探索规律推向深入,进行反复实验,让规律植入学生头脑,实现学生对探索规律的自我建构。
  教学“搭配的规律”,在学生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搭配数量,并根据搭配简图进行提炼,得出搭配的规律。在此基础上,为了深化学生的探索规律学习活动,布置学生进行深入验证:
  假设1:假如上衣是四件四种颜色,裙子颜色不变,搭配的方法有多少种?
  假设2:假如上衣是四件四种颜色,裙子也是四件四种颜色,搭配的方法有多少种?
  假设3:
  搭配规律:
  这一环节的实验,不再以小组合作的实验方式进行,而是以学生个体为单位,写出不同颜色的标签,分别进行实验,写出实验结果,并补充假设3。最后根据自己的模拟实验与验证结果,写出搭配的规律。实验从合作探索走向自主探索,将实验与探索规律焦点指向学生主体,从而使学生在反复的验证中进行概括提炼,得出搭配的一般规律,将实验与探索规律活动一步步推向深入。
  5 借助既有经验,优化探究规律表达
  数学规律的共性特点发现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学生既有的经验,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利用既有的材料优化探索规律表达,降低学生对规律的理解难度,有助于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去发现规律、表达规律,从而得出简要的规律表达方式。
  “搭配的规律”一课,在学生实验操作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简化规律表达形式,针对学生实验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优化、整合,有实物法、简图法,还有没有更加简易的表达方式呢?学生在问题启发下,不断探索规律表达的新方法,诸如简图、字母、数学符号等规律表达方法纷纷涌现。学生通过字母、数字等,简洁、明了地呈现搭配的规律。数学实验,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实验思维,而且促进了学生对搭配规律本质的了解,促进学生探索规律能力发展。
  6 注重实验反思,丰富探索规律积淀   小学生学习经验与知识储备有限,这就造成学生实验操作与探索规律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挫折与阻碍[3]。这就需要教师基于学生课堂实验情况,加强数学课堂实验观察,及时捕捉数学实验操作中非常态资源,将其生成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丰富学生探索规律积淀,深化数学实验效果。
  在“搭配的规律”实验操作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小组存在重复计算、漏算等现象。笔者及时捕捉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围绕案例展开分析,寻找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重复、遗漏现象的原因;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有序操作意识,拟采用对比实验法: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将实验操作规范有序的一组与存在问题的一组进行对比展示,在实验展示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仔细观察,寻找两组之间实验操作的不同点,并思考造成两组结论不同的关键环节在哪里。
  为了聚焦关键环节,利用手机拍摄下两组实验操作的关键环节,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再播放手机视频。由于采用对比展示实验的方法,学生对两者的操作获得直观感受,而且意识到有序操作对于捕捉规律的重要意义。视频的运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通过直观的画面,起到深化、巩固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做到有序操作。
  7 有机连接生活,促进探索规律迁移
  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數学知识、把握数学规律,而且在于通过探索规律、发现规律,引导学生能够利用数学规律去指导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将探索规律教学与生活有机连接起来,根据探索规律教学内容,寻求教学内容与生活的有机融合点,从而重构教学场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迁移,去解决新场景中的新问题,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领域。
  “搭配的规律”一课,笔者重构了以下场景:
  肯德基开展周年庆活动,每位消费的顾客可以参与“10元畅享”活动,一共提供了三种饮料、四种食品。其中饮料有奶茶、西瓜汁、酸梅汤,零售价分别是7元、6元、7.5
  元;食品主要有炸鸡腿、汉堡、鸡翅、鸭翅等,零售价分别为8元、10元、8.5元、9元。顾客可以自由选择一种饮料和食品。如果你是顾客,请算一算,你拥有多少种选法?按照零售价,哪一种搭配方法最合算?
  显然,这一环节与上述实验活动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构建了新的场景,从衣服搭配向食物搭配迁移,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迁移,并且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其次,这一环节具有相对的综合性,需要学生先对搭配的方法进行组合,再根据搭配饮料和食品的价目,算出最合算的搭配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从而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机综合。这是对学生的探索规律能力进行升级,促进数学与生活融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 结语
  总之,数学实验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形象思维优势,对于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掌握探索规律具有积极的意义。数学教师要善于转变教学设计理念,强化数学教学设计,注重创设生动的实验场景,优化实验方式,为小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机会,搭建实验展示平台;让学生亲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合理运用数学实验中自然生成资源,在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过程中展示教学智慧;并注重实验总结与反思,促进学生探索规律经验的积淀,最终将数学实验与探索规律指向应用,通过重构生活化规律场景,让学生成为自主建构知识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兰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教学案例:探索规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7):164-165.
  [2]吕巧明.小学数学探索规律解题策略探析[J].文理导航,2018(3):17.
  [3]郜晓定.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悟数学基本思想[J].小学数学教育,2017(3X):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1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