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在“预”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好学生预习,是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重要途径。优化预习要讲究策略,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预习;策略;学习能力
   预习是上课前的重要准备,其实质应该是主体的自学过程。
   一、预习的重要性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其中,课前认真预习便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之一。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一首乐曲,课前的预习则是乐曲的序曲,它能很快将欣赏者的情感带入欣赏境界。预习是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学生通过一定的预习,自己阅读课文,认真动脑,努力理解语言文字。课上讨论时,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差不多,便会有成就感;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同,就会不由自主地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课上就会集中注意力。这种成就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进阅读效果。
   教师在课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化预习策略
   指导学生预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增长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弊端:有的布置不切实际,盲目贪多;有的不符合由浅入深的规律,学生无从下手;有的要求又太笼统,不着边际。因此,我们要努力优化预习,讲究具体策略。
   (一)以生为本,以本为本
   1.鸟瞰全文
   鸟瞰式预习主要读目录、看单元、品标题。课文编排都有一定的规律,每个单元都有学习主题。翻开一篇课文,先要阅读课文的题目。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应根据课题质疑,揣摩一下文本的内容,然后再读课文。如《狐狸分奶酪》,这是来自匈牙利的一个民间故事。很多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问题:狐狸为什么要分奶酪?狐狸是怎样分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引起了学生急于探究文本内容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反复读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要想解决开始的质疑,我们需要到文中寻找答案。第一遍大声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对照自己的质疑,初步解疑,满足好奇心。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多音字等,找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弄懂词义。
   低中年级预习方法主要是过生字关。笔者概括了五个字:标、圈、加、描、组。标是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就是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加则是在课文后生字上加注音节,目的是巩固生字的读音;描是把生字描红,掌握生字的间架结构,为进一步写好生字打下良好的基础;组是给生字组两个或三个合适的词语,其中尽量有一个四字词语。如“体”,可组“体育”“身体”“五体投地”。
   (2)再读课文,想象画面
   第二遍轻声读,一边读一边思考每一段都写了什么,理清文章的层次。要努力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头脑中出现不同的、印象深刻的、形象的画面。如《石榴》一文中,当读到“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时,眼前就仿佛出现了那惹人喜爱的样子,也会使学生不知不觉学会了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3)细读课文,学写批注
   第三遍默读思考,学写批注,就是自己在预习中提出的很容易就能解决的问题,或者自己对课文的独特见解。中高年级的预习在这个环节要多花时间。这是个性化阅读的最初呈现,可从文章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情感体验入手。这一环节对课文把握不准的学生可参考课后练习,因为课后练习能够体现了文章的主旨。这一步预习完成得好,可活跃课堂气氛,使自主合作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掌声》一文,当再次读到“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时,要能够写下批注:小英的变化真大!掌声的鼓励让她走出了自卑的阴影,她又回到了同学中间。掌声的魅力真大呀!
   (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当自主活动感到需要问“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学贵有疑,在预习课文时,我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比如,在预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是通过什么方法理解的?还有哪些词语没有理解?怎么办?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无法理解?学生不断自我反思,就会发现问题,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要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就能集中精力去听那些没弄明白的地方,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剪枝的学问》一课,预习时学生会像小作者一样产生一系列疑问,随着对课文的多次阅读,疑问会一一解决,但“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这一疑问必然引起学生的反复思考,还有“生活中是否还有類似的现象”,自己解决不了,就课上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找到答案。
   (三)重视评价,激发兴趣
   美国著名专家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预习光有布置还不行,教师必须加强检查。
   学生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后,也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给予一定的肯定评价,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则会在无形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参与性,使课前预习任务得以较好地完成,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所以,我每天都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抽查和评价。在检查中,我常以学生的课本入手,听听学生的朗读,看看学生在课本上的圈圈点点和批注;再辅以谈话的方式,在交谈中交流预习中的疑惑、收获,也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和困惑中测知学生对新教材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学定教,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在策略上要注意预习内容难易适度,最好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培养措施,逐步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引发学生预习的兴趣。每次预习除了一些常规要求之外,教生还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制订明确的、难易度适中的、具有学法指导性的、可操作性强的预习提纲,在课前提前呈现给学生,并对预习提纲作必要的解释,让学生明确预习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有章可循、有的放矢,避免预习的盲目性。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要有弹性,这样才能使中下层学生不至于遇难而退。
   三、培养预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
   预习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第一步。预习主要靠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克服过分信赖教师的弊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习惯在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反复性,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训练,这样叶圣陶先生所期待的“自能读书,不等老师教”的现象就能慢慢出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课程的理念就是要实现由教师教知识到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转变。预习无疑是培养自主学习的好方法,让我们努力让语文学习“立”在“预”中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永新.新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4.1
   [3]叶圣陶.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A].叶圣陶集第十四卷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江苏 南通 226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8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