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素质教育下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抽象理论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关键,但是,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不太重视实验,原因很多,比如:实验器材不充足、教师控制力欠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不高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实验活动的开展,导致学生不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行动上都对实验缺少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素质教育下的化学教学,应该借助多种化学实验活动的开展来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做好铺垫。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课;演示;操作;拓展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的关键时期。那么,怎样让这一阶段的化学课堂高效且有趣味呢?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借助实验来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化抽象为形象,而且与学生基本化学素养的养成和学生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笔者通过多种实验活动的开展,从实验意识入手,对如何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论述。
   一、演示——实验意识
   演示一般都是教师演示或者是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实验演示,目的就是要将实验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在笔者看来,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或者说,实验演示是将学生带入化学实验世界的关键,所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充分发挥演示的作用,为学生实验意识的形成做好保障。
   例如:在“走进化学世界”这一章节教学之前,为了从化学第一节课就让学生树立起实验意识,也为了让实验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我以“实验演示”的方式来带领学生走进化学,感受化学的魅力。所以,上课时,我借助“带火星的木条”演示了复燃的实验,这一直观的现象可以让学生的视觉受到冲击,而且也能调动起现阶段学生的参与欲望,这对学生实验意识的形成也打下了基础。当然,除了教師的演示之外,我们还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实验,比如:化学魔术实验“喷泉实验”,简单的操作以及实验现象的直观展示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学科的神奇,进而从第一课就让学生树立起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为学生实验意识的形成做好铺垫。总之,我们要发挥好演示实验的作用,鼓励学生在观察以及自主思考中形成化学实验意识,进而为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埋好伏笔。
   二、操作——实验能力
   所谓的操作是指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参与实验、分析实验现象来锻炼学生的能力。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操作的平台,通过动手实验来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使学生在操作中完成学习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制取氧气”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也为了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在教学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自主操作活动。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组织学生借助“高锰酸钾(KMnO4)、木炭、澄清石灰水、大试管、水槽、铁架台”等来进行自主实验,并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本次实验的步骤进行操作;之后,组织小组成员分工进行合作,并对实验中产生的一些疑问、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总结,同时,对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而且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事先对此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危险操作进行提醒,确保本次实验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也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做出贡献。
   三、拓展——实验探究
   拓展是为了发散学生的化学思维,使学生在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化学的魅力。也就是说,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实验范围的拓展,通过家庭小实验的引入或者是借助生活中的一些用品来进行实验,进而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中锻炼能力,同时,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目的是进行知识拓展,确保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比如:组织学生自己在家里测试鸡蛋壳的成分,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实验的药品,设计实验步骤对该实验进行操作,同时,通过记录实验现象来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使学生在思维的拓展以及知识的灵活应用中掌握知识,最终,也为学生基本化学素养的提升以及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做出贡献。总之,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实验,通过与生活现象的结合来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素质教育下的初中化学实验课堂应该充分发挥和肯定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要通过多种实验活动的开展来从思想意识上入手,通过实验能力的培养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实验科学素养的提升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金平.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53-54.
   [2]戴雪晴.探究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75-176.
  编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72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