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越来越关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高中时期是学生建立自己思维模式的关键时期,所以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会选择发散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水平,培养发散思维方式,从而达到整体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介绍了发散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发散式教学;应用
   论述发散思维之前,先说一下集中思维。集中思维就是一个外部信息进来,学生立即在大脑中给这个信息定位,快速处理。但是集中思维有个很大的局限性,它的弊端就在于,如果问题的答案不在传统认知的区域,就很难找到答案了,这时就需要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个全局性的思维,它可以绕过思维定势。不论是消化吸收新知识还是从旧知识里获得灵感,都需要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要用发散式的教学方式,同时发散式教学也会使历史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点燃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容易地掌握历史知识。将发散式教学渗透到常态课程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作历史情景剧,搭建发散思维的舞台
   创設情境无疑是增强学生对历史感悟的重要手段,创作历史情景剧让学生理解历史时更能“设身处地”,为发散式教学的开展做铺垫。通过情景再现,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历史场景中,经历着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以“旁观者”的身份体验历史,展开充分的想象。
   在讲述《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演变》一课时,我创设了一幕情景剧。首先旁白交代:“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时局动荡,各诸侯国求贤如渴以谋国富兵强……”然后学生分别扮演儒、道、法、墨各家,针对时局阐述各自的治国主张,中间穿插儒道、儒墨、儒法彼此质疑批驳,“百家争鸣”,在电光火石的争论中突破一个个知识点。扮演国君的学生不时点头赞赏,又不时凝眉沉思,最后面向学生观众提问:“寡人该用哪家理念治国呢?”剧情结束。随后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在讨论中理解各家的思想主张,发表自己的看法,主动参与课堂。有的学生力挺一家思想主张,也有的学生站在当今时代回望历史,提出“兼取各家之长”的观点。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进行点评总结,肯定学生的思维探索。最后带领学生再次回归到历史时空“春秋战国时期”,深化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为什么诸子百家主张不同?”“为什么儒家复古,克己复礼;为什么法家开新,以法代礼;为什么道家出世,无为而治”,推动学生进一步打开思考的层次,领略历史的奥妙。
   在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等课时,都自创了历史情景剧。情景剧对所学历史知识做了高度概括和凝练,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相当于做了更加深度的思考,也更容易发散思维。
   二、完善知识体系,构建发散思维的平台
   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更好的应用发散式教学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帮助学生从知识点组成知识模块,再搭建不同知识模块间联系,最后形成完整的系统知识。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正确的学习方法,锻炼思维能力。
   在高三复习《近现代西方科技史》专题时,我和学生完成了从科学成果到方法论这个知识体系的整合。首先常规梳理物理学成就、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知识点,初步形成了近现代科技史的发展脉络。接下来回顾:“牛顿到底牛在哪里呢?”,学生回答“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是的,牛顿把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原本孤立的学科,通过物质的机械运动统一起来,建立起系统性学科,当然非常牛了。更重要的是牛顿和其他科学家们一起确立了一种新的世界观——机械论。机械论认为世界是客观物质的,是确定的,是可以认识的,就像星体运行和天文现象都预测的一样。这对人类的认知意义很大,自此之后,人类有了非凡的自信心,不再匍匐在神的面前。我们今天遇到问题,不求助于神,而是努力解决问题,相信问题一定有答案,这种自信来自于牛顿的年代。
   “那么工业革命又是怎样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的呢?”我出示材料: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代替手写打字机的发明,数学家巴贝奇发明能解微积分的机械计算机。学生们看到:人们发明了能解决问题的机械。我补充道:“人们相信任何事物都是确定的,机械能够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世界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机械时代,甚至有机械论者写出了《人是机器》的著作。这又有什么问题吗?有,如果一直用工业时代强调的机械论方法解决问题,会出现认知偏差”。从20世纪初开始,面对物理学危机,普朗克、玻尔等物理学家开创了量子力学领域,科学家们逐渐接受了不连续性、不确定性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本质。“那么,在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讲述计算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对认知的影响,我总结:“人们从相信世界是确定的、可预测的机械思维中走出来了,根据大数据信息反馈做出调整,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不再单纯地预测未来。”
   通过物理学成果延伸到看待事物的方法,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的学习方法,提升了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巧设探究问题,发散思维中思辨
   发散式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同一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在课堂上巧设一些探究问题,让学生发表见解,在思考中学习。
   在探究“光荣革命”时,传统“定论”是“大家都颂扬、称赞的,带来了进步、建设与光明,而没有野蛮、流血和残酷,更没有破环、混乱与倒退”。那么,“光荣革命”可能这么“光荣”吗?把问题加上“可能”两个字,这种条件式的表达,非常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式。接着我把光荣革命的其他史料和史学研究不同观点展示出来:这场革命和所有现代革命一样,“它是牵涉流血、冲突的全民性大规模斗争,造成了思想、政治、社会、宗教、外交等方面的断裂和根本改变”;“它和其后的法国、俄国、奥斯曼帝国、中国等等的革命并没有基本分别,他们都是社会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所要经历的相同阶段”。对此学生讨论、质疑、总结,得出了结论:现代化要改造整个社会的机构体制,不是请客吃饭,需要货真价实的革命,不太可能避免流血、斗争。光荣革命相比其他革命平和、顺利,也许是被后来的政治家或学者夸大了。学生整个思考过程对逻辑分析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在学习浪漫主义美术领军人物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时,我们探究的是:这幅画近处是遍地的死尸,远处是断壁残垣,中间的自由女神举旗拿枪,烟火气十足,女神旁边是战斗的市民、工人和学生,浪漫在哪里呢?《自由引导人民》画的是1830年的“七月革命”,为什么把一个虚构的女神画进现实的场景?革命会流血,德拉克洛瓦是怎样看待用暴力争取的自由呢?这些开放式的问题没有现成的标准的答案,每位学生思维边界不同,有人认为的显然,在他人眼里可能是不一定,学生把这些看法说出来,不同思想碰撞交流,然后求同存异,达成共识:人们争取自由没有错;当自由成为口号与暴力绑在一起,会造成可怕的后果;人们争取自由的过程漫长曲折,也许还会犯错,但自由女神永远在我们身边。
   四、结束语
   将发散式的教学方法应用在历史课堂中,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合理运用这一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也可以构建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让学生受益于历史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蒋治乾.高中历史课发散式教学理念的整合运用分析[J].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19(2)
   [2]薛国武.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法的实施[J].学科教学,2019(3)
   [3]汪朝光.革命的意义[J].近代史研究,2016(5)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0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