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古代科举的发展阶段及其文化特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旨在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形成及其发展阶段进行描述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科举在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出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在不同朝代体现出的文化特征。选拔官员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必要手段,选拔官员的方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不同的人才选拔方式在不同阶段起到了不同的作用。科举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起源于隋朝,经历1300多年的历史,同时也为不同朝代选拔除了各种适应当时社会统治所需的人才。科举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科举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不同统治者利用科举选拔官员的不同需求,科举制度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科举科目从繁到简,科举规则从宽到严,科举内容由多样到统一,体现了科举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优化,也逐渐地使科举演化成了封建社会荼毒读书人的一种腐朽社会制度。从客观的历史角度,科举的出现确实为不同朝代的统治者选拔出诸多的优秀人才,为当时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统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现代社会人才选拔积累了历史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科举发展;阶段性;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D6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2-0041-06
   科举虽然以进士科的设置和出现为标志,但作为封建社会中较为先进和合理的“选贤任能”选拔方式,它的出现是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科举的出现和实施是封建社会发展中多种思想共同作用和沉淀的结果。追溯历史,科举的萌芽早在隋朝之前就已经破土而出了。
   在科举制度实行之前,主要选用采用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他们虽然与科举有着不同的举人方式和途径,但深究其选拔官员和人才的方法,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选贤、选能的思想。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时期,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而选择和采用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此制度直到西晋时期逐渐趋于完善,到了南北朝时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对两种制度内容的阐述和分析,隋以前除却士族继承的选拔人才方式,基本内容和方式都较为相似,而他们与科举的区别则是在于举人过程中制度的不同和测试内容的不同,隋以前的举从方法对于人才的考评侧重考评,对于人才的评价没有具体和量化,而科举制度对于人才的考评则是通过具体的科举来对人才进行更具体的评价。
   一、隋朝从分科取士到始建进士科
   在经历了一代的纷乱,隋炀帝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为了加强中央的集权,他开展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来巩固隋王朝的统治。在人才选拔方法,隋炀帝废除了九品中正法,取消了州郡长官选举任命的权利,将人才选用、官员委派的权利全都集中在中央史部,形成了“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毕归考功。”的局面。
   在废除九品制度以后,隋炀帝为了满足朝廷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了七次特科进行官员的选举。在这七次的特科的官员选举中,与汉以来官员的选拔方式有着相同的方法,但有三点却是值得考量。第一,“制工商不得仕进”,商人不能入仕,这种重学轻商的思想在中国社会中影响深远;第二,罢除京城之外的官学,将国子寺从太常寺中独立出来,改寺为学,使教育与宗教成为两个独立的系统,这在古代的教育史中是第一次;第三,“二科举人”,科举二字早在隋朝之前就已出现,但这里强调的则是分科举人,对后世科举因素的构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隋文帝在开设特科时,他也开设常科选拔人才,其中包括秀才、孝廉和明经科,而秀才是三科之中最难的一科,秀才的科举涉及内容非常多,而且经常会出现加试的情况,而且在隋朝秀才笠考中,还有出现考官为难考生的事情。因此,虽然秀才在隋朝是常科但并没有为当时的隋王朝选拔出大量人才。
   “进士”一词的出现,我们无从考证,进士一词作为科举取士科目名称在当今的学术界也有多种说话,但通过多个派别和学士的论证,普遍认识,进士科的出现是在隋炀帝时期。进士科成为科举科目意味着科举时代的开始,而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成为科举的常科,学界则把这认为是科举制度开始的标志。进士科在后来科举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科举的主要科目,再到后来成為科举唯一的科目。
   虽然说隋炀帝是进士科的开创者,但进士科在科举中的重要地位则是在唐以后建立的,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发展,进士在科举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在宋朝,进士科开始成为科举中唯一的科举科目。通过对进士科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虽然隋朝是科举的起源时代,但对于科举的重视程度、科目的设置、科举的缜密等等关于科举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隋朝都还没有形成完备和统一的规则,这个时期的科举也无法成为统治阶级重要的取士手段。
   从科举的角度而言,隋朝是科举的起源,而从人才选拔的角度思考,隋朝则是古代人才选拔的一个分水岭和过渡期,是古代人才选拔方式的探索过程。隋朝开创了科举,封建社会开始选择分科取士,利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而也因为是科举的初始阶段,这时期的科举特并没有形成制度化、系统化,考试的时间和频率都是随机的,是科举的萌芽阶段。
   二、唐朝对科举制度的完善
   隋朝时期开创了科举,但由于隋朝经历的时间非常的短,对于科举发展的完善主要还是唐朝时期完成的,在唐朝关于科举制度、科举科目等都有了重大的变革,而且,武举的出现也是在唐朝。
   高祖时期,将进士科与明经科、秀才科并重,对于贡举有明文规定,分为县州两级,这与后来科举四个阶段的过程中,是一个考生从地方到中央的过程。当时的考生分为两类:生徒和乡贡,生徒指的是由中央或者地方举送的考生,而乡贡则是自觉成长通过地方报考应举成功的考生。    太宗时期,深刻认识到人才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对于人才非常重视,因此也加强了人才的选拔和取用,对于高祖时期立下的每年开科的取士成法,在贞观年间得到了准确的设立。太宗时期对于科举和科举人才的重视为当时的学子们提供了更多的信念,在唐朝也出现了白首赴科场的现象,这与太宗重视科举、笼络人才是有一定联系的。
   高宗时期,有三点对于科举有重要的影响,第一,由于秀才科取士难度高,人才录用少,在高宗即位后的第二年后,秀才科就止步于科举了;第二设置制科,这对唐时期人才选用则更加的灵活,对于特殊时期人才的选用提供了机会;第三,设置明经、进士科加试帖经,进士科加试杂文,加大了两科的科举难度。此外进士科的地位也在高宗时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虽然高宗时期曾有九年停贡,但进士科的录用平均人数是最高的。
   武则天时期,开创了科举中的殿试和武举,“试士未属礼部,以考功员外郞主之。武后自诡文墨,故于殿陛间下行员外郎之事。”这虽然与常规的科举有所区别,但对后世的殿试有着重要的影响。武则天时期,武举开设,虽然开创了文武并用的形式,但武举范围较小,取用人数也有限,与文官科举在社会的影响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盛唐时期,唐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社会安定,这样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当时的科举提供了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人们的精神向上,崇尚文化,学习氛围也均为良好。这种世界的和平在科场上则反映为“四海经晏清,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科举成名,成为人们追逐名利和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方式,科举也得到了大人的认可和重视。而且唐玄宗也对科举做了较多的改革,使科举的制度更加的完善。
   中唐时期,科举发展较为成熟,在科场上也是人才辈出的时期,虽然不乏各种科场事件的出现,但也是唐代时期进士科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进士科发展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通进士科选拔出了较多身居高位的官员,二是进士科选拔出许多著名的教学之士。在中唐时期,还引发了两个重要的改革争论,科举的存废与改革,二是进士科的与明级科的地位之争,正是两个激烈的争论,引发了科举的新发展和进士科地位的上升。
   晚唐时期,大唐帝国的国力每况愈下,在人才的选拔方面也失去了盛唐和中唐时期的繁荣现象。而且在科举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科举取士的问题了,引发了晚唐时期对科举的讨论,其中主要有经术与文学之争,也就是关于取士治国能力和文学才华的价值论断;子弟与寒士之争,科举的开创为寒门学子的仕途之路打开了大门,但寒门与士族之间的争论却没有根本的解决;科举的存在與废除的争论,这是由于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朋党引起对科举取士方法的选择。虽然这是一个科举较为黑暗的时代,但对于科举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引发的争论则成为后世科举改善的提供了更多的思考。
   大唐盛世的出现,为这阶段的科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科举取士也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和不断地完善。作为科举的完善阶段,这个阶段的科举特征主要表现为:科举人才的选拔开始建立从地方到中央的人才选拔方式;武举和殿试的出现,科举从人才的选拔对象和选拔方式都受到了统治关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举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的稳定和动荡与科举的发展有着直接的促进和阻碍关系。
   三、宋朝对科举的发展
   科举经历了唐朝的完善,宋代基本采用了唐时代的科举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科举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这也使得科举在宋朝得充分地发展,使科举更加的规范化,使人为因素在科举中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宋时的科举与明清时的相比,在选用人才方面更加的灵活,与后期的明清相比,则有其优化后面,因此在宋朝,大量的人才在科举在脱颖而出,影响着宋朝时期的官场和当时的文坛。宋太祖黄袍加身的得位方式始终是其心中的隔阂,这使他在统治方法和手段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在科举选人方面也有着一些独特的方式,同时也使得科举更加的公平合理。
   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王朝,主要原因是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引起统治者的思考,这也使得宋王朝更加重视读书人,希望吸收更多读书人参政,他一方面废除公荐的合法性,防止学子、考官之间的朋党关系,另外又为了压制当时的士族尽力地扶持寒门子弟加入科举中来,他设立了特奏名埋,安抚贫寒学子,对于老而无成和多试而不第者,进行特奏名,为参与到科举中却没有收获的学子开设了新的入仕途经,使科举更加有吸引力,使更多的学子加入科举的队伍中来。
   宋朝将殿度制度化,使对科举中人才的选拔权利尽可能地统一在皇权之下,避免学子与当朝官员之间的特殊关系而影响科举的公平,殿试成为科举的一个正常的流程,则有效阻隔了主考官员与学生之间的特殊关系。另外,为了尽快地使科举中的人才填补官员的空缺,宋朝开创了殿试后即入仕的制度,使科举的作用更具效率。
   为了增加科举的公平,避免阅卷官员对于自己的学生偏心的现象,宋朝开创了糊名誉录的方法。糊名,就是将考生的姓名盖上,阅卷教官无从得到考生信息,进而使得阅卷更加地公平。而糊名之后,学生考卷之间的区别还有笔迹的不同,有些主考官能够通过笔迹辨认出自己学生的卷子,进而优待自己学生进行考评,为了避免此种现象,宋朝则进行了誊录,就是将考生的卷子进行统一的抄录,使主考官和学生之间无法利用笔迹建立不公平的阅卷关系。
   宋朝是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对于科举,统治者也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态度,对于文人学子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入仕的机会。在宋代,科举受到了官员和皇帝的共同关注和重视,在宋朝关于科举的改革和争论也是层出不穷,其中关于宋朝科举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殿试免黜落。宋朝虽然也是一个较为统一的汉从王朝,但当时与宋王朝并在的还有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部落,对宋王朝时常会有威胁,而其中就有这样的一位学子,因为在殿试中屡次落榜,愤而投身西夏,与宋王朝对抗。对于此种现象,宋王朝开始了宽容开明的政策,提出殿试者全部录取的规定,室后来也成为中国科举的定制,直到科举结束;二是三年大比定制。在宋朝时期,由于开国初期,对人才需求较多,基本与唐时一致,一年开科一次,但后来由于某些政治时期的军事事件,以及开道频率高,取士较多,对于人才录取和官员的安排无法一一落实,因此而停止开科较长时间,引起了学子备考和赴考的不准确性,而且还引发了科场学子闹事的事件。通过对科举开科周期和学子人数的综合考虑,当时经过商议,最后确定,三年一开科,保持开笠频率正常化,每科人才的选用人数相应减少,这样可以保证学子的备考和赴考时间,使学生入仕更有有计划地进行。    南渡之后的宋王朝,虽然在政治上受到了抑制,但科举制度并没有因此而陷入停止的阶段,反而在战争中得到了完善,对广大学子的仕途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学子在科举中的积极性,使南宋成为典型的科举社会。
   在战争频发的南宋时期,宋王朝为了吸收更多有用的人才,也会了利用科举稳定动荡的社会,安抚学子,在科举政策中,对于北宋时期提出的特奏名进士和落第举人采取了系列的优待政策,而且还放宽了殿试的标准,使很多原来构不上殿士资格的学子都能参加殿试。对于科举录取的名额也进行了大幅度地增长,对于受到战争影响的士人实行了应考程序简化的政策,而且对于科举中曾经侵犯过皇权的也不予追究,还有一项特别重要的科举政策是,对于久试不第的学子也会给予官位。
   宋朝对于文人的重视是封建历史中较为突出的,科举在这个阶段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完善和发展,主要的特征:科举考试的规则里开始出现了关于保证考试公平的方法,糊名法和誊录法的出现;科举制度过程和周期上得到了规范,殿试制度化和三年大比定制的确立;科举成了维护社会安定和协调政治的一种手段,特奏名士、殿试免黜落和特奏名士制度化。
   四、明朝科举的制度化
   在经历了元朝这个少数民族政权之后,农民起义推翻了蒙古的统治,重新建立起汉人政权,科举在元朝时期一度被冷落,虽然也有开科取士,但蒙古人的科举开设制度对于汉和居于长江以南的汉人非常的不公平。明朝的建立,汉人王朝的重新建立,对于科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使明朝的科举在制度上更加的严密和完善,南北分卷解决了科举因地域造成的不公平,交学校与科举紧密联系在一起,八股文的出现对科举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的统一,使科举高度的定型化和程式化,成为科举史中的鼎盛时期。
   (一)科举“永制”与南北分卷
   明太祖经历农民起义建立明王朝,在战争的过程中,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在明初期,朱元璋关于人才的选拔方式,经过了荐举和科举反复的尝试之后,最终选择了科举作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并制定了“科举之式”,成为明清两朝科举制度中恪守的“永制”。朱元璋在对科举和荐举进行选择时,虽然最终选择了科举,但也认识到了科举的不足,其中对于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无法立即投入到政事的管理当中,对此,朱元璋设立官员,将学校与科举归入同一个体系,而学子要通过科举实现个人的仕途就一定要进入学校。另外,明朝科举制定了严密的科举规则,将科举的过程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只有通过低一级的科举之后才可以进一步地完成仕途。
   在明朝的科举制度中,是先通过地方的科举,再到中央的科举,而在乡试中的录取名额是相同的,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的教育资源,考生的能力也有所不同,这就引发了地域引起科举的不公平。在明朝经历了南北科场案之后,为了减少地域差异对科举的影响,至此之后,明朝实行了南北分卷的录取方式,不同地域之间取士采取独立的方法,这一制度在明英宗时期开始执行。
   (二)创设八股与观政进士
   八股文是明清以后科举的文体,形成于明朝,对明以后的科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学子们进入上层社会,步入仕途的敲门砖。八股文格式呆板,有其固定的格式,考生在答题时注重形式,忽视内容的完整和重要性,又称八比文、制义、制艺、时艺、时文。明代科举题目必须从《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中出故又称“四书”文。考生答题须按经传代圣人立言,又因为八股文有着八个步骤的严密格式,考生在内容和格式都被统一和限制,导致教育呆板思想僵化,而明朝的学校又是科举体系的一部分,为了學子可以在科举中应试成为,学校也重视八股文的教学,使学校完全成为科举的附庸。
   明代之前的宋朝科举,考生在进士中试后均直接授予官职,而到了明代,这个规则有所改变。明朝的科举实行“观政进士”制度,体现了明朝时期科举过程中,授官程序上的一个特点。“观政进士”指的是进士在中试之后,并不会被立即授予官职,而是为了锻炼其实践参政治理能力,会将中试举子分配到中央一些行政、军事机关去观察政治、军事事务熟悉情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学习之后,进行官职的安排。
   (三)明朝科举的特征
   明朝的科举在明初期经历了荐举和科举筛选之后,成为明王朝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科举考试被在考试内容、考试流程、考试地点等方面都被严格规定,这个阶段的特征为:考试流程规范化,科举“永制”,学校与科举绑定在一起,将考试严格分为四个阶段;为了减小地域教育差别对科举的影响,开创了南北分卷取士的方法;考试内容和形式有了严格的规定,考试内容主要来自四书五经,考试形式为八股文。
   五、科举在清朝的衰亡与废止
   清朝虽然也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但在统一了中国之后,为了争取汉人的民心,也为了获得和笼络更多人才,在清初关于人才的选拔,与明朝基本保持一致,又为了兼顾满足在科举中的优势,在明朝科举制度上制定了一整套的科举制度,形成了系列的清代科举制度。清朝虽然对汉人利用文字狱进行思想的统治,但对于科举人才的选拔,仍然采取的是较为公平和合理的,而且在清初,为了鼓励更多学子加入科举的队伍中,来,对于明朝末年取得生员、秀才的学子,依然认可其在仕途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在清朝的科举过程与明朝大体相似,仍然是童试、乡试和会试、殿试这样四个阶段,而其中决定了学子科举命运的是乡试和会试。
   在清朝政权刚刚建立时,禁止当时的满族子弟参加科举,目的是为了避免科举制度减弱八旗子弟在武学方法突出的传统。但从顺治八年开始,顺治皇帝接受了吏部的意见,开设了八旗科举,创设了翻译科,而八旗科举制度和程度与辽时女真科举类似,翻译是主要的科举内容。而八旗科举在又一特点,是学子在参加童试时,除了要科举翻译的科目,还要进行骑射的考核。
   科举制度在中国经历了一千多年,在清朝时期科举已经出现了多种弊端,科举制度与科举内容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士人精力多在于八股文的研究和四书五经的学习,知识日渐贫乏,思想逐渐僵化,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在社会治理能力的体现方面并没有突出的表现。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科举的公平、公正,科举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严密,相对科场的舞弊在清朝时期也是最为严重的时期,清朝年间,科场大案频发。而且在清朝后期,还专门滋生出为科举作弊服务的机构组织及个人,怀挟、传递、枪代在清朝中期的科场非常地常见。    科举的弊端在清朝末年已经积累诸多的问题,当时的统治阶级也针对科场的弊端做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但这对于当时的科举已经起不到改变和决定性的作用了。而且当时社会中,外国资本社会的发展,当时处于封闭社会的中国受到了列强的侵略,科举选拔的人才对于当时社会的作用也起不到更多促进的作用,在战火纷争的社会环境和科举本身问题频发的双重作用之下,科举走向了结束。
   清朝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王朝,科举制度也随之而废止,一是因为科举的弊端多于科举的作用,二是因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的闭关锁国终将在历史潮流中被取代,这个阶段的科举特征为:满族政权下,科举考试出现特殊的科目,八旗科举和翻译科;科举制度的舞弊现象严重,科举舞弊成了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科举制度各种问题和封建社会腐朽的双重作用下,科举制度废止。
   六、结束语
   科举制度的开始到结束,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需求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的产物。科举在不同阶段,因为不同的统治阶级特点和历史时间,也呈献了不同的特点,在科举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和历史问题促使了科举的完善和进步,但也是社会的发展和世界社会的发展使科举在社会发展中难以继续。科举的出现和发展,对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中国传统重文的思想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不同阶段科举特征的分析和探索,也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和探索历史的方式,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不同统治阶级在中国各个阶段的统治思想都可以有一个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在通过对科举发展过程中,科举制度的完善和科举内容的不断统一,这与我们现在社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也有着一定的关联,引发我们對教育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海峰.中国科举制度史[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6.
  〔2〕陈兴德.二十世纪科举观之变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刘海峰.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趣[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5〕王忠庆.北宋初期的科举制改革及其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02.
  〔6〕孙刚.清末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停废[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9-08-21(008).
  〔7〕刘谦,陈颖军.清代科举制度与满族文化的互构[J].江汉论坛,2019,(08):96-100.
  〔8〕崔毅铭.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僵化的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7):156-158.
  〔9〕刘海峰.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J].历史研究,2000,(06):3-16+190.
  〔10〕张希清,毛佩琦,李世愉.中国科举制度通史,隋唐五代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 徐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0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