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企融合教学模式在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中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沈承 孙志刚 张桂玉

  摘要:文章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为例,探索通过企业课程、综合训练、岗位实习及课外实践补充等多种形式开展校企融合教学活动。
  关键词:校企融合;飞行器动力工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2-0054-02
   一、提倡校企融合教学模式的背景
  (一)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也将“卓越工程师计划”列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这一背景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在本科阶段选拔成立了卓越工程师班,目标是培养能够在航空航天及相关领域从事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未来工程精英。在教学内容和模式上,要求区别于培养学术精英的做法,充分与工程实际联系,走校企融合教学模式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航空发动机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是国家重点学科,亦是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对应的本科专业为飞行器动力工程,主要瞄准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对应于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集中了机械制造行业几乎所有的高精尖技术,被称为机械制造行业“皇冠上的明珠”。目前世界上能制造飞机的国家有很多,但能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屈指可数。
  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航空发动机具有的战略地位,2016年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并成立了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航空发动机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高校,如何在新形势下为航空发动机行业输送优秀的人才是摆在眼前的重要挑战。
  (三)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校企融合教学模式的意义
  现有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1)理论脱离实际,由于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如果不注意更新知识,教师讲述的内容可能会脱离实际,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的问题;(2)学生对工程实际的理解不深,动手能力差。由于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工程实际,同样会影响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速度;(3)学生的学习热情较低,这其实主要是教学模式的单一以及教学内容的落后共同造成的结果。
  校企融合的教学模式对解决现有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1)企业面临的不仅有琐碎的技术细节问题,更包含有学科前沿的技术难题,校企融合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更新书本上的陈旧知识;(2)校企融合有助于学生掌握实际需求,更有目标地学习相关知识,进入職场后可以迅速进入状态;(3)校企融合有助于学生提高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4)如果组织得当,通过与学校合作,企业不仅能够可以在未来获得满意的员工,同时可以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最终达到学生、教师和企业三方共赢的良性局面。
  二、校企融合教学模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学生培养中的探索
  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学生的探索为例,涉及学校和企业的多种合作方式,具体来说:在一般工科院校工程训练以及毕业实习基础上,针对卓越工程师班的学生,增加以下环节:企业课程、综合训练、岗位实习以及课外实践补充。下面将对这几个环节的组织实施和情况给予介绍。
  (一)企业课程
  综合考虑校内学科理论基础和实际就业需求存在的脱节,目前为卓越班学生设置《航空发动机工程设计》《航空发动机试验技术》以及《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三门企业课程,均为32学时,学分为2.0、2.0和1.5。具体讲授内容由相关责任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商定确立,区别于校内理论教学,而又并非泛泛而谈。通过企业导师的讲授,学生不仅补充了相关欠缺的理论知识,而且对未来就业岗位的知识要求有了明确的认识,对今后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二)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指的是在大三阶段由学院组织的类似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一次科研训练活动,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过往毕设学生欠缺基本的科研能力,譬如对文献调研、工程软件基本知识不了解,导致毕设工作进度缓慢,甚至出现延期的情况。综合训练相比于本科毕业设计降低了要求,只考核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的基本科研能力,对成果方面没有硬性要求,最后提交的是一份基本科研能力训练报告。选题方面,更强调题目的工程价值,具备企业实际需求背景的题目往往更受学生欢迎,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以致用的内在动力。由于实施的效果明显,学生和教师都感觉获益匪浅。
  (三)岗位实习
  企业课程和综合训练可以看作是岗位实习的前期基础准备。岗位实习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实习,传统校企实习是学生以成团形式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制造和设计环节。而岗位实习是以企业具体项目为驱动,以单人或小组的形式开展项目研究的活动,主要障碍在于企业不愿意投入较多成本与学校沟通。因此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学院委派研究方向相关的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沟通,了解相关需求,再将需求分解为小的技术问题,以5人为一项目组选择某具体问题,最后由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教师对项目组的成果进行评价。为了防止项目失败,可让不同项目组选择同一问题,独立开展工作。
  岗位实习实施的难度较大,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从往年来看,参与企业实习的学生深造率较高,研究兴趣得到了明显提升。与企业的有效合作并非一朝一夕,目前与学院已经达成岗位合作项目的企业包括安徽某流体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商发608所等单位。往年设立的题目包括采用离心压缩机的空气源热泵方案设计、飞行器进气管道内流测试技术、某进气流场模拟器设计等。
  (四)课外实践补充
  课外实践补充主要指的是与企业及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科创竞赛活动,比如与本院相关的全国节能减排大赛、福特杯概念车设计大赛等活动。课外实践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意义毋庸赘言,问题在于一般院校对课外竞赛的组织主要限于学生的个体努力,来自学院及学校的官方组织较少。鉴于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利用三创平台(网址http://47.96.136.18/)建立了学生、教师以及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有效组织了多项科创竞赛活动,科创竞赛不再是个别学生的零星活动,而已经成为学院在学生培养中的品牌项目。学院学生多次获得全国性科创竞赛的一等奖,“驭风”先进航空航天排气系统研发团队入选2017年度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奖。
  三、校企融合教学模式的总结和思考
  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的相关探索和实践,总结和思考如下。
  1.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我院基于学术、工程师及技术人才的不同培养目标,制定了有所差异的课程体系。以卓越工程师班为例,增加企业课程、综合训练以及岗位实习等环节,通过多种类型校企融合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显著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企融合教学模式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到企业中浮光掠影地参观,而要让企业和学校之间形成多种类型的合作方式,包括参观、实习、组织课外竞赛、企业导师授课、真正参与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等。对教师而言,组织及参与这些教学模式对其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校企融合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单独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学院、学校在制度上的官方支持,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上的不断提升,企业领导长远的眼光及务实的态度,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这几个因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孙志刚,宋迎东.“航空发动机构造”现场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4):86-89.
  [2]沈承,赵万忠,漆文凯,影响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分析.教育,2015(45):267-267.
  [3]徐颖.航空发动机结构与强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和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79-80.
  [4]丁水汀,杨晓奕.校企协同 探索复杂工程领域高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6,(29):166-1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2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