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视域下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关秀文

  课堂是学校教与学的主要阵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除了有丰富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应从实际出发,优化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向师性,从而提高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学习效率,保证人材培养的质量。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呢?下面就九年级化学“一氧化碳”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由“悬念法”引入课题
   通过学习元素化合价,学生已知碳元素化合价有两种,故在一氧化碳新课引入——开始提问:碳元素有几种化合价?它与氧元素能形成哪几种氧化物,请写出它们的分子式。接着要求学生复述二氧化碳的性质。最后引导学生比效CO和CO2分子组成的异同,再设疑:虽然每个CO和CO2,分子只相差一个氧原子,但它们的性质却差别很大,究竟一氧化碳有什么性质?这样造成学生急切期待心理。从而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之延伸。
   二、以演示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
   1.在观察中设疑、质疑、从解疑中探索知识,培养能力
   一氧化碳的教学重点是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难点是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通过以下实验让学生探究其化学性质:
   设疑:看到了什么?为什么?通过实验,CO的可燃性很快由学生小结出,并能正确描述反应现象实质及反应结果。一氧化碳还原性实验,若根据书本实验(图2)需要时间较长,且效果不明显,会影响教学效果。故此,我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图3),并由学生来完成实验。
   为增强该实验的效果,在学生做此实验前加做以下三个实验:
   [学生实验1]振荡装有石灰水和一氧化碳的试管观察。目的说明CO与Ca(OH)2没有反应。
   [学生实验2]把一根铜丝放在酒精灯焰加热,观察。目的是得到黑色氧化铜。
   [学生实验3](看图3)
   学生完成实验后,进行分析、思考、解答。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经老师设疑、质疑,就会激发他们探究出实验结果。
   2.多媒体、板书等巧妙配合,加深理解,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必须“精讲巧练”,讲清概念,突出重点,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运用多媒体、板书等直观教学手段。例如,在CO化学性质教学中,由于对书本实验作了改动,为了使学生清楚实验步骤。教师把其操作图示由投影放出(图1、图3),學生能一目了然,增强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很快进入实验。由于改动实验在教学中,把书本实验图示也由投影放出,并在图中加以分析,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此实验的认识。
   三、以“练习法”强化知识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在自然学科教学中,主要是解答问题的练习。一般授新课,当教学任务完成时,要安排一些时间进行练习、巩固。由于时间关系,多数使用口头回答,还可以利用课文后的填空题、问答顾等进行练习,检查本节课教学效果和对重点知识及时消化和巩固。
   四、以“总结法”结束新课
   “总结法”是在课的结尾,对一节课所授的主要内容进行复述或板书总结。总结式结课法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形成知识脉络,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学质量高低决定于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深入研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种方法,交叉使用,优化组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徐国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4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