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更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该学科蕴含大量传统文化知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应结合学科特点从多方面渗透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教育领域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即具备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品质。语文作为一门文化内涵较强的学科,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借助学科优势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播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审美素养的重要前提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深刻认识,这样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文化认同感,这是我们为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所必行的重要措施。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是充实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也是将我国几千年来所积累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传承给下一代的重要方式。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无数先辈所创作的中华文明的精髓,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以及世界各地其他文化的涌入,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越发被国人所忽视。这样下去我国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会越来越少,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也越来越微弱,时日一长,传承了几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便会失去传承,逐渐消失殆尽。所以新课标背景下的学校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帮助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
  (一)传统文化可以陶冶初中生的情操
  传统文化中为数不少的内容对于初中生情操陶冶作用非常大,我们初中教师特别清楚,初中生处于人生最为关键的叛逆期,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有效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学习的效能,充分培养初中生坚韧的毅力以及良好的品质,另外还能起到净化学生心灵的效果。
  例如,在我们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文言文内容,所收纳的文言文包含了对传统文化的介绍,使得初中生在对文言文学习理解的过程中,能深刻地体会到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通过语文教材中文言文不断深化学习,传统文化中的那些优秀内容就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当中去,促使学生良好的品德逐渐形成。另外,我们初中语文老师在对初中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所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通过及时掌握初中生的心理认知能力,就可以将语文课本上的知识与学生自身的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所拥有的那份魅力,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深刻的影响,初中生的情操得到陶冶。
  (二)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初中生自身的语文素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师者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还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自身的语文素质。因为我们知道语文课程作为初中生的必修课项目,所占有的位置是重要的,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与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学质量问题。在初中语文知识中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还是教材中的文言文,因为文言文自身就具备文字隐晦很深,难以理解的特点。我们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既可以提高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时的那份耐心,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深刻的内涵,以此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三、 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保障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教学决策者的角色,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同时要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和教学素养,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传播知识、给学生答疑解惑,也才能保障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需要教师依靠自身优秀的教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向学生施展自身人格魅力,利用对课文内容的趣味讲解和对学生所提问题的对答如流引导学生更加自主地融入教学中。
  (二)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充分渗透传统文化,除了教师的积极引导以外,传统文化元素的教学素材的支撑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教学素材是教师讲解内容的载体,部分具有趣味化的教学素材还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传统文化素材,并将教材内容与素材充分结合进行教学,由此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同时也使得学生对传统古籍有了部分的了解,充实了学生脑中的传统文化宝库,同时还引导学生对阅读传统古籍产生兴趣,有利于古籍文化的传承发展。
  (三)整合教材内容
  初中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自身就要充分认识到该部分内容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以扎实的文化功底做好各项准备,明确重难点知识和教学目标,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长歌行》一课为例,该篇课文主要表达光阴好似流水,一旦没有把握就会一去不返,人們在年轻时应努力奋发,避免在年老时后悔当初的懒惰。文中经典语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更是当前人们常说的话语。由于学生对这句话耳熟能详,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可紧抓学生心理特征借助诗词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明确告知学生应努力学习,增强文化底蕴,由此一来才能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步入老年时也不会后悔。这种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有利于增强综合素质。语文教材中收录很多优美诗词,这些诗词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背诵,从表面层面看强制性学习任务,事实上能帮助学生增强文化底蕴,提高语文学习质量。
  (四)优化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语文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拉近学生距离,促使学生在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个人素质。在渗透传统文化时可适当借助现代的多媒体整合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传统单一沉闷的学习气氛。以《出师表》一课为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先为学生讲解和这篇课文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之后借助现代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著名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为点燃课堂气氛和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再借助现代多媒体为学生演示《出师表》名家书法作品,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充分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多媒体课件可适当穿插课文中重要知识点之一即“亲贤臣,远小人”,并在此引入道德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精神,从而达到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目的。再以《浣溪沙·端午》一课为例,这首诗词描述古代妇女欢度端午节和祈福的情景,也传递作者内心情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端午节民间习俗,还可让学生体验包粽子,增强对传统文化认同感。   (五)注重文化实践
  中国传统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初中语文知识加以体现,即借助多元化教育形式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艺术文化并逐渐内化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主体。初中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有着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正是这些资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提供有效的给养,通过校园文化、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种实践形式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虽然目前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遵循新课程标准要求,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但由于受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难以达到统一标准,以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国各个地区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不均。事实上,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担任传承传统文化重要角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接班人,为传统艺术文化传承打下良好基础。
  四、 结语
  总之,我国有着灿烂辉煌和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艺术文化,标志着我国独特的民族艺术精神。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普及,传统艺术文化在此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受到冲击,语文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从多方面渗透传统文化,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并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提高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熊康革.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5):152.
  [2]薛占杰.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华少年,2017(32):53.
  [3]陈风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考试周刊,2013(21):39.
  [4]刘海芬.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刊),2014(4):75-76.
  [5]李斌.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教师,2015(16):68.
  [6]梁胡芬.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考试周刊,2015(99):32.
  [7]段泽运.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6(3):29-31.
  作者简介:
  刘慧芬,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海市第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71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