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支架教学法的“Up-selling Skills”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与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基于支架教学法,依据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等理论,对江苏教育出版社《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Up-selling skills”进行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增销技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增强英语课堂活力,为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支架教学法;英语教学;活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2C-0044-04
  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社会对于人们的英语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他们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淡薄,课堂获得感和成就感较低,很多学生不敢开口、不愿开口,甚至部分学生对英语有抵触情绪。部分英语教师教学理念也较为陈旧,过于注重传授学生语言知识,忽视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堂效率不高、气氛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一些教师也试图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很难实施,学生的英语水平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很大的提升。针对这些现象,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践行和探索“活力课堂”的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使用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同时,特别注意从建构主义和“最近发展区”等理论出发,运用支架教学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指导,从而使教学得到优化。现以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三册第三单元“Up-selling Skills”为例,阐述支架教学法在职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描述
  (一)预习导航,情境导入
  1.预设导航:预设任务,调整完善。
  根据课前提供给学生的预习内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释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布置和检查,了解学生学习状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支架。
  活动一: 师生围绕挣钱、销售等与学生进行自由对话,并创设一个真实的“增销”任务情境:Suppose you are a sales girl in a supermarket. And please try to up-sell two more products to the customers.
  活动二: 呈现问题“What makes you buy a product most”,引导学生作答,导入学习初始支架,即商品价格、顾客需求和产品特征,并结合学生作答内容给予点评激励。
  设计意图:建立一个放松的氛围,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并通过任务分解为学生建构交际支架打好基础。
  (二)探索新知,巩固练习
  1.探索新知(一):自主探究,建构支架。
  活动一:学生阅读书本上的五幅英文海报,自主讨论找出相关海报最准确的描述,引导学生关注海报中关于价格(降价促销)的不同表达方式,并提供更多的类似海报,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商品价格的表达。
  活动二:学生观察顾客购物车,推荐顾客购买更多所需商品,引导学生关注顾客需求,提高增销成功率。
  活动三:学生相互竞争,尝试描述燕麦、靴子、手机、牙膏四种商品,从而掌握口味、用途、款式等商品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学习逐步构建起完成本课任务所需支架。
  2.探索新知(二):合作学习,完善支架。
  活动一:学生通读对话,讨论并回答问题“How many times did the waiter try to up-sell”,教师对难点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扫除理解障碍。学生通过跟读、分角色朗读等活动,强化语感,熟悉增销句型,为下一步的自编增销对话做好准备。
  活动二:生生讨论并回答“whether the waiter had done it appropriately”,从而带领学生回顾关于商品价格、特征的表述和对顾客需求的关注,了解“增销”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增销技能。
  活动三:师生示范、共建对话,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增销逻辑,完善知识支架的建构,增强自编对话的信心。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构建支架,学生在分组合作和竞争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摆脱教材,从而为之后的撤出支架做准备。
  3.巩固练习:成果呈现,撤除支架。
  Dailogue Making & Role-play.学生两两合作自编“增销”情境对话,并进行角色表演,脱离支架。教师关注学生呈现,点评激励。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在合作、表演中撤除支架,完成对自我认知的构建。
  (三)总结评价,拓展提升
  1.总结评价:评价反思,回顾支架。
  学生自主总结、教师点评,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有关表格进行自评和互评,回顾支架构建过程和掌握情况。师生共同选出最优个人和小组。
  2.拓展提升:布置作业,知识迁移。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利用完善“增销”情境对话的课后作业,巩固课程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客观、立体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案例分析
  (一)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恰当合理的教学支架是克服课堂沉默的关键所在
  本案例中的学习者是一所职业学校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英语基础不好并且很容易对学习内容感到厌倦,很多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甚至没有达到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初二学生的要求。他们大部分人英语学习缺乏动力,课外也很少接触英语。因此,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通过学习平台等途径布置课前任务,并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反馈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时刻注意学生的实际水平,确保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已有知識去自主构建。比如,本课的教学最终任务是学生能够利用英语进行增销对话活动,很明显,这一任务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要想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笔者在进行设计时就需要对任务进行分解,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成这一对话任务的“血” 和“骨”,即商品的价格、顾客需求了解询问等语言知识和对话的语篇结构、增销技巧等语用知识。在学生学习商品价格和顾客需求了解询问等语言知识等的同时,笔者注意到这些知识仍不足以帮助学生最终充实会话内容并说服顾客购买增销商品,因此笔者还补充设计了活动让学生掌握一些关于商品特征的表述,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完成语言知识体系的构建。在学生自主学习会话结构时,光靠模仿书本上的范例对话是远远不够的,并且显得略有难度。此时,笔者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就降低难度,利用当堂学习的知识进行两三轮的师生、生生对话,帮助学生逐步克服最终编写复杂对话的障碍,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教學的生活化正是激发学生学习活力、构建活力课堂的全新尝试
  本案例中的教学内容为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生活技能模块——“增销”技能,这是本教材中出现的一个全新教学环节,是一个将课本知识和生活技能结合的内容,最能体现目前教学改革的灵魂和特色,为突破单一学科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局限提供了可能。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求我们不能照搬教材内容进行授课,而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并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动态评价。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拘泥于学科的范畴,扩大了内容涉及的广度,内容选择与实际生活接近的商品等,从而让学生构建起课本知识、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建构活动的意义,获得整体的发展。学生通过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既巩固本单元涉及的语言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语言技能,同时又可以了解和掌握现实或将来日常生活中会触及的生活常识和生活技能,真正体现“做中学”和“学以致用”的思想。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成就活力课堂的必然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学生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学生自己去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有选择性地加工和处理,从而生成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该理论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一节课的好坏,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教师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对学生实施知识的灌输,而是应该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和进行教学时,要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竞争、师生合作等形式自己自主去探索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应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评价。笔者在本课教学设计时,设计了大量形式多样的小组合作活动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构建,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同时在总结评价环节,也让学生先自主总结、自主评价,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三、案例启示
  (一)支架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师生课堂活力,实现深度学习
  支架教学法要求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基础,符合活力课堂的“四境三化”要求,有利于调动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学生多向交互、动态生成,借助脚手架拾级而上,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提升了自身课堂获得感和成就感,实现了深度学习。
  (二)支架教学法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支架教学法中“自主探索、建构支架”“合作学习、完善支架”等多个环节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语言结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并获取新知,从而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交流、分享,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从与能力强的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中得到启发和帮助,从而实现学习过程的良性发展,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支架教学法中的“支架”是动态的,应逐步撤离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设置不同层次的“支架”,从而为学生自主建构英语结构提供方向。在学生自主构建过程中,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沿着支架逐步提升。与此同时,随着学生英语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应根据情况将“支架” 逐渐撤离,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本课的终极学习任务,从而掌握相应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用技能。
  (四)支架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比传统教学方法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运用支架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现有水平、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等多方面的因素展开分析研究,并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支架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突破最近发展区和跨越学习障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活动形式和活动流程甚至是学习的内容进行调整。对于缺乏自信或出现错误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中要多加帮助、鼓励、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保持英语学习的热情,提升自我效能感。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更加认真仔细地观察并及时、准确地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给予公平合理的评价。
  (五)职校英语教师应转变观念,注重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互动的过程,学生在与周围人、事物和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将加深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变课堂的主导者为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好设计者、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要为学生英语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学生自己通过学习活动主动去建构、生成,从而使学生有机会在不同交际情境中完成对英语知识和语用技巧的迁移,逐步提高自身英语能力。
  《江苏省中职、五年制高职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研究报告》提出职业教育英语课程应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状况,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潜能。这就要求广大职校教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实施环节,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去释放课堂活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教师在自己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有积极细致地为学生学习英语搭好脚手架,让学生自己去建构、去感悟,才能让先进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陈金国.中职数学活力课堂的基本特征与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1).
   [2]李方.教育知识与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马成荣. 江苏省中职、五年制高职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研究报告[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王爱芬.“扶”“放”有机结合 激活口语交际[J].校园英语,2012(9).
   [5]喻秀华.“支架教学模式”在常德师范学校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章跃一
  Abstract: Based on the scaffolding teaching method an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recent development zone, this paper designs and analyzes the teaching of "Up-selling skills" (Unit 3, Volume 3 of "English" published by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to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more effective selling skills, stimulate their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the English clas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the scaffolding teaching method; English teaching; dynamic class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6644.htm